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各地正在掀起深入開展學習《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熱潮,我也在其中。作為一名語言工作者,一邊學習,一邊由然升起對《決定》出臺前后和《決定》文本文字表達的敬意之情,只因其折射出的那樣一縷撲面而來的清新文風。
剛拿到《決定》,我即為其中許多新鮮的描述、明確的舉措和簡練的句式所激動,最激動的當然是這份文件中的干貨。如:不許辦重點學校重點班;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y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還有放寬二胎,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guī)定等等。這些規(guī)定涉及經濟、教育、人事制度、現代民主等諸多社會生活方面,可謂洋洋大觀??梢哉f,《決定》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宣言書,讀后咀嚼再三、深長思之、津津有味,中國未來十年的改革圖景就此真實的被描繪在眼前。
從《決定》文本到《決定》出臺前后過程,我們在學習文件內容的同時,看到了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文風之變。早在2009年12月,習近平同志就曾經撰文旗幟鮮明的提倡“短實新”的文風。短,就是要力求簡短精煉、直截了當,要言不煩、意盡言止,觀點鮮明、重點突出。實,就是要講符合實際的話不講脫離實際的話,講反映自己判斷的話不講照本宣科的話,講明白通俗的話不講故作高深的話。新,就是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對于《決定》稿的起草,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把握全黨全社會關注的重點,回答各方面問題和關切,研究提出改革總體設計和針對性舉措,明確改革的戰(zhàn)略目標、戰(zhàn)略重點、優(yōu)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據報道,習近平對文件起草組上報的每一稿,逐條、逐句、逐字都認真審閱,提出許多重要修改意見,傾注了大量心血。在這樣的過程中,短實新的文風真正落到了實處,體現在黨的綱領性文件中。
當下中國社會的文風實在該改改了!彌漫在官場、學場甚至商場、運動場上不少都是新八股和陳詞老調,社會各界對此極為不滿。怎樣在學《決定》內容同時做到文風轉變呢?首先要提升對轉變文風的認識。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了各種官樣文章,這樣的文章特點是空洞冗長、資料堆積、通篇官話,善于喊口號,缺少實實在在的內容。這樣的情況如果任其下去,不僅嚴重危害黨和政府的形象,而且辦事效率低下、推委扯皮、空談誤國,還談什么改革開放,還談什么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以為,要把在《決定》出臺后敢不敢、善不善、會不會轉文風作為考驗每一個共產黨員是否與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標志,才能促使文風轉變。
其次,轉變文風重在轉字,貴在練字。我們一定要從過去習慣的“假、大、空,官、套、廢”這一套話語模式中轉過來,以清新文風陳改革與發(fā)展之中國鮮活實際,述其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以及攻艱克難的措施和辦法。所謂轉文風貴在練,是在以新文風理念指導下,反復修改、認真打磨而成的。2013年9月初,從《決定》征求意見稿下發(fā),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起,不到一個月,文件起草組共收到總計2564條意見和建議,起草組選其要者,擇其大端形成提交全會審議的文件稿。而此前,為了撰寫決定,黨中央還廣泛征求意見,深入思考、重點研究,不斷深化細化、不斷系統化……有了這樣的作風和政風,文風才能新鮮而實在,才能真正達到“短、實、新”的新境界。
第三,改文風還要有堅強果斷的行政措施。黨政有關部門這次一定要下決心出臺一系列具體措施和規(guī)定,對于喜歡說假大空、官套廢的人,對于工作作風浮躁、浮夸、浮虛的人要給予批評公開通報,不提拔、不重用、不加薪。一定要讓八股氣在中國官場沒市場,讓陳舊腐朽和枯燥呆板、落后的文風失去歡樂場且沒有位置,讓追求短實新的新文風成為官場新的風向標和衡量尺。
從《決定》前后看文風之變,我們學習和體會到的不僅是《決定》中的新思想、新動態(tài)、新主張、新方向,還有扎實的新文風以及這樣一絲新風帶給所有人的新感覺。跟著感覺走,緊抓住夢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