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現(xiàn)在仍有高中課堂嚴重缺乏生機,在諸多的學科中,語文課堂尤顯突出。部分高中語文教師為了迎合應試教育,把本來富有深厚人文內涵的、生動有趣的語文課搞得單調乏味、枯燥無趣。這樣時間一長,學生難免就會對語文失去興趣,甚至是討厭語文、害怕語文。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與語文漸行漸遠,我們也會失去語文課堂戰(zhàn)斗的主陣地。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語文課堂的現(xiàn)狀呢?究其原因,不是學生的問題,問題恰恰出在語文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上。為了平時大大小小的考試和最后的高考,部分老師一味強調記憶背誦,為了追求高分,老師往往加大了學生的作業(yè)訓練量,高強度的訓練讓語文失去了美感,甚至少數(shù)老師在教新課的時候也與考試掛鉤,如一些老師就把本來非常優(yōu)美的散文改編成了現(xiàn)代文閱讀,以閱讀訓練的形式完成新課教學,以做題的方式代替優(yōu)美現(xiàn)代散文對學生的文化熏陶。這樣教學,無疑是老師自己關閉了快樂語文課堂教學的大門,學生只能在語文這塊中華文化的瑰寶面前望而卻步。
要想重開快樂語文課堂的大門,讓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快樂地獲取知識,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作出努力。
一、用語文的文學魅力感染學生
在一次報告中,一位專家講,一個學校上公開課,來聽語文課的領導是最多的,究其原因,是因為語文課領導都能聽得懂,其他學科如物理、化學等都有較強的學科專業(yè)知識,不是內行聽來就很吃力。這個現(xiàn)象一方面說明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所有國人都能聽得懂,就是評課的時候也能夠說上一二,另一方面說明語文課堂教學本身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語文也有專業(yè)的東西,如語言文字的技巧,文學的藝術魅力等。上語文一定要和思想政治課、歷史課等區(qū)別開來,充分挖掘語文自身的魅力。
“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語文本身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幫助我們表情達意和情感交流,同時也是傳承社會文化的重要載體。高中語文老師要學會引導學生學習品味教材內外的佳作美文,充分感知文化的藝術魅力。課文中有很多文章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如對優(yōu)美的散文,我就要求學生反復誦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美感?!豆识嫉那铩芬晃?,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幾幅畫面,經過師生一同反復吟詠,讓學生體會作者寫作的心境,感知他那種“清、靜、悲涼”的內心感受。這樣既了解了文章,又用文章的美感熏陶洗滌了學生的心靈。又如《荷塘月色》,上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感知作者當時的心情,我讓學生閉目聽三遍課文朗誦,讓優(yōu)美的朗誦把學生拉回到朱自清所在的時代,品味作者那種淡淡的喜悅和憂愁。
在上小說單元的時候,我充分利用小說的獨特魅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小說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描寫,生動形象的人物形象等,無一不是牽動學生興趣的因素。當然,除了課本之外,還要拓展課本外的名篇,讓學生廣泛閱讀。新課程改革標準明確提出了課外閱讀的標準,也有選修內容供選擇。老師要根據班級實際情況給學生提供可閱讀的書目,我的做法是,每周給學生一到兩節(jié)作為閱讀課。老師在高一第一學期就開出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目,讓學生在自愿的情況下每人購買一本,在閱讀課時實行資源共享,同學互相交換閱讀,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經濟負擔,又有效地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傊?,一定要用語言文學本身的美感感染學生,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熱愛之情。
二、用語文教師的個人修養(yǎng)感染學生
要讓學生喜愛語文課堂,首先要求老師有扎實的語文功底。新課程標準界定語文是工具性、人文性高度統(tǒng)一的一個學科,這就要求語文老師首先具備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不僅是文學愛好者,還必須是對文學有一定見解的文學探究者。要達到這個要求,老師必須靜下心來好好地研究閱讀幾本教育理論著作,用教育理論指導武裝自己,沒有教育理論指導的教學,始終是教學的“低空盤旋”,永遠不能展翅飛翔。更不可能自成一家,成就自己的獨到的教育教學見解。一線老師教育教學經驗豐富,但缺少理論的指導,少數(shù)老師可能覺得教育理論太空洞,對它沒有多大學習興趣。如果不克服這個心理障礙,就沒有辦法走得更遠。
語文教師要讓課堂有深度、有思想、有內涵就必須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進行藝術熏陶。這要求老師本人必須是博學的人,只有這樣,才可能厚積而薄發(fā),才能吸引學生、感染學生。老師要求學生看的中外名著,自己必須閱讀,有些篇目可能之前已讀過,如有時間也可溫故而知新。要努力用美的文學語言教育感染學生,在上課或與學生交談的時候,做到引經據典,出口成章,用語文本身的魅力吸引學生。上課時,我經常會說:“我送你一句話”,“我又想起一句詩”,“正如某個名人說過”,等等。在學生的作文批改上,我經常寫上一些名人名言或富有哲理的話鼓勵學生。這樣在老師的長期的感染熏陶之下,學生就會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愛上語文。
僅僅有淵博精深的專業(yè)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語文教師還必須是雜家,因為語文課堂涉及的內容關系到方方面面,古今中外歷史典故、天文地理無所不觸及。因此博覽群書、廣泛了解各方面的知識很重要。
總之,要恢復語文課堂的生機,就必須充分挖掘語文學科本身的魅力,教師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潛移默化地感染影響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