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我參與“百十年校慶百十課”活動,開了一堂公開課,對于課文的選擇,頗費一番心思。
機緣巧合,開學前一天晚自習,講臺上學生的手機(震動)響起,開始我沒理,可電話一直在撥著,一看,是某個學生爸爸打來的。我說:“某某某,你爸一直在打電話,要不出去接一下?”“直接掛掉!”一男生響亮地說,大家都哄笑了起來,我根本沒看清是哪個人。由于是第一次看晚自習,又是高一新生,我壓根不認識他們。回家的路上,我思考,現(xiàn)在的孩子怎么如此作踐親情?他們自我意識龐大,壓根不了解何謂親情,更談不上珍視親情。所以給他們上一堂感悟親情的課比較好,必修課內沒有適合的課文,于是我選擇了“讀本”上葉細細的《讓我許個愿》。
在備課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作者開始也與自己的母親有著很深的隔閡,抵觸、叛逆,甚至比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還厲害,直到姥姥去世,母親奔喪——自己高考,母親送冰激凌。這一事件令作者理解了母親,化解了母女的隔閡。所以我想借上這一課讓高一的學生感悟親情,理解父母。
公開課雖然上得不是那么完美,時間關系,有些內容只能粗略地講,但是通過多種方式朗讀,學生們沉入文本,真正體會到親情,理解了文本,我的教學目標也已達成。之后我又推薦學生們看兩篇同一系列的文章:龍應臺的《目送》、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學生們反響很好。
世間最偉大也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就是親情。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試圖喚醒學生,讓他們珍視親情。周末作業(yè)我布置了把“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兩句詩送給一個人。好些學生都寫送給母親或者父親。摘錄兩段:
高一(2)班雷玉茵寫道:“‘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蚁氚堰@句詩送給我的父母。生活的壓力已近乎壓垮了你們。你們每天除了上班還是上班。臉上沒有了微笑,更多的是雙眉緊鎖。我多么想撫平你們那緊皺的雙眉,讓你們在自然中感受一下輕松、快樂與寧靜,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我愿把這句詩送給你們,愿你們能夠感受到我愛你們的心?!?/p>
高一(5)班俞斌:“‘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是我夢中的畫面,我向往的環(huán)境,把它送給我的母親。因為她終日操勞,沒有時間接觸大自然,我想讓她遠離城市的喧囂,到大自然中尋找到一份安寧和清靜,不用操勞,不再去思考那些復雜的問題和處理那些瑣碎的事?!?/p>
由此可見,語文教學不必拘束于課本,只要對學生有益并能提高他們語文能力的都可拿來為我所用。作為一名高級教師,我覺得教學中更可以拋開那些繁復的花樣,所謂“大道至簡”,簡化才能使學生從應接不暇的課堂內容中解放出來??墒?,很多時候我們將這一簡單的過程人為地復雜化了。簡略的背景交代變成了歷史演繹;作家作品的介紹變成了人物掌故;文章還沒讀通就開始了文本的超越……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要演、要畫、要唱,還要合作交流、討論探究……人人都忙得“不亦樂乎”,卻大多不知道這么忙到底是為了什么。這往往是語文課低效的重要原因。由此看來,語文教學目標的設置不應過多。
我很欣賞寧波效實中學張悅老師的授課方式,她的沙龍式授課就摒棄了各種花式,或一杯酒,或一杯香茗,就令學生慢慢品出文本的真諦。這樣的授課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xiàn)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能力,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fā)出它應有的活力,課堂教學效率也大大提高。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了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范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與培養(yǎng):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lián)翩,或互相交流,或挑戰(zhàn)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表現(xiàn)。
《讓我許個愿》,一節(jié)平常的公開課,卻令我與學生一道收獲頗豐。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