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研究是基于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采用AntConc3.3.5w軟件中的詞語檢索(Concordance)功能,對語料庫中ST3、ST4,即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語料庫進行檢索,找出語料庫所標注的詞匯搭配錯誤,對語際錯誤進行標注,并檢索統(tǒng)計出相應的語際錯誤,再對語際錯誤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得出結(jié)論。這一研究結(jié)果對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和詞匯學習都有著重要的啟示。
關(guān)鍵詞: 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 詞匯搭配 母語負遷移 英語語料庫
1.引言
筆者從事大學英語教學以來,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花了大量時間記單詞,人手一本詞匯手冊,從字母A開頭的單詞背到字母Z開頭的單詞,仍然在英語表達,尤其是書面表達時犯大量的詞匯錯誤,成為其英語學習的一大障礙。
詞匯在二語習得中占重要地位,英國著名語言教育學家Harmer認為如果把結(jié)構(gòu)比做是語言的骨骼,那么詞匯則是語言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1991:153)。詞匯對于學習者來說也許是語言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者需要良好的詞匯技巧造句和理解句子(Gass & Selinker,2008:449—451),因此幫助學生避免詞匯錯誤尤為重要。那么要如何避免詞匯錯誤呢?筆者認為首先要分析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然后才能找出避免錯誤的方法。帶著這個疑問,筆者檢索了大量的文獻(齊(2008),唐(2008),邱&黃(2010),郭(2011),姜&鄔(2013)等),發(fā)現(xiàn)母語負遷移是導致詞匯錯誤尤其是詞匯搭配錯誤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母語對英語詞匯搭配的負遷移現(xiàn)象對英語學習和教學都有重要意義。
在近年來的此類研究中,筆者發(fā)現(xiàn)在對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母語對英語詞匯搭配的負遷移現(xiàn)象研究中,研究對象大都局限于某個大學的幾十名學生,其語料的收集比較有限,研究結(jié)果的可靠性和全面性必然受限。受齊(2008)基于語料庫的研究的啟發(fā),語料庫提供了比較全面、完整、真實的語料,筆者依托國內(nèi)大型的英語學習者語料庫,對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母語對英語詞匯搭配的負遷移現(xiàn)象進行探討研究。
2.研究背景及問題
要了解母語對英語詞匯搭配學習的影響,就要對語言遷移和詞匯搭配的定義及分類等加以考查,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問題。
2.1語言遷移
近百年來,語言遷移一直是應用語言學、二語習得、語言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Odlin,2001)。研究者從心理、語言、社會等不同角度分析語言遷移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因此要給遷移下一個統(tǒng)一完整的定義十分困難,但定義的不統(tǒng)一并不妨礙研究者對其進行研究,甚至這些不同的理解還有利于促進對其研究(戴&王,2002:3)。本研究從認知的角度理解遷移,筆者比較認同Odlin的定義,即遷移是指目標語和其他任何已經(jīng)習得的(或未完全習得的)語言之間的共性和差異所造成的影響(Odlin,2001:27)。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遷移不僅僅是母語對新語言學習的影響,還可以是其他任何習得的(或未完全習得的)語言對其新語言學習的影響,這對研究母語對新語言學習的影響造成了一定的難度,研究主體習得了多種語言后,其相互之間產(chǎn)生了影響,有些現(xiàn)象很難判定其是受哪種語言影響,因此在選擇研究對象時,就必須選擇習得語種較為單一的主體。
遷移在二語習得中分為兩方面,即正遷移和負遷移。正遷移是指由于習得語言的規(guī)則和目標語語言規(guī)則一致而對目標語產(chǎn)生的積極的影響;負遷移則是指習得語言的規(guī)則和目標語語言規(guī)則的不一致而對其產(chǎn)生的消極影響,即由于二者的不一致性而引起的語際錯誤。
2.2詞匯搭配
研究者們從不同的角度研究搭配,主要分為兩類:(1)把搭配定義為一種結(jié)伴關(guān)系;Firth(1957:12)指出搭配是一種結(jié)伴關(guān)系,是我們所熟悉的習慣搭配。美國賓州大學的Morton Benson教授(1997)認為搭配是一種語言中重復出現(xiàn)的詞的組合。(2)從語篇功能的角度出發(fā),Halliday(1976)把搭配定義為是一些詞和另一些詞同時出現(xiàn)的語言現(xiàn)象,形成搭配最主要的因素是詞項在相鄰的句子中會產(chǎn)生一種內(nèi)聚力。
綜上所述,詞匯搭配是一種習慣性的詞與詞之間的意義選擇關(guān)系,它可以表現(xiàn)為句內(nèi)搭配和跨句際篇章搭配。本研究著重于句內(nèi)搭配,即句子內(nèi)部詞與詞的意義選擇關(guān)系。
研究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搭配進行了定義,關(guān)于搭配的分類也各有不同,本研究從結(jié)伴關(guān)系的角度理解搭配,采用Benson(1997)的分類方法,即英語搭配有語法搭配和詞匯搭配組成。語法搭配是指實詞和虛詞的搭配,如名詞與介詞的搭配(n.+prep.),動詞和介詞的搭配(v.+prep.),形容詞與介詞的搭配(adj.+prep.);而詞匯搭配指實詞與實詞的搭配,如動詞和名詞的搭配(v.+n.),形容詞與名詞的搭配(adj.+n.),動詞與副詞的搭配(v.+adv.),名詞與動詞的搭配(n.+v.),副詞與形容詞的搭配(adv.+a.)。
2.3研究問題
從上述筆者對語言負遷移及詞匯搭配定義的界定可以得出,本研究所要關(guān)注的問題是由于母語(本研究中指漢語)和目標語英語的規(guī)則不一致而引起的詞匯搭配(本研究指實詞與實詞的搭配,即動詞和名詞的搭配(v.+n.),形容詞與名詞的搭配(adj.+n.),動詞與副詞的搭配(v.+adv.),名詞與動詞的搭配(n.+v.),副詞與形容詞的搭配(adv.+a.))語際錯誤,即母語對英語詞匯搭配的負遷移現(xiàn)象。本研究是基于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的研究,著眼于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母語對英語詞匯搭配的負遷移現(xiàn)象研究。筆者所要研究的問題如下:
(1)在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中,低年級學生(大一、大二學生)與高年級學生(大三、大四學生)母語對英語詞匯搭配的負遷移的程度是否相同?如果不同,那么有何不同?
(2)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母語對英語詞匯搭配的負遷移現(xiàn)象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研究方法
3.1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hinese Learner English Corpus)(以下簡稱“CLEC”)中的兩個子語料庫ST3(大學英語4級,大學1—2年級非英語專業(yè)學習者,多數(shù)學習者將參加大學英語四級(CET4)考試),ST4(大學英語6級,大學3—4年級非英語專業(yè)學習者,多數(shù)將參加大學英語六級(CET6)考試)作為研究對象的樣本,理由如下:
(1)CLEC,這個100多萬詞的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是國家社科基金“九五”規(guī)劃項目“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學習者英語失誤分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國內(nèi)著名語言學家桂詩春和楊慧中負責,同時積聚了揚達復、何安平、李文中、濮建忠等上海、廣州、河南等地高校教師的心血,他們對語料庫的錯誤進行精確的分類、標注,這大大提高了研究樣本的信度和效度。
(2)CLEC中ST3、ST4子語料庫的語料主要由CET考試委員會提供,它覆蓋的范圍廣,而且四六級卷的信度和效度比較高,因此得出的語料的真實性得到了保證。
(3)CLEC中的子語料庫都用統(tǒng)一的.txt格式儲存,便于研究者用語料工具進行研究。
(4)CLEC中關(guān)于詞匯搭配的分類符合筆者界定的定義,即詞匯搭配是實詞與實詞的搭配。在CLEC中,搭配錯誤(CLEC中標記為“cc”)分為6大類,分別為cc1(名詞/名詞搭配),cc2(名詞/動詞搭配),cc3(動詞/名詞搭配),cc4(形容詞/名詞 搭配),cc5(動詞/副詞搭配)和cc6(副詞/形容詞搭配)。
3.2研究工具
目前物浦大學開發(fā)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Wordsmith是目前語料庫語言學領域公認的權(quán)威軟件,其功能強大,但是它是商業(yè)軟件,由于本研究項目資金有限,作者決定使用綠色免費的AntConc分析語料庫,它的信度和效度也是可以得到保證的。王(2009)把AntConc的三大主要功能(詞語檢索、生成詞表和主題詞)與wordsmith4.0軟件中的這三項基本功能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二者詞匯檢索的統(tǒng)計結(jié)果相關(guān)值為1,生成詞表功能的相關(guān)值為0.977,主題詞功能的相關(guān)值為0.999,表明AntConc三大功能的統(tǒng)計結(jié)果都是值得信賴的。
3.3研究過程
本研究采用AntConc3.3.5w軟件中的詞語檢索(Concordance)功能,對語料庫進行檢索,找出語料庫所標注的詞匯搭配錯誤(注:同一子語料庫中重復出現(xiàn)的錯誤計算成一個錯誤),生成txt文件。在新生成的txt文件(ST3、ST4)上,對語際錯誤進行標注,并檢索出相應的語際錯誤,生成txt文件,再對語際錯誤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3.4研究結(jié)果
用AntConc3.3.5w軟件中的詞語檢索(Concordance)功能檢索后,ST3和ST4子語料庫中的錯誤總數(shù)如表3.4-1所示為1932個,cc2(名詞/動詞搭配)錯誤和cc3(動詞/名詞搭配)錯誤占總搭配錯誤數(shù)的71.3%,其他cc1(名詞/名詞 搭配),cc4(形容詞/名詞 搭配),cc5(動詞/副詞搭配)和cc6(副詞/形容詞搭配)的錯誤占28.7%。排除同一子語料庫中重復出現(xiàn)的錯誤,見表3.4-2,其錯誤的總數(shù)減少到1550個,其中cc2(名詞/動詞搭配)錯誤和 cc3(動詞/名詞搭配)錯誤占總搭配錯誤數(shù)的70%,其他錯誤類型占30%。
通過對語際錯誤的標注和檢索,CLEC中ST3、ST4子語料庫詞匯搭配的語際錯誤(負遷移)分布及比例見表3.4-3。
3.5研究結(jié)果分析
3.5.1定量分析
結(jié)合上述表格的數(shù)據(jù)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母語對英語詞匯搭配的負遷移現(xiàn)象占了其搭配錯誤來源的43%,即665/1550,而低年級學生(大一、大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大學英語四級)的母語負遷移程度比高年級學生(大三、大四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大學英語六級)深,特別是在cc2(名詞/動詞搭配),cc3(動詞/名詞搭配)上表現(xiàn)尤為突出。
從表3.4-2中可以發(fā)現(xiàn),cc3(動詞/名詞搭配)錯誤在ST3(大一、大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大學英語四級)、ST4(大三、大四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大學英語六級)子語料庫搭配錯誤中的個數(shù)是最多的,分別為407個、440個,其次是cc4(形容詞/名詞),分別是106個、148個,而其對應語際錯誤(見表3.4-3)也如此,ST3中cc3、cc4的語際錯誤數(shù)分別為199個、53個,ST4中cc3的語際錯誤數(shù)為151個、67個。由此可見,cc2、cc3母語負遷移的程度最深。
3.5.2定性分析
筆者通過對ST3、ST4子語料庫語際錯誤的標注中,發(fā)現(xiàn)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母語對英語詞匯搭配的負遷移現(xiàn)象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詞性負遷移、詞義負遷移和詞序負遷移。
3.5.2.1詞性負遷移
本研究把詞性負遷移的原因歸結(jié)為英漢詞性變化的差異。因為漢語沒有英語那樣明顯的詞形變化標記,所以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時對詞性不敏感,母語對其的負遷移現(xiàn)象常常表現(xiàn)為犯詞性誤判、誤用的錯誤,特別是在名詞、動詞、形容詞的使用上。
筆者選取了子語料庫中的例子說明這一情況:
*88 unit.On the other hand,we can do some society[cc1,-1] work to improve our knowledge.For me,I am...ST4.txt(桂&楊,2003,CLEC ST4)
句中“society work”要表達的意思為“社會工作”,學習者受漢語影響,“社會”直譯為“society”,并沒有留意到在此處漢語“社會”其實是形容詞,它省略了“的”這個表示漢語形容詞性的標記,因此正確的用法應該是“social work”。這個例子極好地說明了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時對詞性的不敏感,導致了詞性誤用。
3.5.2.2詞義負遷移
綜合上述文獻(即齊(2008),唐(2008),邱&黃(2010),郭(2011),姜&鄔(2013)等),筆者在標注詞匯搭配語際錯誤時發(fā)現(xiàn)詞義負遷移的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3.5.2.2.1母語作為學習者學習英語詞義的中介,學習者依賴母語(漢語)的概念和思維對應英語的詞匯,對英語詞義掌握也必然出現(xiàn)偏差。學習者傾向于按照母語對應詞的意義使用二語詞語,所以常常導致二語詞使用錯誤。
如:*40...s,read English books,write in English,and say[cc3,-2]spoken English.After the long-term practice...ST3.txt(桂&楊,2003,CLEC ST3)句中所示,“say spoken English”的錯誤表達是由于學習者受漢語影響而導致的錯誤,say和speak在漢語中釋義都為“說”,這并不能很好地區(qū)分“say”和“speak”的用法,學習者往往根據(jù)中文意思選詞,這樣就很容易犯錯。事實上在英語中say和speak的用法是不同的,say側(cè)重所說的內(nèi)容,它總是帶有名詞、名詞、賓語、從句(例如:What did he say?),而speak后面則是搭配表示語言的詞,比如:English,Chinese,German。根據(jù)上述分析,句中分析,“say spoken English”的正確表達應為:speak English。
3.5.2.2.2直譯(本研究中指字對字的翻譯)是詞義遷移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學生在使用目的語時對無法確定的詞匯往往選擇直譯的方式表達。筆者在標注語際錯誤時,發(fā)現(xiàn)此類現(xiàn)象是最多的。筆者選取了一些比較典型的例子加以分析,具體如下:
*31...e the people's health status,but the plan birth [cc1,1-]can do that also.[sn8,s-]The plan birth...ST3.txt(桂&楊,2003,CLEC ST3)
*51[sn1,-]At the centre stand a big writing desks [cc1,-],[sn8,-]with not a speck of dust but many...ST3.txt(桂&楊,2003,CLEC ST3)
55 at[fm1,-]that kind of real[wd3,-]commodities [cc1,-1] conviction.The more fake commodities,the...ST4.txt(桂&楊,2003,CLEC ST3)
如上述這些句子所示,“plan birth”,“writing desk”,“real commodities”都是對漢語逐字翻譯的結(jié)果,其想表達的意義分別為“計劃生育(family planning or birth control)”,“書桌(desk)”,“真貨(genuine article)”,學習者由于不知道對應的英語詞匯,就選擇了逐字翻譯。
3.5.2.2.3學習者在使用目的語進行表達時,受母語影響對有些詞匯的用法往往會擴展過度。
下面筆者以“do”在CLEC中的搭配錯誤為例進行具體說明。
筆者試著把這些句子中“do”的短語還原成漢語,即“做個好人(do a good person)”,“做一些事情(do some social activities)”,“做家教”(do home teacher),“做售貨員”(do shop assistant)。從漢語的角度來說都可以用“做”搭配這些詞匯,但是在英語中就不符合規(guī)矩了,英語中的do可以做助動詞,如:What do you like,也可以做動詞,一般常見的搭配:do homework,do some washes etc.而不會搭配這些詞,這些短語的正確搭配應為“be a good person”,“take part in some social activities”,“be a tutor”,“be an shop assistant”。
由此可見,學習者受母語“做”的用法的影響,對“do”的用法擴展過度了。
3.5.2.2.4詞序負遷移
筆者發(fā)現(xiàn)詞序負遷移由于英漢詞序的差異引起的,如:
*469dustmen.Every day the fallen leaves are lots of [cc3,-].They are collected piles by the dustmen.ST3.txt(桂&楊,2003,CLEC ST3)句中“Every day the fallen leaves are lots of.”的搭配錯誤是受漢語詞序的影響而形成的。在漢語中,我們可以說“每天有許多落葉”,也可以說“每天落葉有許多”,即漢語中賓語是可以提前放在謂語之前的,而英語則不行,賓語必需放在謂語之后。這句話英語的正確表達應為“Every day there are lots of fallen leaves.”。
4.結(jié)語
筆者通過對CLEC中ST3、ST4子語料庫詞匯搭配錯誤的研究,發(fā)現(xiàn)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母語對英語詞匯搭配的負遷移現(xiàn)象占了其搭配錯誤來源的43%,而低年級學生(大一、大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大學英語四級)的母語負遷移程度比高年級學生(大三、大四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大學英語六級)深,特別是在cc2(名詞/動詞搭配),cc3(動詞/名詞搭配)上表現(xiàn)尤為突出,同時筆者也發(fā)現(xiàn)cc2,cc3在ST3、ST4子語料庫中的母語負遷移程度都是最深的。筆者在對詞匯搭配負遷移分析時得出其遷移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在詞性、詞義、詞序上。
以上研究結(jié)果對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啟示有以下幾點:(1)在英語教學中,強調(diào)學生對詞性的把握,講解單詞時,可以給出其不同的詞形,提高學生對英語詞性的敏感度。(2)進行語塊教學,結(jié)合實際的語境,給出豐富的例句及情景模擬對話,強調(diào)在聽說讀寫中學單詞,而不是單純一個單詞對應一個中文記單詞。(3)把對比分析法應用到英語教學中,通過比較英漢詞匯的差異(如英漢詞匯搭配在詞序上的差異)減少母語對其的干擾。
同樣對于學習者來說也可以得到深刻的啟示。首先,學習者應采用多種方式習得詞匯而不是通過簡單的背誦詞匯表中的單詞。學習者應當在語境中學習,閱讀和聽力是比較好的學習詞匯的途徑。其次,學習者應學習英語詞匯的搭配規(guī)則,即掌握好目的語中詞項與詞項的搭配習慣,理解它們的文化內(nèi)涵。
參考文獻:
[1]Benson,Morton.The BBI Dictionary of English Word Combination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
[2]Brown,D.F.(1974)Advanced vocabulary teaching:the problem of collocation[J].RELC Journal,1974,5(2):1-11
[3]戴煒棟,王棟.語言遷移與研究:問題與思考[J].外國語,2002,(6).
[4]Ellis,Rod.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1994.
[5]Firth,J.R.Papers in Linguistics(1934-1951)[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6]Gass S.M & Selinker L,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ory Course(Third edition)[M].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2008.
[7]桂詩春,楊慧中.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8]郭娜,中國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寫作中母語遷移現(xiàn)象研究[MA Thesis].重慶:重慶大學,2011.
[9]Harmer J.The Practice of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1991.
[10]Halliday,M.A.K.,&Hasan,R.(1976)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1]姜孟,鄔德平.語義遷移的六類證據(jù)及其解釋[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0(1).
[12]Odlin,Terence.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13]齊麗.基于語料庫的中國英語學習者詞匯搭配遷移現(xiàn)象研究[MA Thesis].青島:青島科技大學,2008.
[14]邱紹姬,黃鹢飛.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中詞匯搭配錯誤的調(diào)查[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1).
[15]唐任芳.大學英語寫作中的母語負遷移研究[MA Thesis].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8.
[16]王春艷.免費綠色軟件AntConc在外語教學和研究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9,(125).
基金項目:本文系浙江科技學院科研基金資助項目(2011XJYB1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