摘 要: 課堂導入是上好一堂課的首要問題,只有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導入,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導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關鍵詞: 初中英語課堂 學習興趣 導入藝術
特級教師于漪曾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課堂導入直接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效果。能否在上課一開始就將學生課前分散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并使其處于積極狀態(tài),是能否上好一堂課的首要問題。英語教師的主要作用在于喚起注意,醞釀情緒,帶入特定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做到“課伊始,趣亦生”,其基本要求是:簡捷、明了、準確、自然。只有對課堂教學的導入方式進行精心設計,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挖掘課文深度,積極思考,愉快學習。我在課堂導入方面進行了思考和嘗試,現(xiàn)就課堂導入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溫故知新——復習導入
通過這種導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常用的有檢查作業(yè)和引導復習兩種方式,這是一種傳統(tǒng)的導入法,這一類型的導入較為簡單,易于設計,針對性強,但往往失于自然,所以要注意著重點不在溫故,而在知新。如教7A Unit 2 Neighbours這一課時,我先用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復習以前學過的關于工作的名字的單詞,再用提問的方式問學生父母或親戚等是干什么的,如:“What does your mother/ father/uncle/aunt...do?”然后問學生是否知道他們鄰居是干什么,如:“What does your neighbor Mr./Mrs. /Miss...do?”當然有的學生知道,有的學生不知道。接下來就告訴學生:“Simon has many neighbors.They are all very kind and helpful.So today she wants to introduce them to us.Would you like to know them and make friends with them?”這樣就自然地引出了學生要學的新課,既鞏固了舊知識,又明確了新課的學習任務,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強烈愿望,既為學習新知識打好基礎,又加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
二、設置情境——體態(tài)語言導入
體態(tài)語言是指在交際過程中,人體任何單位輔助語言交流的表情、行為或舉止,包括語言和神態(tài)語。體態(tài)語言情景不僅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還可以充分、準確、明了地表達教師的意圖,便于學生準確無誤地理解英語語言的意義。例如:講Starter Unit 9 Sings時,針對學生在過斑馬線時要觀察紅綠燈的變化,我把頭左擺右擺再左擺然后右擺左擺再右擺。體態(tài)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強烈地感染學生,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感官印象,起到強化記憶的作用。
三、貼近生活——整合內(nèi)容
一般說來,現(xiàn)行教材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接近,但不能排除例外。例如7A Unit3 Welcome to the unit主要講a group of exchange students from the UK are coming to visit sunshine town.They have different hobbies.The Class 1,Grade 7students are suggesting activities for them.我整合為a group of exchange students are coming to Zhangjiaguang.Where shall we do?What can we do there?并編了一個對話:
A:xxx likes eating.
B:Shall we take him to ... We can ...
A:Maybe he doesn’t like ...
B:Then what about ... We can ...
A:I think he likes ...
B:Oh,let’s take him to ....
A:Good idea.
通過教學資源的整合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jīng)歷,拓寬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學生擁有了對部分教學活動的決策權,其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充分發(fā)揮。
四、自然親切——交談導入
在新課內(nèi)容呈現(xiàn)之前,教師首先圍繞一個或多個話題,用英語和學生進行自由交談,然后自然地過渡到新課內(nèi)容上。例如教授7A 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時做了如下安排:
A:How are you?
B:We are well.
A: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lunch/supper?
B:We have ... for breakfast/lunch/supper.
A:Are you hungry between meals?B:Yes/No.
A:Do you eat snacks?B:Yes/No.
A:Do you like sports?B:Yes/No.
A:How long do you sleep every day?B:I sleep ...
這樣便通過自由談話引入我們今天所學內(nèi)容food and lifestytle。由于自由談話的話題多數(shù)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上它靈活的形式,因此學生不會感到有很大的壓力,而會輕松愉快地參與到英語課堂學習中。
五、激情濃趣——故事導入
中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他們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抓住他們這一特點,適當?shù)亟o他們講一些偉人的故事或幽默故事激發(fā)興趣,啟迪思維,這樣對課堂教學會有顯著的效果。同時,授新課前,花極短時間用繪聲繪色的語言講述一則引人入勝的故事,顯得親切自然,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學習。例如教授9A Unit 5 Great people時,我會先講楊利偉的故事然后講Neil Arrmstrong是第一個到月球上行走的人。學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Armstrong,整堂課就被激活了。
六、制造懸疑——問題導入
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是一堂好課的首要條件。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建立在學生的學的基礎之上。教學中教師能讓學生明白每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目的、步驟等,學生便能更好地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積極思維,使教與學富有成效。如何在導入課堂之刻便讓學生明白教學目的,教學雙方進行有效配合呢?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教學情況需要教師采用不同的方法組織課堂教學。在學情正常的情況下,我采用輕松、自然的提問、對話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思維,激發(fā)興趣,從而順利導入所學內(nèi)容。如在教7A Unit 4 My Day時,我提出以下問題: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school life ?What do you do in the morning?What do you do after class?Are you in the school basketball team?Do you like your school?
七、濃厚氣氛——環(huán)境導入
為活躍學習氣氛,對教室進行一些簡單的布置是必要的。這種布置要考慮其實用價值。如教室里有世界各國國旗掛圖、音標圖片等,在進行音標教學時,學生會時不時不經(jīng)意間記住了音標,達到良好的效果。又如教9B Unit 3 Asia Vocabulary時,國旗就派上用場了。
八、形式多樣——媒體導入
通過電教媒體的直觀效應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交際情境,或錄像,或錄音,或攝影,可使學生一開始便進入你所設計的情境。這是最理想又十分便捷的設計。如在講授8A Unit 5 vocabulary時,魅力中國那精彩的移動畫面和純英的配音,一下子打動了所有在場者的心。好的音樂、歌曲既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又能激人上進,使人振奮。一分鐘的音樂欣賞會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這時教師適時導課,就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對于語法的教學更有效。比如某老師在上7B Unit 2 Grammar一課時,選取Twins演唱的Our school will shine導入新課The Simple Future Tense,效果很好。
當然,英語教學綜合性的特點,決定了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導入新課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門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重在用得“巧、準、新”,力求因課而異,有所創(chuàng)新,避免弄巧成拙,拖沓冗長,喧賓奪主。英語教師要善于思考,善于用精彩的導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充分發(fā)揮導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