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邊疆地區(qū)的浩瀚沙漠與遼闊草原風(fēng)情萬種,令許多人悠然向往。凡到新疆旅游觀光的游客,大都懷著飽覽大漠雪山美景之余、再品嘗新疆美食的愿望。的確如此,新疆的風(fēng)味美食可以說是中國食苑中獨具風(fēng)味、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一支奇葩!越過天山,走出新疆的美食有烤羊肉串、烤馕、手抓飯,而更多的具有精湛手藝,美妙口感的美食,像油塔子、馕包肉、胡辣羊蹄極具當(dāng)?shù)靥攸c的美食則需要走進新疆親身體驗挖掘才算地道。去體驗這些美食之前,不妨先了解下它們的歷史淵源、制作手法,親口品嘗時想必感觸會更加深刻吧。
馕是新疆地區(qū)獨有的食品,?歷史十分悠久,據(jù)史料記載,兩千多年前的吐魯番人就已經(jīng)做出精細美味的馕了?!扳巍弊直驹从诓ㄋ拐Z,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馕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后,才改叫做“馕”,中原人則把馕稱為“胡餅”、“爐餅”。現(xiàn)在的新疆,馕是吐魯番維吾爾族最主要的面食品,幾乎人人都會做。俗語說,“可以一日無菜,但決不可以一日無馕?!弊阋宰C明馕在維吾爾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這里必須要提一下的是,只有在馕坑里烤制出來的才叫馕,反之,即使形狀類似,也不能被叫做“馕”。由于地區(qū)不同,馕坑的外形和制做材料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馕坑高約1米,用羊毛和黏土做成倒扣的缸形的土坯,四周用土塊壘成方形土臺;南疆地區(qū)的人們則選用當(dāng)?shù)氐南鹾湍嘧鲡慰优?;烏魯木齊一帶還有用磚砌的馕坑。每家的馕坑大小不等,一般根據(jù)人口的多少來確定馕坑的大小,馕坑的樣式也很多,有圓形的,也有方形的,別具一格。
馕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馕以面粉為主要原料,在面粉中加少許鹽和酵面,絕對不能放堿,加適量水和勻,充分揉透后,稍稍發(fā)酵,即可入馕坑烤制。
維吾爾族馕的種類和花樣很多,粗略統(tǒng)計就有五十多種。從形狀上看,馕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間薄,邊緣厚,中央部分戳有許多花紋,直徑足有40~50厘米,做這樣一個“艾曼克”馕要用一兩公斤面粉,被稱為“馕中之王”。最小的馕像茶碗口那樣大小,叫“托喀西”馕,厚約1厘米,是做工最精細的一種。還有一種直徑約10厘米,厚約5、6厘米,中間有一個洞的“格吉德”馕,漢族人也叫它“窩窩馕”,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這種“窩窩馕”深受維吾爾族人喜愛,特別是產(chǎn)自喀什地區(qū)的“窩窩馕”最為好吃。
從原材料上講,花樣就更豐富了,面里添加羊油后搟薄后烤成的叫做油馕,油馕不僅口感香酥,而且還便于貯藏,久放也不會變質(zhì),逢年過節(jié)或遇到喜事維吾爾族人都會做這種馕來招待客人?!疤疴巍眲t是把冰糖化成水涂在馕的表面,烤成后冰糖結(jié)晶,十分好看,令人垂涎欲滴,“甜馕”也叫做“西克曼”馕。在眾多馕的品種中,最好叫的要數(shù)“闊西”馕了,把肥羊肉切碎,放上洋蔥末、鹽、孜然粉、胡椒粉等佐料拌勻,包在發(fā)酵好的面里,放在馕坑里烤,這種馕也叫肉馕,吃的時候滿嘴油香,實在惹人喜愛。
因為馕含水分少,久儲不壞,便于攜帶,十分適宜于新疆干燥的氣候。據(jù)說唐僧取經(jīng)路過吐魯番時,從高昌攜帶的食品就是馕。加之馕制作精細,用料講究,吃起來香酥可口,富有營養(yǎng),無論男女老少都適宜食用。
烤羊肉串是深受全國人民喜愛的新疆地區(qū)民族風(fēng)味小吃,來新疆旅游觀光的中外賓客,無一例外地都會品嘗當(dāng)?shù)氐目狙蛉獯?狙蛉獯窃谔刂频目救忤F槽上烤灸而成的,鐵槽分上下兩層,中間隔板成孔狀,用無煙煤作燃料。串烤肉時,首先將剔好的新鮮羊肉切成薄片,將它們肥瘦搭配一一穿在鐵釬子上。以前,做串烤肉的釬子都是用紅柳的細條截削而成的木纖,用紅柳木纖烤出來羊肉串,肉香木香融合在一起,味道極好,由于環(huán)保及生態(tài)問題這種原始的木釬已不太使用,都改為鐵釬了。把肉串好之后,放置在烤肉的槽子上,撒上精鹽、辣椒粉、孜然粉等佐料,上下翻烤數(shù)分鐘即可食用??竞玫难蛉獯珴山裹S油亮,味道微辣中帶著鮮香,不膩不膻,香嬾可口,即是街頭風(fēng)味小吃,還可以宴請賓客。
雖說烤羊肉串已遍布全國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但只有吃了唯有用新疆本地的羊烤制而成的羊肉串,才能享受到羊肉特有的、天然的鮮嫩香氣,那獨物的滋味是任何其它地區(qū)的羊肉而不能替代的。羊肉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都較少,且肉質(zhì)細嫩,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但用火來熏烤制的方法則是不被提倡的,長期食用熏烤類的食物,有導(dǎo)致消化道腫瘤的危險,因此還是少吃為好。
油塔子,是新疆地區(qū)特有一種風(fēng)味食品,是一種面點,形狀像個小塔,制作時需要放油,所以取名叫油塔子。油塔子的制作方法很復(fù)雜,需要一定的技藝,不是像上面介紹的那兩種小吃家家戶戶都會做。做得好的油塔子就像一個纏繞好的線團,每層面皮都非常非常薄,只要從頂部輕輕向上一提,就會變成絲線狀而且連接不斷,一定要功力深厚的老師傅做出來的油塔子才會好吃。
制作油塔子需要用溫水和面,加入適量的酵母粉,揉好的面團放在盆子里蓋上蓋子靜置發(fā)酵。發(fā)好的面團用鹽水揉好稍稍醒發(fā)片刻。將面團用搟面杖搟薄,搟的越薄越好,朝上的一面抹上煉好的羊尾油,再撒上適量鹽、花椒粉和蔥花,將面皮邊拉邊卷,卷成圓筒狀,再切成若干小段。再將切好的小段面逐個擰成塔狀,擰好的油塔子放入籠屜中用蒸制半個小時即可。
做好的油塔子是一層一層的,色白油亮,每層都薄如紙張,但又很軟,油多而不膩,香軟而不沾,把油塔子泡在湯里一會兒就散成一片片的,新疆人喜歡把它當(dāng)做早點與粉湯搭配在一起食用,是老少皆宜的地道特色美食。
南疆優(yōu)雅,北疆粗獷,不同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完全不一樣的自然風(fēng)貌,同時也蘊育數(shù)不盡的民族特色美食,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祖國的最西北,那一片略帶神秘色彩的土地,正在等待著您去領(lǐng)略絕然不同的異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