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認為,要搞好初中作文教學,必須努力做好學生寫作前的趣味性指導,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隨時指導學生觀察生活,引導積累寫作素材。
關鍵詞: 初中作文教學 恐懼心理 寫作素材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考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但它也是一個難度極大的教學內(nèi)容。語文教學工作者都有同感:自己所教的學生總是不喜歡寫作文,一聽到寫作文就嘆氣。究其原因主要有二:對寫作沒有興趣;覺得無話可說,無內(nèi)容可寫。教師只有在激起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挖掘、積累相當?shù)淖魑牟牧希拍芙鉀Q問題,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我結合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努力做好學生寫作前的趣味性指導,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
教學沈復的《童趣》一文后,我便安排了一節(jié)作文課,上課時我只字不提作文的事,而由《童趣》中的情節(jié)引出我童年的許多趣事。學生聽到老師也有童年趣事,興致立即高漲,異口同聲地說:“老師,來一個!來一個!”看著同學們情緒高昂,我暗自高興,飽含感情地講了我童年的一些趣事,如:“上樹掏鳥蛋被掛破褲”、“下河學游泳被水嗆”、“進鄰居家果園偷果子被抓追著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點點頭。見學生興趣正濃,我把話題一轉:“我已經(jīng)把童年的趣事告訴你們了,相信同學們的童年也很有趣吧!誰也給大家講一段呢?”張鑫同學首先講了她“趁奶奶不備給她畫花臉”的趣事,王強同學接著講述他“強行讓鵝在水里學鴨子游泳”的事,李濱同學講他“在母親生日會上把白酒當飲料喝而醉”的趣事……正當同學們沉浸在“童年趣事”時,我立即引導說:“同學們的故事可真多呀!那我們現(xiàn)在就把自己的故事記錄下來,寫一篇《童年趣事》的文章,如何?”“好??!”竟然沒有一個學生皺眉頭,這次的作文效率很高,質(zhì)量也很高。
二、隨時指導學生觀察生活,引導積累寫作素材。
學生喜歡寫作,還得有內(nèi)容可寫,得有大量的寫作素材。寫作素材都來自生活,我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指導學生。
1.觀察積累
所謂觀察積累,從作文的角度而言,就是有意識、有目的地接觸大自然,認識社會,從中獲得寫作材料。觀察的過程就是積累作文材料的過程,這是一種直接觀察法。例如,采用該方法所獲得的寫作材料來源有風景優(yōu)美、氣候宜人的大自然,通過對山川、河流等壯麗景觀的觀察和美好享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隨時記錄,逐漸積累,使其更加豐富。為此,要指導中學生養(yǎng)成觀察的好習慣,時時處處留心一點一滴的小事,看清看透。這樣,作文時,精美的語言和寫作材料如同奔騰不息的江河之水,源源而至,選擇和運用材料才會得心應手。
2.閱讀積累
閱讀積累是一種間接觀察法。閱讀有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之分,就作為積累材料的閱讀而言,主要指課外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內(nèi)容廣、知識豐富,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生活兼容,無所不包,是前人觀察成果的智慧和結晶,更是中學生寫作的好材料。所以,課外閱讀是廣大中學生獲取新知、開闊視野、受到良好思想熏陶、積累作文材料的源泉。語文教師要義無反顧地放開學生的手腳,支持、引導他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文社會等方面的讀物,并動筆對書中有用的材料進行圈點、批注、摘記,形成知識卡片、筆記,作文時信手拈來,為我所用。
3.試聽積累
當今,我國已進入高科技的信息社會,現(xiàn)代信息傳播工具日益普及。廣播電視、新聞媒介、互聯(lián)網(wǎng)夜以繼日地為人們傳遞豐富的信息,而且比報紙雜志更加形象感人、富有魅力。中學生要借助這一陣地有目的、有選擇地豐富知識,汲取營養(yǎng),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如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lián)播》、《焦點訪談》、《動物世界》,電影頻道的《愛國主義影片展播》、《第二起跑線》等節(jié)目,都是中學生積累作文材料的好園地。
4.活動積累
活動積累,是指學生通過參加各種活動來積累材料的一種方法。學生在親身經(jīng)歷的各種活動實踐中,體驗生活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這是中學生積累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徑。為此,教師可組織些課外活動,讓學生積極參加,如:“詩歌朗誦會”、“演講比賽會”、“體育運動會”、“歌詠比賽”、“文藝匯演”、“自編小報”、“自辦墻報”、“社會調(diào)查”、“專題辯論會”等。通過這些不同類型的課外活動,從中積累真情實感,體驗活動中各種人際關系的真?zhèn)翁搶崱?yōu)劣丑美,觀察不同人物的言談舉止和神態(tài)變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最終提高寫作能力。
5.強記積累
所謂強記積累,就是將那些名篇名作、名言警句等反復吟誦,會背或摘記;并在寫文章時靈活引用、模仿或遷移,使之成為錦上添花的作文材料。為此,中學生要珍惜時間,抓住最佳記憶期,多背誦些名篇名作,尤其是已選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的名篇,如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藤野先生》,朱自清的《春》和《荷塘月色》等,均在背誦之列。像這樣的文章,教師不但要提倡背誦,而且要給予指導和培養(yǎng)。
只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學生的寫作素材就會日益豐富,自然也就能避免學生無內(nèi)容可以寫、無話可說的尷尬。學生的寫作習慣一旦養(yǎng)成,作文水平便會與日俱增,更不會再有不想寫或?qū)懖怀鲎魑牡睦щy。
當然,作文教學是一個大課題,使作文教學有效的方法很多,但我認為,不管用什么方法,都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指導學生積累素材,這是語文教師應當特別關注的兩個方面。只有這樣,作文教學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學生才會樂于作文,才能寫出血肉豐滿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