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我國大部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村留守兒童日益增多,隔代撫養(yǎng)或寄養(yǎng)現(xiàn)象日益普遍,導致大部分中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學習動力不足,自主能力不強,學習效果不好。本文針對這一現(xiàn)象,結合語文教學實際,探究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精神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 合作學習 有效教學
我在語文教學中十分關注學生的合作學習,因為隨著我國大部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村留守兒童日益增多,隔代撫養(yǎng)或寄養(yǎng)現(xiàn)象日益普遍,導致大部分中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學習動力不足,自主能力不強,學習效果不好。這一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效果,也制約了教育質量。
近年來,我結合語文教學實際,開展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研究,通過研究實踐發(fā)現(xiàn),由于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活動,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學習目標,有助于將學生之間的個人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實現(xiàn)中學語文有效教學。
一、樹立有效觀念,創(chuàng)建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
要開展合作學習研究,教師首先要樹立有效教學觀念,即當語文教師的勞動付出量一定時,教師教學勞動效率的高低,完全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效果的強弱,學生在課堂中進步越大,收獲越多,課堂教學效果就越好,教學的勞動效率就越高,反之就越低。這樣,教師才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動改進語文教學方式,轉變課堂教學角色,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選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努力構建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進步和發(fā)展,從而達到促使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樹立學習信念,提高學習效率,實現(xiàn)有效學習的目的。
二、同質異構,科學分組,構建公平競爭的學習環(huán)境。
1.組間同質,組內異構。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打破常規(guī),構建公平合理的小組競爭環(huán)境,鼓勵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展開學習競賽。我的做法是根據(jù)同質異構原則將班級學生分成學習互助小組,讓組員之間優(yōu)勢互補。所謂組間同質,即小組間盡量減少差異,使其各方面情況相當,特別是學業(yè)成績方面,盡量使各小組之間的競爭公平、合理。組內異質,就是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全面體現(xiàn)教育平等,使學業(yè)困難者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目標,把合作小組組建成團結、互補、高效的小集體。學習小組的人數(shù)一般以6人為宜,因為人數(shù)過多不利于小組之間開展合作活動,更不利于教師引導。
2.組內明確分工,互幫互助。語文教學必須建立健全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機制,明確學習小組成員的學習責任。我在給班級學習小組分組時,要求各小組推選出一名組長、兩名副組長及一名記錄員、發(fā)言人、維紀員。小組長承擔小組各成員的分工,組織開展學習活動,指導副小組長主持小組學習,提醒發(fā)言離題的同學,批評違紀的;記錄員承擔記錄小組各成員意見的任務;發(fā)言人主要承擔在小組學習討論達成一致意見時代表本組闡明見解;維紀員負責控制小組噪音,維持小組紀律,協(xié)調討論和交流的進行。
3.建立班級活動激勵機制。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把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學習任務,在引導學生學習時,分階段完成。通過小組成員展示學習成果來評價,每完成一項學習任務,就鼓勵學生在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展示,根據(jù)展示情況以量化的學習積分作為成績,公示在黑板右邊的小組積分表內,這樣每個小組之間就很容易形成競爭,各小組成員都會為自己小組學習積分的增加而感到興奮快樂,為小組失分而感到遺憾,并相互鼓勵。當堂公示小組學習積分的做法簡便易行,效果顯著,既公開透明,又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展示活動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進步和發(fā)展,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和喜悅,這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消除語文學習疲勞效果較好。
三、科學引導,激發(fā)內驅力,讓學生在合作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1.激發(fā)內驅力,開展學習競賽,培養(yǎng)小組競爭意識。在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方面,我根據(jù)初中一年級學生爭勝好強的特點,開展“小組對抗賽”活動。把每一個學習小組作為一個參賽小組,全班8個小組分成8個參賽隊,圍繞學習任務展開學習競賽。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特意將班主任分配學生作為的特權讓出來,讓學生自己通過學習競爭來決定。這樣,有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激勵,學生的情緒就更高了,課堂組織活動時,很快形成激烈的競爭氛圍,每個學習小組之間相互競賽,將平時的學習成績計入小組競賽成績,促使小組產生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實踐,不僅增強語文教學的學習效果,還讓學生在競爭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敢于參與、敢于競爭、不怕競爭的意識和能力,為學生適應競爭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2.培優(yōu)補差,關愛后進,激勵學生全面進步。要想全面增強語文教學效果,幫助后進生樹立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率是重點。一個班級中,總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成績較差,只有轉化了這一部分學生,才能實現(xiàn)語文課堂學習的有效目標。為了鼓勵后進生樹立信心,我主要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對這部分學生倍加關愛。譬如,他們舉手展示時,無論回答問題對與否,我總是首先引導學生用掌聲對他們敢于回答問題的行為給予鼓勵,這些學生平時一般情況下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一次小小的不起眼的鼓掌,就會驅散學生心頭長期存在的陰影,揚起他們努力學習的風帆,感受到進步和發(fā)展的喜悅;對于他們探究學習的成果,從多個角度予以肯定;在量分時適當給予寬容,也不為過??傊?,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更應該關注后進生,讓更多的后進生享受到教師的尊重和信任,充分展示自己的閃光點,從而讓他們嘗到成功的甜頭,激發(fā)他們的內驅力。這對于其他同學在精神上也是一種無言的鞭策和鼓勵。
3.引導學生學會尊重別人,讓學生學會傾聽不同意見。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小組之間的交流是一個重要的階段,也是促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學生會代表各自的學習小組,發(fā)表一些不同的意見,為了小組的小集體利益,也可能會產生一些觀點上的分歧。這時,教師應該及時加以引導,通過循循善誘,讓學生懂得,在遇到不同意見時,尤其是在與對方觀點產生沖突時,應該學會尊重對方,反思對方觀點是否有道理,能否從中獲取有價值的東西,即使對方觀點有誤,也應該用更扎實的證據(jù)說服對方,以理服人。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語文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應該關注。教學過程是復雜的,許多情況是不可預期的,策略應靈活多變,充分考慮各種制約因素,這樣才能使合作學習真正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