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孩子不懂禮貌有緣可溯。家庭的熏陶、過度的溺愛等都會讓孩子不知不覺變得不文明。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主的好習慣,不能嬌慣,努力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成長環(huán)境,尊重孩子的想法。
關鍵詞: 講禮貌 家庭教育 原因 對策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禮儀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對于我們來說,講禮貌是從小就耳濡目染的。無論是簡單的一句“謝謝”,還是在擁擠的公車上給老弱病殘讓座,生活中無處不在。很多好的習慣都是從小養(yǎng)成的,講禮貌也不例外。
然而,現(xiàn)在很多孩子卻不懂何為禮貌。我們有時候會從5歲的小孩口中聽到連篇臟話,有時候會看到一個很小的孩子對著大人大吼大叫,這些現(xiàn)象都值得我們思考,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會這樣,孩子不應該是純真無邪的嗎?某些小孩子變得有點“壞”,不懂得禮貌,不曉得愛護花草樹木,自視過高,以為世界都圍繞著他轉,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些本應該純潔的心靈沾染了世俗的色彩?或許成人都應該好好反思。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的學習能力的確很強,但也很容易是非不分,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會養(yǎng)成好的習慣,但是也會近墨者黑。其實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事出有因的,我認為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家庭氛圍的熏陶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如果一個孩子一點都不懂禮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家庭教育沒有做好,父母本身就沒有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孩子尚不能自主地明辨是非,不知道某些事情是不對的,但是當他們看到父母這樣做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也可以這么做?!坝衅涓副赜衅渥印保@句話或許就能夠充分地解釋這一問題。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舉止是否得當,因為有時候,一個不經意的言行或許就改變了孩子的認知。對農村的孩子來說,很多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有時候在生活上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就出口成“臟”,孩子畢竟年紀尚小,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好的,會不自覺地學習這些不文明的話,甚至演變成口頭禪,十分不雅。所以,父母要時刻警惕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負面情緒,因為這不僅影響到他們的言行,更有甚者會威脅到孩子今后的發(fā)展,比如人格的養(yǎng)成,性格的轉變。在一個溫馨、和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的心態(tài)自然會比較陽光,但如果家里經常是不得安寧、烏煙瘴氣,則孩子的性格也會比較孤僻陰暗。而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而這些細微的影響或許就有蟻穴潰堤的威力,現(xiàn)代社會很多罪犯都是在童年時候受到過心理創(chuàng)傷,或許這是聳人聽聞,但是家庭氛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之大卻毋庸置疑。
其次,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讓孩子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不能溺愛孩子,溫室中的花朵是很脆弱的,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或許家長會認為這么小的孩子舍不得讓他受委屈,但是教育是日積月累的,要從娃娃抓起?;蛟S這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原因。父母應該讓孩子努力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這樣會事半功倍。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教育孩子也是一個長遠的歷程,一步一步慢慢來,引導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習慣。隨著中國計劃生育的貫徹進行,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而家里只有這么一個心肝寶貝,自然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過度溺愛,讓孩子變得驕縱蠻橫,自我主義暴漲。部分孩子以為這個世界就是為了他而存在的,如果有什么事情不順心,就來個一哭二鬧,發(fā)脾氣是家常便飯,明明知道自己已經是上學的年紀,卻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認為,對于孩子不能過于放縱與保護,溫室里的花朵太過脆弱,只有經歷過暴風雨的考驗,才可能綻放絢爛的光華。有時候,讓孩子適當?shù)爻孕┛嗍怯欣谒麄兂砷L的。苦盡甘來,當孩子漸漸地長大,會發(fā)現(xiàn)每一次的跌倒都是為了下一次更為穩(wěn)健地前進,因為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意想不到,家長不可能時時刻刻都保護孩子。當他們必須獨立面對挫折的時候,就需要勇氣和經驗,靠著自己的力量戰(zhàn)勝困難,而不是一遇到難題就哭著跑回家。
再次,雖然孩子年紀還很小,心智還不成熟,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思想。有時候有些孩子故意做一些壞事,只是因為好玩,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希望家長更關心自己。所以,當發(fā)現(xiàn)一個孩子一直不聽話,不講禮貌,做一些違背常理的事情的時候,家長就要好好思考,不要忙著賺錢和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
或許,有些人認為孩子只是貪玩而已,孩子還小,不講禮貌,不懂事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講禮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很多惡習的集中表現(xiàn),如懶散、傲慢、霸道等。而且,每個父母都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后成為社會的害蟲。小時候只是罵人,不尊敬他人,那么,長大后呢?很多習慣都是從小就養(yǎng)成的,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很多事情都還有扭轉的空間,當發(fā)現(xiàn)孩子不懂禮貌,做了不正確的事情時,一定要及時地幫助他改正。循循善誘,耐心教導,使孩子改掉壞習慣。
參考文獻:
[1]程妍濤.丹麥的自然幼兒園及其教養(yǎng)理念[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1(08).
[2]徐雪蘭.淺談幼兒習慣養(yǎng)成教育[J].新課程學習(上),2011(05).
[3]陳曉琴.淺談幼兒園德育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