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地方院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是培養(yǎng)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的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是推進高校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要創(chuàng)新思想教育理念,抓牢問題關鍵,構建“成員+實踐”教育管理模式。
關鍵詞: 地方院校 學生黨員 “成員+實踐” 教育管理模式
學生黨員隊伍是地方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程的主力軍,讓學生黨員不僅在形式上入黨,還要在思想和行動上入黨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重發(fā)展,輕教育管理”的問題比較普遍。原有墨守成規(guī)的教育管理方式缺乏實效,達不到育人目標,加強和改進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地方院校完成育人使命和目標的關鍵。本文結合地方院校教育特點和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創(chuàng)新思想教育理念,抓牢問題關鍵,構建“成員+實踐”教育管理模式。
1.加強和改進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是指高校黨組織及黨務工作者根據(jù)中國共產黨組織的要求和青年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與規(guī)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yǎng)、教育、發(fā)展,對學生黨員進行培養(yǎng)、教育、管理的實踐活動,對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隊伍進行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等建設的總稱。地方院校的大學生基層黨組織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力量,學生黨員的培養(yǎng)吸收工作已相當規(guī)范,教育管理工作卻相對薄弱,導致學生黨員出現(xiàn)“入黨前熱情,入黨后冷漠”,“重名利,輕奉獻”等思想政治覺悟低的問題,嚴重影響了高校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的黨建工作目標的實現(xiàn)。地方院校的學生是服務于地方經濟發(fā)展的應用型人才,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加強和改進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是培養(yǎng)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是構建和諧校園、鞏固黨的建設的內在需求。所以,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索一套具有示范意義的地方院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如何教育、培養(yǎng)入黨積極分子進入黨組織,如何繼續(xù)教育、管理好學生黨員是加強地方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內涵的重要課題。
2.加強和改進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關鍵問題分析
地方院校學生黨員當前的教育管理工作具有校外畢業(yè)實習期長、黨建人員力量不足等特點,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難以延續(xù)、教育管理意識淡薄、教育管理隊伍薄弱、教育管理載體單一、教育管理制度缺失等問題長期存在。這些問題之所以會長期存在,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關鍵是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工作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本文認為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關鍵因素是以下三方面:
2.1缺乏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理念的創(chuàng)新。
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要求我們提倡創(chuàng)新,轉變觀念。面對學生黨員的思想和價值觀呈現(xiàn)多元化的新形勢,面對教育管理工作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地方院校的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受原有工作模式和觀念的束縛仍然較大,根本原因是缺乏創(chuàng)新改革理念和行動,沒有及時創(chuàng)新教育管理方式主動適應變化和問題,從而影響了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期性和實效性,削弱了學生黨員自身的再教育和再提高,這與科學發(fā)展觀所要求的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是背道而馳的。所以,我們必須加大革新力度,轉變理念,明確目標、步驟、標準,徹底改變“重發(fā)展,輕教育”,“重組織上建黨,輕思想上建黨”的現(xiàn)狀,全面提高學生黨員的黨性和思想政治覺悟。
2.2缺乏學生黨員對教育管理組織的歸屬感培養(yǎng)。
現(xiàn)有不少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缺乏實效性,關鍵是沒有調動學生黨員個體受教育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多學生黨員“被教育,被管理”,自然達不到好的效果,也導致這項工作流于形式。要調動學生黨員對教育管理的能動性,關鍵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教育管理組織的歸屬感,從內心里感受到自己是教育管理組織的重要一員,從而明確角色定位,用符合組織成員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增強對組織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使命感。
2.3忽視學生黨員教育管理載體的實效性。
現(xiàn)有學生黨員教育管理載體局限于灌輸式的理論學習層面,形式單一枯燥,內容脫離實際,導致學生黨員對黨的教育活動缺乏興趣,削弱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另外,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局限于黨組織內部,缺乏與教學、團學、實踐活動的有效聯(lián)系,導致教育管理工作有形式乏內容,缺乏實踐和實效。
3.構建地方院校學生黨員“成員+實踐”教育管理模式
根據(jù)新時代學生的新特點,要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大力開展研究、創(chuàng)新和改革,來著手構建教育管理模式。本文抓牢問題關鍵,構建“成員+實踐”教育管理模式,使之貫穿教育管理理念、教育管理對象、教育管理隊伍、教育管理載體、教育管理制度五個方面,開展科學的、實效的學生黨員繼續(xù)教育工程,不斷推進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規(guī)范化、個性化、內涵化。
3.1開展“成員式”教育管理,增強學習能動性和集體榮譽感。
“成員式”教育管理有三方面內涵:“什么組織的成員”,“成員是誰”,“如何加強成員歸屬感來提高學習能動性和集體榮譽感”,也就是教育管理組織形式、教育管理對象、成員歸屬感養(yǎng)成機制三個方面的問題。
3.1.1創(chuàng)新教育管理組織形式
學生基層黨組織的支部書記一般由輔導員或者教師黨員擔任,部分本科院校由學生黨員擔任。學生黨員入黨后自然成為基層黨組織的一員,但是把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完全指向基層黨組織,通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一方面由于基層黨支部委員大多是兼職,缺乏專職性和專業(yè)性,另一方面由于基層黨組織更多地肩負著做好大量的黨員發(fā)展轉正黨務工作的職責,同時兼任其他繁重的學生管理或者教學工作,沒有多余的工作精力。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用創(chuàng)新的理念,把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職能由黨組織賦予給更加具備工作精力的組織,擔負并履行好這項重要的職能。
組建分黨校、黨員之家、學生黨政園等組織機構形式,這些組織形式突破了基層黨組織只有三位支部委員和只能由學生黨員組成的局限,把入黨積極分子提前納入教育管理對象,把黨支部書記、在校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骨干分子吸收進教育管理工作隊伍,壯大了工作力量,形成了一種以黨員隊伍為主力、團組織隊伍和入黨積極分子隊伍齊參與的隊伍結構,保障了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決策和執(zhí)行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把教育管理對象納入這些組織,成為該組織的重要一員,進一步強化“成員”意識和責任,加強教育和管理。
3.1.2擴大教育管理對象
“成員式”教育管理的對象包括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正式黨員,改變以往忽略對入黨積極分子開展教育管理的問題,從而抓好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入黨前教育管理、對預備黨員的入黨中教育管理、對正式黨員入黨后教育管理,完備黨員教育管理全過程。
3.1.3成員歸屬感養(yǎng)成機制
從形式上成為教育管理組織的成員是容易的,但是關鍵要從心里成為組織成員,形成成員歸屬感,這需要建立一套成員歸屬感養(yǎng)成機制:比如做好成員信息檔案管理、成員證佩戴、成員例會制度、成員值班制度及一系列的團體教育管理實踐活動的開展等。
3.2加強“實踐式”教育管理,在動腦、動手、表達中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
科學發(fā)展觀要求我們改進方式、克服路徑依賴。教育管理的有效性要依托載體的有效性,時代在進步,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也要克服對原來工作載體的依賴,積極設置“有需要、有實效”的活動載體。那么什么樣的載體是更有效的?實踐出真理,實踐能更容易達到“導之以行、煉之以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效果,提出“實踐式”教育管理模式,能讓學生在動腦、動手、表達中學會思考、收獲感悟、提高黨性,具有更高的實效。
“實踐式”教育管理模式可以依托黨團品牌活動、“分黨?!睂嵱栒n程、“黨員之家”自主實踐鍛煉等載體進行實施。黨團品牌活動要依托黨組織與團組織、黨建工作與團學工作的緊密結合,樹立品牌意識,探索和團學活動、社會實踐、專業(yè)實習、技能培養(yǎng)等相融合的活動平臺,開展知識競賽、黨員技能比拼、社區(qū)黨員先鋒崗服務、實習生黨員加油站、黨員先進事跡宣傳報等活動形式開展實踐,讓廣大學生感到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時刻都在身邊?!胺贮h?!睂嵱栒n程,要結合專業(yè)和職業(yè)發(fā)展特點,采取專題講座、研究討論、影視觀看、實踐服務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開展大思考、大研討、大實踐?!包h員之家”自主實踐鍛煉要充分發(fā)揮學生黨員“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作用,調動黨員之家的成員開展自我教育和管理。
另外,組織要靠管理,管理要靠制度,推行制度式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由于缺乏規(guī)范指導和制度保障,導致該項工作處于可有可無、有名無實的邊緣狀態(tài),通過制度明確要求、落實責任是勢在必行的。建立黨員發(fā)展制度、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指導規(guī)范、職能和激勵考核制度,是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嚴格黨員管理,加強黨員教育的重要保障。
總之,地方院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任重道遠,需要邊實踐邊探索。要進一步加強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創(chuàng)新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載體,建立長效的教育管理機制,從而培養(yǎng)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職業(yè)技能的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李軍喜,李寧.地方院校學生黨員教育和管理問題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09(11):173-174.
[2]駱亞斌.地方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探析[J].科技信息,2009(02):146-146.
[3]高鴻.對高校學生黨員教育與管理的思考[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05):14.
[4]劉改蓮.當前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