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視閾下,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成為教育的根本宗旨。本文探討通過合作學習小組的創(chuàng)建,以優(yōu)化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善學生學習態(tài)度,促進科學化學觀的形成,最終實現(xiàn)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學習小組 策略 嘗試
一、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原則
1.學習小組的規(guī)模。
科學研究以及我們的實踐均表明,最佳的學習小組合作人數(shù)應在4-8人,筆者根據(jù)班級實際,確定了6人學習小組。因為不論對于學習還是管理來說,6人學習小組都具有很多的好處:6人學習小組變成2人一對,可以最大范圍內實現(xiàn)學生的互動;學習小組規(guī)模越大,某個學生隱藏或被忽略的機會就越大,而6人學習小組恰好可以避免這一問題;6人學習小組可以有更大力量去完成任務。
2.學習小組的劃分。
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間互動的能力越強,則學習效果越好。一般情況下,應使每個學習小組都同時具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在此基礎上,再根據(jù)學生的性別、性格及單科成績等特點進行個別調整,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實現(xiàn)人力資源的最佳組合。為了兼顧班級中的各合作學習小組,根據(jù)入學成績將性別、學習成績、應變能力等方面不同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為了便于完成課堂上的合作學習任務,上化學課時各小組坐在一起。為了調動小組內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各自的潛能,每組內設1名組長、1名匯報員、1名書記員、1名檢查員。
3.學習小組的座次。
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座次的安排同樣重要,科學的安排能有效促進內部交流。為了利于協(xié)同合作,學生之間必須坐得足夠靠近,這樣他們才能方便地交換信息和小聲地討論問題。
4.學習小組合作規(guī)則。
(1)崗位輪換制:學習小組設立的組長、書記員、檢查員、匯報員等采用每2周一輪換。
(2)學習規(guī)范制:自學階段,要獨立學習,不能打擾別人;交流階段,輪流發(fā)言,一人發(fā)言時,其他成員注意傾聽、記錄,相互補充要等別人說完;展示階段,輪流展示,一人展示完,其他人補充完善。
(3)學習小組交流程序:要分析問題的對錯,不能僅僅考慮答案,還要細分原因,為什么出錯,癥結在哪?題目包含了哪些知識點?用到了哪些方法、使用了哪些解題技巧等。
二、基本實施流程及教學實踐
小組合作學習主要包括課堂和課外兩種合作學習模式,一般地,學習的活動流程如圖所示。
這個基本流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其明確的任務和作用,也有必須遵守的規(guī)范要求。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按照這個流程進行操作,達到了非常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以蘇教版《化學》必修一專題三《鋁及鋁合金》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為例,展示小組學習的具體操作流程。
【教學內容】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
【教學目標】通過活動使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在合作交流中學習和掌握鋁的性質,體驗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習興趣,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過程】
(1)布置任務:這是小組學習活動的開始。任務分兩種,即每人共同完成的任務和分組完成的任務。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首先布置小組討論: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
(2)明確要求:是指教師對小組活動的過程、方式、主體、標準、效果等內容提出明確的目標,其作用是作為小組活動后對活動效果評價的依據(jù)。本案例的活動形式是:自主選擇活動形式;自行討論任務;將討論結果展示。
(3)自主學習: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目的是形成自主的學習習慣。在本課中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有關金屬鋁的性質及對環(huán)境的影響。
(4)組內交流:必須人人參與,而且要優(yōu)先安排成績中下等的學生參加交流(組長安排),目的是促進每個人的發(fā)展。學生討論使用鋁質易拉罐的得與失、對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等內容。
(5)形成共識:要求每個人對小組的各種見解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與整合,集中集體的智慧,達成共識,作為小組的結論,為后面的活動做準備,各個小組把討論的結果整理成書面材料上交。
(6)班級展示:將小組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學生展示,要求必須人人參與,而且各人要有明確分工(組長安排),合作性展示。在課前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組織課堂教學展示各小組活動成果,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活動形式:①主題辯論會:圍繞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這一主題設正反兩方,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展開辯論;②新聞發(fā)布:由小組成員扮演各種不同角色和各方面專家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答記者問(由小組成員扮演);③由主持人提出各種有關鋁制品的問題向同學征求答案并通過一定的方式調動同學的參與熱情。
(7)質疑答問:由外組學生質疑本組的研究成果,本組學生要對質疑進行解答(一人為主,成員互補),并根據(jù)效果獎懲。
(8)完成任務:對學生策劃的活動方案作總結,并對優(yōu)秀的進行表揚,將本次策劃活動方案的書面材料整理為平時成績記錄下來。
三、評價標準及評價策略
1.先進學習小組的評選標準。
(1)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和競爭意識,有強烈的競爭策略和方法,勇于面對困難,并能冷靜、耐心地解決困難。
(2)要有合作意識和小組榮譽感,小組成員都有平等的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能在各自的學習小組中發(fā)表、討論并解答問題,能夠在學習小組中相互交流。
(3)有和諧的小組間關系。能主動進行組與組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吸收別的小組的長處,使本組的水平得到提升,從而使學習小組能在教學過程中完成任務。
2.實施小組評價。
(1)作業(yè)情況評價:每天由各組學科組長交換評價相鄰學習小組各成員的作業(yè)完成情況。
(2)課堂表現(xiàn)評價:包括各學習小組課堂交流情況、合作學習的主動性和實效性,以及課堂提問、質疑、答辯、課堂討論和展示參與的積極性。
(3)考試成績評價:結合平時檢測及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試的成績,對各學習小組的成績進行綜合評價。
四、教學模式的實踐反思
1.合作學習的作用。
(1)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fā);能夠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發(fā)展思維的發(fā)散性、求異性。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交流,真正成為了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
(2)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小組合作學習注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用自己的經(jīng)驗來學習,使學生從自己的經(jīng)驗出發(fā),在合作中探索、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通過實驗探究活動的開展,學生在團結協(xié)作中掌握了知識,增進了感情,培養(yǎng)了能力。這些是課堂教學中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的聽講所無法獲得的。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能力。通過開展實驗探究活動,讓學生體會實驗探究的基本思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通過設計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導學生通過質疑、調查、探究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強化學生發(fā)展性學力和創(chuàng)造性學力的培養(yǎng)。
2.合作學習過程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
(1)合作學習流于形式,不重實效。在小組學習中有時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學生只是坐在一起,沒有按老師設定的目標進行學習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目的不明確,不分主次輕重,每節(jié)課都用,走入了教學誤區(qū)。
(3)教師指導不力,一味放手讓學生合作,教師提出要求后就放任自流,不聞不問,不指導、不監(jiān)控學生的交流活動。
(4)合作沒有結果,在某些情況下,問題靠學生的能力無法解決,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只能做無謂的爭執(zhí),結果是不了了之。
實踐證明,只要在化學教學中合理運用多樣化、個性化的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就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積極性,改善學習態(tài)度,促進科學化學觀的形成,實現(xiàn)基本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睢寧縣菁華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