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進入高中階段以后,記敘文就不再作為學生寫作的主要文體了,但是好的記敘文在考場中出現(xiàn)時,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絕佳效果,本文就記敘文在高中語文寫作課堂的訓練之必要性,從三個方面作探討。
關鍵詞: 高中作文教學 記敘文 積極意義
進入高中階段,議論文就成為寫作的重點訓練文。因為容易速成,模式固定,可操作性強,而且在考場中容易受評卷老師青睞,更易得到高分,所以到了高中,記敘文寫作就逐漸淡出了寫作訓練的課堂。殊不知,從學生思維和心理的發(fā)展規(guī)律看,高中階段正是寫作記敘文的重要階段。
一、在記敘中滲透理性,彰顯思辨色彩
身邊的材料經(jīng)過理性的歸納和篩選,就會從紛繁蕪雜和膚淺瑣碎的生活中被提取出來,從而提升記敘的思想層次,使之更具味道。
高考作文《他們》,遠遠不是平常老師一直強調的“規(guī)范化”結構??忌谖恼碌拈_頭這樣寫道:
“在城市的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qū),有飽經(jīng)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群人。讓我怎樣稱呼他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民子弟?抑或是農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這些冰冷的名字稱呼他們,我多想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的生活……”“他們背起書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墒菂s在‘城市人’異樣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qū)別。他們都是父母心頭的寶??!卻過早地承擔了不屬于這個年齡的負擔。然而,在他們日益長高的身體上,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記得一位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學成后是否會回到家鄉(xiāng)時,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的成長?!弊髡咴谖恼碌慕Y尾說:“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p>
和有些比較凌亂、瑣碎的記敘文章相比,這種充滿理性概述的文章比較少見,不僅大氣且有一定的理性高度,同時又不失感性,一些細節(jié)的描寫讓人讀來不覺得枯燥,頗具文采,這種能力是很多考生所不具備的。作者文章中運用的素材相當豐富,并將這些素材靈活地串起來,這些素材都來源于生活,可見作者平時的積累相當廣博。這篇滿分作文看起來是心之所至、信手拈來的隨筆,但卻是作者長期觀察得出的人生感悟,也是“90后”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表現(xiàn),更體現(xiàn)了“90后”的價值觀。盡管文章的社會力量也許很微不足道,但作者還是希望喚起社會對這樣一個弱勢群體的關注,努力營造一種和諧、平等、尊重的社會氛圍,為農民工及其子女提供切實的幫助。這就是文章骨子里所蘊含的敏銳而深邃理性思辨的光芒。
二、積淀歷史文化,提升文章品位
有了豐富的歷史知識就可以大膽駕馭有歷史文化積淀的材料,從而增加作品的文化含量,提升文章的文化品位。
高考滿分作文《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的開頭這樣寫道:
清宣統(tǒng)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廣州起義暴發(fā)。起義之軍百二十人持槍械攻入廣州督府衙門,兩廣總督張鳴岐聞風而逃。然義軍終因寡不敵眾,數(shù)百清軍圍之,起義軍多戰(zhàn)死。旋革命黨人潘達微見而憐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黃花崗。九十七年之后,時值臘月,會天大雪,余滯于廣州,遂至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門,百感并至,賦詩一首,詩曰:
赤焰難明赤縣天,百年群魔舞翩躚。國土已破何人見,金甌早缺有誰憐?
后記:今日之生活,皆先輩流血而成,今中國多烈士之陵,何止黃花崗耶?然吾平生只至黃花崗,愧矣。今年之秋,料黃花崗之黃花,應于秋風之中透香中華乎?
讀完此文不禁為作者的豐富而精深的歷史知識和行云流水般的文采而驚嘆。文章采用古詩詞的形式,雖然選用了歷史題材,但表達了敬仰、向上的感情,內容并不空洞。能選擇這種文體寫作,并運用得比較成熟,可見這名學生平時的閱讀積累和扎實的古典文學功底。如果作者沒有充分掌握大量的歷史材料,平時不用心觀察思考歷史,那么肯定寫不出這樣的具有較高文化品位的佳作。
三、融入內心體驗,拓展記敘文的深度和廣度
如果一篇記敘文只是流水賬似的簡單敘述,泛泛而談,而缺乏細膩的情感表達,讀起來肯定會讓人感覺乏味,令人生厭。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從初中到高中,學生已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變成了一個情感豐富、知曉人世的年輕人。生活在高中生的內心中的體驗也會變得更加敏銳和細膩。高考作文《站在她的門口》這樣寫道:
我想我一定是夢游了,不然怎能這樣明目張膽地站在她庭院的門口—那個讓我景仰崇拜、才華絕代、楚楚動人的奇女子的門口?!昂托咦撸虚T回首,卻把青梅嗅?!痹谶@個完全陌生的庭院門口,我一眼就望見并認出了她?!?/p>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闭驹谒溆⒗_紛的院落門口,我看到她正為丈夫送別。丈夫即將同幕僚開始泰山之行,她不能陪同前往。想到二人不能共處的痛苦相思,她秀眉輕整,吟出那篇感人至深的詞,丈夫聽聞,竟直言再也無甚去意?!拔嗤└婕氂?,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蕭條的庭院內,梧桐落葉,黃昏細雨,她提起筆,將一腔因國破家亡、顛沛流離而生的凄苦哀怨訴諸筆端,成就了她那篇驚世也是絕世之作。于是我明白,這或許是我最后一次見她。此時我似乎看見紙上的墨跡一下浸開,挽出一朵絕代驚艷的墨梅花……
一讀便知,作者寫的是李清照。文章文筆細膩而深刻,情感表達含蓄而雋永??梢娨菦]有平時的積累和生活閱歷的增多,怎會有如此細膩而深刻的內心體驗呢?因而,加入了作者豐富的內心情感體驗在文中,記敘文也能深刻、靈動、感人肺腑,打動閱卷人的心,達成共鳴,贏得高分。
所以,高中的課堂不能一味地單純追求速成的議論文寫作,而應充分挖掘和把握學生的實際,加大對記敘文的寫作訓練,這不僅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意義重大,而且對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也有很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