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村莊很安靜,我小時的那種熱鬧似已成前朝往事。那時小孩多,小雞多,小狗小豬都很多。一出家門就會遇到玩伴,一小會兒我們就會湊成一小幫兒,玩什么游戲不都缺人手。我長大后當了兵,而在那些黃昏中的游戲里,我已經(jīng)多少次地當了兵??!
把村路走了大半,我還沒有看到一個人。只在村口遇到一只褪毛的老橫在路中央,它吃力地抬頭,睜開滿是眵目糊的狗眼看了我一下,隨即又躺下了。它無力朝來人吠叫了——表達它的歡迎或拒絕。它老了,可能很快會死在村莊的某個角落,化成一抔塵土。我走過去,又回頭看了老狗一眼。這個狗東西,老成這樣還不肯離開它的崗位。想它年輕力壯時,天天把看守村莊作為己任,威風凜凜地在村口路中央那么一站,每一個進村的人都要經(jīng)過它凌厲的雙眼的嚴格檢查——那是它的工作和事業(yè)。那壞蛋、那衣衫襤褸的、那鬼鬼祟祟的家伙就別想進村了。那是它的繁華盛世?,F(xiàn)在,它沒有強大的肺支持它吼叫,也似乎站不起來了,它就用自己衰敗的身體往路中間一橫,擋不住什么了,但老狗知道自己也盡力了。
留守村莊的多是老人與小孩。老人們聚在某家小店里,談天說地,回憶過去,說一說出外的年輕人的發(fā)達和潦倒,懶散地打發(fā)時光;小孩們已經(jīng)不喜歡在外面玩了,他們找到了比爬樹抓魚更好玩的游戲。他們聚在一起看動畫片、打游戲。在虛擬和虛構(gòu)的自然和人間里已經(jīng)住下了。樹上的果子和河里的魚這些吸引我童年的好東西,已經(jīng)沒有能力吸引他們了。也有一部分孩子隨父母進城了,像樹苗被移栽他處,稚嫩的根須不知會遇到什么樣的泥土、什么樣質(zhì)量的空氣。
母親不在家,但我知道母親不會走遠。她就在這個村莊里。哥哥姐姐我們都多次回來接她,接她到我們認為生活更好的城里去生活,但是母親不走。她的理由很多,主要是兩條:我走了,那些田誰種?我走了,這老屋就成耗子窩了。這是你們父親的曾祖父蓋的房子。那時候,咱們家是名門望族,這老房子好,我不愛住你們城里的鴿子窩。
在村子的西側(cè),由政府資助建起了新村,這讓村莊呈現(xiàn)出兩種顏色,高水位的是清一色磚紅墻白鋼筋水泥澆筑的現(xiàn)代房子,低水位是清一色黑灰色的老瓦房??尚路孔右捕嗍强辗孔樱挥羞^年時主人才會回來住上幾天,那時整個村莊又是一番熱鬧景象。老房子幾乎不住人了,下游建了一個水電站,十幾年前一次洪水,坍塌了大半舊房子,一座村莊的繁華日漸消失在昨日的煙塵中,只等野草來覆蓋。到處都是瘋長的野草,它們爬上瓦礫堆,爬上墻頭。原來全村人看戲的大舞臺沒了蹤影,昔日村莊最堅固的土樓坍塌大半,僅剩一扇搖搖欲墜的土墻:一切都坍塌了,荒蕪了,到處都是腐朽的氣息,一座村落正在死亡,野草是這里最后的主人。
比村莊更老的是母親住的老房子,它可是我們大家族的老祖厝。青磚、灰瓦、石板屋,三開三進的大厝。要在那十幾二十年前,它還算是氣派的。據(jù)說它是父親的曾祖父建的,曾輝煌一時,算起來應(yīng)該是清朝中葉。這房子可不是平常的民宅,想想我們家也闊過呀。一代又一代的子孫從老屋遷出,一個又一個子孫遠走高飛,這里是多少人的出生地?。∫谴蠹叶蓟貋?,所有的在這座房子里出生的人都回來,包括靈魂,恐怕我連立足之地都沒有。我的左側(cè)就站著倒霉的爺爺(他先為國民政府工作,后又為共和國工作,他一直在為中國人工作,可是這樣工作是不對的,爺爺就是因為曾為兩個政府工作而付出了生命),我的右側(cè)站著我的大伯,他也早早地死了,在動蕩的年代他脆弱的神經(jīng)給生生拽斷了……如今老屋空蕩蕩的,只剩下母親——這個家族最后的守望者。
新村有大哥和小弟的新房子,可是母親不去,她離不開這座老祖厝,在這一片即將湮沒在歷史煙塵中的老村莊里,只剩下母親一人住在這片空房子里。她熟悉這里的氣息,每天她里里外外不停地收拾,把一座老房子擺布得井井有條。母親說,房屋還得靠人住,不住人的房屋,沒幾年就會被蟲蛀空,倒塌;被人遺棄的老房子,就像無人照料的孤寡老人,日子不可能長久。母親說得對,這一片老房子中,只有我們家的老房子還相對完好,其他早已坍塌或搖搖欲墜了??墒俏覀兎判牟幌拢屢粋€七十多歲的老人單獨住在空蕩蕩的老房子中,日常是有隱在的危險的。比如一些突發(fā)的疾病,會得不到及時的救助。
母親說我沒事,你們都好好過,不用惦記我。該死的時候我就死了,不用搶救,你們把我埋進祖墳和你爸埋一塊就行了??晌一钜惶炀鸵谶@老房子里住一天。你們要是有孝心就都拿出點兒錢,把這老房子好好修修。我和哥哥姐姐都答應(yīng)修房子,可母親走了以后,這座老房子就永遠關(guān)門了,即使修葺一新,也再不會有人住進來。我們對修房子的承諾就拖延著。
閃過一個念頭:沒有戰(zhàn)爭,沒有任何天災(zāi)浩劫,人走光了,村莊就死了。不是今日,就是明天。
二
沒找到母親,我漫無目的地在村莊到處走,在剛才那只老狗的前方,我看到一個顫巍巍的老人朝我張望,我認出他是我的一個遠房伯父——忠伯,他兩個兒子都非常有出息,畢業(yè)名牌大學(xué),如今一個在廣州,另一個在縣城。父憑子貴,他在村里自然是受人尊敬的。讓我記住他的不是他兒子罩在他頭上的光環(huán),而是他年輕時到鄰省的大東鎮(zhèn)赴圩的神勇表現(xiàn),那還是解放前兵荒馬亂時期,兵匪橫行,那次他剛賣了兩頭豬仔,正準備回家,這時,十幾個當?shù)氐仄α髅デ皝碛炘p打劫,他和另一個同村伙伴兩人都是武館里練出來的,當時抽出那根和搟面仗一般粗的長扁擔,兩人當街和他們斗起來。他說,他們兩根長扁擔在他倆手里舞起來,扁擔成了柔軟的竹鞭,橫掃那幫惡人。他說能舞動那般粗的長扁擔,手上沒幾石的力氣是不行的。我上前招呼他說:“伯,你干嘛不跟兒子去享福?”“享受不起喲!廣州那鬼地方,撒泡尿就要一塊錢,喝瓶水也要一塊錢,眼睛一睜,處處要錢;想上街,街上一天到晚鬧哄哄的,車比螞蟻還密,住得比蜂窩還擠,走不了三步,拐兩個彎,東西南北就分不清了,天天鎖在二十五層半空中,跟掛在樹上的鳥巢一樣在曬干,那不是福,是遭罪知道嗎?”看我要走開,忠伯又說了一句:“要是萬一老在那邊,連魂都爬不回來!”
忠伯的話讓我潸然,讓我看到一個將走向泥土的老人對現(xiàn)代都市的恐懼和無奈。他們的時代過去了,他無力與時間抗爭,新東西新事物就像洪水猛獸一樣,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人總有他的局限性,在他們身上時代的烙印尤其明顯,如今在他身上找不出一絲當年那種英雄豪邁氣概。
路過木叔家,看到他正在老伴的攙扶下走出家門,渾身上下抖個不停,看樣子像得了嚴重的帕金森癥,不由得心酸得緊。小時候他對我好,有次還把我放籮筐挑著走了幾里地到山田里找我母親。曾聽人說他是進城干苦力落下的病根。記得他年輕時,飯量出奇地大,頓頓都能吃上二斤大米飯,當然他也有使不完的力氣。有次半夜去偷伐杉木,他黑燈瞎火竟能把一根三四百斤的大杉木從山上扛回來,次日去剝皮時連自己都扶不動它,如今成了一個病歪歪的老人。木叔很激動地握緊我的手,使勁地搖晃著。我說木叔你干嘛不在城里把身子養(yǎng)好了再回來,他說:“好不了了,好不了了,不早點回來,到時可能就剩下一壇子灰回來……”
走開了,我看木叔雙手還比劃那個小壇子的樣子,一陣秋風吹過心頭,仿佛聽見一片片落葉的聲音。
我害怕再碰上什么熟人,我的心已經(jīng)不能再酸了,快成一棵酸菜了,趕緊返回車上藏起來。這時,透過玻璃,我看到兩個蒼老的身影,從大路那邊遠遠地走來,她們步履蹣跚搖搖晃晃,那是母親和六嬸。母親年輕時得過一次嚴重的腳疾,后雖治愈了,卻在右膝上永遠留下一個杯子大的傷疤,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六嬸天生跛腳,她們妯娌走在一起,我感到整個村莊都在搖晃!
我沒有下車,遠遠看兩位老人朝我走過來,一搖一晃地向我走來,一直走到家門口。她們懷里各抱著一捆大豆,那是母親親手種的大豆,她們妯娌一塊去秋收,挑不動了,就一捆一捆地抱回來。母親掏出腰間的鑰匙準備開門,母親的背影在斑駁的木門前顯得那么矮小和疲倦,她的背早就駝了。母親的身體越來越像每天時時刻刻都在向大地敬禮。現(xiàn)在,她在開門,開這扇幾百年的我家老屋的門。所有老人的背影都令人心酸,我躲進車里仍沒躲開母親那令人心酸的背影??茨赣H的正面還好,她要強慣了,在孩子面前她臉上總是強悍的,我和哥姐從小都怕她。可是,強悍的母親的背影泄露了她的所有脆弱和無助。六嬸一回頭發(fā)現(xiàn)了我,母親轉(zhuǎn)過身,臉上綻放出一朵菊花兒……
三
那天,母親留我陪她吃頓飯,我朝她點頭,母親特別高興。母親的建議提醒我,往日里回來,我極少留下來陪母親qXHetQXS99UaSK/d8suvLQ3xq9EPPSXfbwba2fKVdWg=吃飯,總是陪她聊上一會兒,村前屋后轉(zhuǎn)一圈就走了,這哪像回來看母親,倒更像是回鄉(xiāng)來懷舊,看了村莊還是那般老樣子,便消了心頭思鄉(xiāng)的惆悵,像解了一身牽掛似的又回城了,從未想過陪老人吃頓飯,母親也從未留住兒子匆匆的腳步。
那天,母親還特地留住六嬸一塊吃飯,母親高興地在灶臺前忙開了,她準備用大灶煮飯。大灶燒柴火煮的飯香。我走上前看,母親已經(jīng)很久沒用大灶了,平日里她總用小泥爐燉點粥,隨便清水煮些青菜對付著三餐。那天,母親扎起腰帕,讓六嬸把灶堂火燃旺,鍋碗瓢盆她準備好好洗涮一遍。母親涮鍋蓋的聲音特別動聽,童年的我?guī)缀趺刻烨宄慷际窃谶@有節(jié)奏的洗涮聲響中醒來。仿佛時光倒流,在這個老房子里,一個聲響、一片殘瓦、一只小蟲,它們都有能耐把我搬運到過去,倏然進入我的童年。
從廳堂透過天井,我看到炊煙在老屋頂上裊裊升起,這是村莊最美的景致,那似乎是遙遠的記憶。我跑出屋外,我要拍下這難得的景致。我站在即將湮沒的村莊廢墟上,唯有我們家升起了這一縷炊煙,顯得那么刺眼,那么孤絕,像是墳頭的一炷香,那么突然地飄起來。電、氣、煤的時代,很多鄉(xiāng)下早已是無煙的村莊了。但還有一些老母親她們使不慣這些現(xiàn)代化的東西,偶爾會執(zhí)拗地讓炊煙飄過村莊的上空。而母親更怕煤氣把我結(jié)婚留下的那臺彩電給熏壞了,她還堅持上山拾些干柴回來燒,在老屋檐下,整整齊齊地碼滿了母親從山上拾回的干柴,她用柴刀一節(jié)節(jié)裁好碼起來。
門前那眼古井早已被藤蘿覆蓋,那曾是我們半個村莊的水源地,現(xiàn)在卻像隆起的一堆綠饅頭。一整排的雜貨間倒得干干凈凈,只剩下瓦礫爛泥一堆,還有三兩架無人打擾的蜘蛛網(wǎng),掛在秋風里。昔日光滑的石階路,綠草沒膝,這片過去村莊最密集的老房子,只剩下幾角殘存的屋脊映在溪邊幾叢綠竹邊……
我不能看一個村莊就這樣老去!我早已逃走。可是母親不走,我的逃離是不徹底的。我是母親的一部分,母親現(xiàn)在也是我的一部分。我走了,母親不走,等于我也沒走。不然我為什么魂牽夢繞?為什么一次次地回來?
四
午后,母親提醒我去看望五叔,五叔他還住在我童年的那個村莊里,那是一個更加偏僻的小山村。五叔病很久了,理應(yīng)去看他。那里也是母親的村莊,她的戶口沒遷回故居,還留在那個村。以前那個只有十余戶人家的小山村景色極美,村后一片梯田,村前一灣小河,依山傍水,良田大片。當時有首童謠說我們村莊是:村后自來水,村前自來柴(發(fā)大水時撿大水柴),有吃不發(fā)愁。讓這個村莊更加有名的是我們村會養(yǎng)人,當官的多,美女也多。那時,村莊雖不通大路,但一年四季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一條新修的水泥路直通五叔的村莊?,F(xiàn)在幾乎所有的村莊都通大路了,只是大路通暢了,路上行人卻少了,再也見不到童年小路上那三三兩兩的行人。大路冷冷清清。偶爾遇上幾輛卡車,拉著滿滿的木材往城鎮(zhèn)的木材加工廠而去。
路過白馬石、寨子,這里集中了上千畝的耕地,這些都是當年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時平整過的基本良田,這些良田很多都不種糧食了,有的改種蜜柚和其他經(jīng)濟作物,有的干脆荒在那里長草。這里的田野不是原來的田野,這百頃連片的田里我看不到一個勞作的身影。
一進村,村里只有老鳳婆一人坐在操場上曬太陽。小時候,她是最閑不住的人,田間地頭不斷地忙碌,身體好得很,從未見她生過病,如今可能也病得厲害,身軀佝僂著。村前那口池塘不養(yǎng)魚了,成了一畦死水。那一排草垛也舊了,加上幾年沒添新草了,舊草都爛成灰顏色了,像頂著一頂灰斗笠。這一排草垛遠遠望去,像是為村莊站崗的最后的稻草人;只是草垛下沒有一頭牛,這個村莊沒有一頭牛!不耕田了,還要牛干什么?
整個村莊除了老鳳婆我沒遇上其他人,村莊靜得可怕,十家有八家房門緊閉,沒有人間煙火熏燎的村莊,被風雨剝蝕得刺目的舊:大伯家屋脊上那快要脫落的灰瓦,懸在屋頂?shù)臍堥苌?;紀公家那扇風一吹就會唱歌的木門,哀哀地鳴著;老屋院前那段被風揭去瓦蓋的圍墻,像日漸消融的冰雪,一寸寸地向地面消融;生產(chǎn)隊那一排牛圈早沒了影子;連村頭我們家的蘑菇房也沒了蹤跡……
我親愛的五叔,這個昔日的種糧大戶,分田到戶,實行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以來,十里八鄉(xiāng)的第一個年產(chǎn)萬斤糧、上過報紙的光榮代表,春節(jié)過后還忙著播種,準備再種幾畝地。孩子們出門了,他自己老了,種不了萬斤糧了,但種它一兩畝地,夠人與牲口吃食于他根本不在話下。村里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兩個上學(xué)的孩子,他一個人可以隨意種上全村人的田,他挑村前屋后最近的田地耕種,他是村莊最后一個種田人。
曾聽父親說,五叔小時候趕上一場大饑荒,跟大人一塊吃樹皮、草根,還有粗糠,這些東西在一個幼小的孩子肚里結(jié)硬團,拉不出來,是奶奶拉他到河邊用手指慢慢地把它摳出來,他才活了下來。挨過饑餓的人從來不仇恨田地,他們對糧食有著更為虔誠的感情。饑餓成了生命最深處的潛意識恐懼因子,他們這代人敬天地,畏鬼神,說到底,這是心靈深處對土地的最大虔誠。他家的倉廩不能沒有剩糧,倉里沒糧他心慌。五叔說,除非他動不了了,否則他就會種田種到底。五叔一語成讖,春節(jié)后不久就病癱了。
聽到我的聲音,五嬸攙扶著病歪歪的五叔起來,少有人來,連家中那茶盤都銹上一層厚厚的垢。五叔說,這十余戶人家留在村里,大家聚一桌吃飯還坐不滿,“都走了,都飛到城里了,只剩我們這些落翅的老鴰,留在家里等日子……”五叔說得激動又要流淚的樣子。其實五叔也可以隨孩子進城過日子,他也去廣州兒子的家住過幾天,但他受不了城里的味道,一進城就頭暈,一回來就好了。
五叔的話讓我想到,其實城市的繁榮加速了農(nóng)村的蕭條,那涌動的人群都是農(nóng)民的背影,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他們背井離鄉(xiāng),他們是遷徙的候鳥,他們是離開土地的流浪者!他們是一些活著就被迫轉(zhuǎn)世投生的可憐人。
五
從五叔家返回村莊又沒碰上母親,但我知道她一定在自家地里。她在惦記著地里的秋豆。
楊家峪是離村莊不遠的一片田地,那里有我們家的三分地,在那里能找到母親的春夏秋冬。母親的四季只有村莊,只有田野,沒有公園,沒有星期天,她一年四季穿梭在田園與村莊之間,孩子們都長大后,這些就是母親的全部。地里的每一顆糧食,每一片嫩綠的葉子都是母親生命的另一種存在。果然,我在楊家峪田里找到了母親。
我站在半坡上遠遠地看到,那一片金色的稻田里泛著波浪,成熟的稻穗開始泛黃,低低地垂向大地,成熟的種子都向大地伏首。山腳下的這片田野還有一小塊我們家的地,母親在這里種了些豆和四季瓜果蔬菜。我看到一個匍匐在地上的身影,她的身子緊緊貼著大地,慢慢地向前蠕行。母親的腳不好,不能長時間蹲在地上,她干脆跪下,一棵一棵拔起成熟的豆秧。我小時候常見母親匍匐在田梗上點豆,一手拿著鐮刀,一手抓著一把豆種,向后爬行,每隔一步,鐮刀挖開一個小坑,點上三兩顆綠豆,待到水稻收割時,田埂上的綠豆也熟了。母親她一輩子向大地下跪,求食,不放過一寸耕作的土地。母親一輩子這樣匍匐在大地上,跪在土地上懇求土地的恩賜,而沉默的大地每年都向母親捧出了所有。母親把自己的身子撲得很低、很低,低到能和土地交談傾訴,低得像那串向大地伏首的成熟的稻穗!
母親看見我,吃力地站起來,捶捶背,朝我開心地笑,笑得和小時候我送飯到田頭給她吃一樣燦爛。不同的是,小時候她的笑容像一朵春天的花,現(xiàn)在她像一顆經(jīng)霜的果實。我蹲下來繼續(xù)拔母親沒拔完的豆秧,母親說:“不用幫,不用幫,你別弄臟你的手,你長大有出息,用筆寫出一碗飯來吃,娘摸田泥摸一輩子,一天不摸它心不踏實,到這邊來就是活動筋骨,日子才有動靜?!闭f著她收拾著要回家。
我抬起頭來,看到不遠處那山腳下有堆新墳,母親說那是桂花嬸。以前生產(chǎn)隊時,她和母親常包攬曬稻谷,桂花嬸高大,負責挑谷子,母親比她矮小,負責攤晾谷子。她們肩上都背著剛滿月的孩子,一個是我,另一個是桂花嬸的兒子。母親說,成熟的糧食有股清香,那香飄散開來人更是餓得慌。那時,她們天天面對生產(chǎn)隊那山一樣高的稻谷,卻餓得肚皮敲銅鑼,一陣陣地疼,那時想,只要三餐能喝上稠粥,就是天大的福。
一次,母親看桂花嬸背著她在一塊石頭上使勁地碾稻谷,然后大把大把地抓起往嘴里塞,兩個腮幫鼓鼓的。母親說她看到這情景,怕她噎著,不敢走上前去,就躲在老屋的拐角處裝著沒看見,但心慌的桂花嬸還是發(fā)現(xiàn)躲在一旁的母親,漲得滿臉通紅。她抓起一把剛?cè)さ牡竟染鸵赣H嘴里塞,母親沒有拒絕,結(jié)果,兩個哺乳期的母親都被噎得淚流滿面,一起抱頭痛哭。
母親認為桂花嬸有福氣,選了這好地方,她下輩子應(yīng)該不會餓肚皮。母親說,她百年后,也幫她選塊這樣的地方:有山有水,良田大片,能望見村莊的地方。
這一刻我突然明白,即使人走光了,村莊死了,母親死了,這里還有一堆堆墳塋時時地磕絆你的腳步,讓你永遠離不開村莊。
六
和母親一起回到老屋里,我發(fā)現(xiàn)母親不知何時把自己一張放大后的相片,和父親生前一張放大的照片并排掛在烏黑的屏風上,我知道這是母親故意掛上去的,她在向兒女表白自己決心守在這里,守著父親離去后的最后歲月。
望著屏風上的照片,我放棄帶母親進城的念想,我能帶走母親,但我?guī)Р蛔吣赣H的村莊,與其讓她在陌生的城里生活,不如讓她在熟悉的村莊慢慢老去,就像一只落翅的鳥,守著它最后的巢。
山村的夜黑得快。離開前,我特地沿村莊走一周,整個村莊沒有喧騰的聲音,空曠的夜,靜得無邊無際,只有我的腳步在寂寥地回響。我不知道,沒了母親的村莊,我是否還會回來?當整個村莊都化為塵土,當母親化為塵土,當我想家的時候,我去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