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牙周基礎治療糖尿病性牙周炎的臨床效果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將其按照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的是潔治術治療,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牙周基礎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7.5%,對照組總有效率差為70%,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牙周基礎治療糖尿病性牙周炎的臨床效果較好,且有效降低患者牙周致病菌的數(shù)量。
關鍵詞:牙周基礎 糖尿病性牙周炎 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8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7(a)-0212-01
牙周炎和糖尿病均對人類的身體健康又嚴重威脅。牙周炎是一種發(fā)生在牙支持組織上的炎性疾病,其在口腔科中發(fā)病率較高,也是多發(fā)病之一,該病癥對口腔牙周組織及牙齦具有非常搶進的侵襲性和破壞性,非常容易導致患者牙齒松動[1]。若是牙周炎患者也同時患有糖尿病,兩種疾病相互影響,牙周炎作為慢性炎癥對糖尿病代謝控制有一定的負面作痛,同時糖尿病也是牙周炎的危險因素。本次試驗對部分患者進行牙周基礎治療糖尿病性牙周炎,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效果。詳細內容如下文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試驗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其中男女人數(shù)分別為45例和35例;年齡范圍在35歲~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8±3.1)歲。本次試驗選擇的8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標準:(1)進行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xiàn)牙周袋深度大于5 mm,在X線片下有牙槽骨吸收,吸收牙根長1/3;(2)患糖尿病長達1年以上;(3)臨床上無嚴重并發(fā)癥,病情較為穩(wěn)定;(4)患病半年內沒有進行牙周治療;(5)選取的女患者均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將80例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方面無顯著差異(P >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潔治術治療。首先進行全口潔治術,進行潔治術根據(jù)患者的病況酌情刮治其齦下,潔治的同時若是發(fā)現(xiàn)已有的修復體有損壞或者不適可將其祛除,對于無法保留患牙科把在血糖穩(wěn)定的情況下把牙齒拔出,給予所有患者進行口漱洗必泰口液進行漱口。
觀察組患者則進行牙周基礎治療。首先醫(yī)護人員應為患者進行口腔衛(wèi)生宣教,后均經(jīng)過全扣潔治術根據(jù)患者的病況可酌情刮治其齦下,潔治的同時若是發(fā)現(xiàn)已有的修復體有損壞或者不適可將其祛除,對于無法保留患牙科把在血糖穩(wěn)定的情況下把牙齒拔出。之后每周進行一次復診,復診時用手工刮治術和跟面平整術,將牙跟進行修正,之后使用3%雙氧水及0.9%生理鹽水進行交替沖洗,沖洗干凈之后將2%碘甘油上到牙周局部牙齦處,之后給予0.5 g頭孢氨芐膠囊和0.5 g甲硝唑片進行治療,一天2次,均在飯后服用。
1.3 療效判定
顯效是指經(jīng)過治療后患牙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無不適感,同時患者的根尖及周圍組織并沒有病變及發(fā)炎等現(xiàn)象,牙齦顏色恢復正常;有效是指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病牙咀嚼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沒有不適感覺,且牙尖及患牙周圍組織較少并發(fā)病變、發(fā)炎等;無效是指患者經(jīng)過治療之后咀嚼功能沒有恢復,且有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2]。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試驗所得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以P <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詳情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7.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70%),兩組患者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 <0.05)。
3 討論
牙周炎在臨床上是由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慢性炎癥性疾病,齦下菌斑則是始動因子,在治療牙周炎的時候主要原則為抗感染、殺菌、提高患者抵抗力為主;糖尿病性牙周炎發(fā)病意味著患者血糖長期維持在高值狀態(tài)下,導致牙周組織的抗感染能力下降,甚至出現(xiàn)異常的一種疾病,高血糖條件下,非常利于細菌生長,同時還可使牙周PH值增高、溫度增高,還利于致病菌生長的同時抑制牙周有益菌的活性,高血糖還可造成微循環(huán)障礙、牙周袋內氧化還原進一步降低,非常適合厭氧菌的繁殖生長[3]。治療糖尿病性牙周炎時,若是不能有效殺菌,抑制細菌生長則不能對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進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療。本次試驗中選擇牙周基礎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該方法可將侵蝕部位進行清除,同時還可降低患者牙齦周圍的細菌生長,對牙齦周圍組織進行快速有效的修復。相關研究資料表明,牙周基礎治療對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的臨床效果可以維持長達12個月,醫(yī)護人員需告知患者,即使患有糖尿病,但仍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牙周指數(shù)才能夠維持在平穩(wěn)位置,因此可以看出局部刺激因子仍是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因子[4]。本次試驗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達87.5%,對照組總有效率僅為70%,牙周基礎治療對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具有非常好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給予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進行牙周基礎治療,具有非常顯著地臨床效果,進而有效地在短期內控制了牙周炎病變,值得在臨床廣泛的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秦明群,于健.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經(jīng)強化治療后的牙周狀況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7,36(5):445-446.
[2]方冬冬,邱宏亮,王雪磊,等.牙周基礎治療對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牙周臨床指標及可疑致病菌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1,51(27):65-66.
[3]張運奎,于西佼,杜毅,等.牙周基礎治療對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2,52(25):73-74.
[4]盧淑青,修殿芳,密保琴,等.牙周基礎治療35例糖尿病性牙周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15(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