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目前,技工院校的機械類課程普遍存在著枯燥乏味,學生提不起興趣等現(xiàn)象,大大影響了教育教學效果。本人多年從事金屬工藝學、機械制造工藝學、數控基礎等課程的教學工作,深深體會到,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搞好機械類課程教學的關鍵。那么,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內容激趣
合適的教學內容,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前提。選擇了合適的內容,就意味著教學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樣選擇教學內容呢?我認為,一是要本著“必須”“夠用”等原則,二是要掌握“學會”原則。現(xiàn)在很多學校,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往往只重視前者,實在是不智之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本好的教材,一個好的講義,是教師搞好教學的前提,更是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要大膽刪去原有教材中內容陳舊,生澀,學生不好學,學了也用不上的內容,使教材變薄;同時要結合專業(yè)課、實習課以及生產實際的要求,充實和強化那些工作中用得上,必須會的內容,使教材變新。
教材往往只是知識的濃縮體,缺乏實例,沒有實例的教學是枯燥乏味的、難以理解的。有的老師講課時,生動的實例一個接一個,把知識都融匯于實例中,學生從生動有趣的實例分析中輕輕松松地就學到了知識;而有的老師上課,只局限于應用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教學,效果當然也就不會好了。這些生動的實例從哪里來呢?我認為它是從老師的心中來的,有心的老師會很留心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事物,只要與教學有關的都會用心地記下來,在恰當的時候用上。
二、語言激趣
生動、風趣、健康、幽默的教學語言無疑對激發(fā)學生興趣十分重要。興趣是學習的動機,是發(fā)展才能的基礎,也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在講授機械類基礎課時,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機械情境與提出問題,有利于啟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如講解《機械基礎》課程中的“棘輪”機構時,先問學生幾個問題,如用力踩自行車時,后輪驅動前輪,自行車前進,反轉腳踏板時,自行車不前進,并且能聽到“嗒,嗒,嗒……”聲響,為什么要設置這一機構,沒有這一機構行嗎?這個結構復雜嗎?它的特點是什么?作用是什么?這個結構缺點是什么?為了說明這個原理的作用,可以拆開后輪來觀察,以此來誘導學生的好奇心。又如講授《金屬材料熱處理》課程時,我先問學生:武俠小說里常常這樣描寫鑄劍師鑄劍的最后一步:把已經成型的劍在爐子里燒得紅紅的,然后快速投入預先準備好的敵人的血中,以血祭劍,這樣鑄出的劍便是一把鋒利無比、削鐵如泥的寶劍。同學們,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真是以血祭劍,劍就帶有神秘的靈性了嗎?把學習興趣激發(fā)起來,再一步一步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你講的知識點上。告訴學生:其實鑄劍師所做的,只不過在進行一種叫“淬火”的熱處理,經過“淬火”處理后的劍,提高了材料的硬度,改善了性能,使劍的耐磨性大幅度提高,劍才能保持長時間的鋒利。由此,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方法激趣
先進的教學理念、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同樣是激趣教學的一把利刃。當前,職業(yè)教育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主要包括:生源質量較差,與實踐脫節(jié),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落后等等。時代早已步入了信息社會,但不少教師,特別是基礎課教師仍然是“一本教案”“一只粉筆”“一塊黑板”進課堂,還在沿用普教模式及傳統(tǒng)方式進行日常教學。在課堂教學、作業(yè)批改、成績評定等方面,均沿用老習慣,套用舊方法。這樣教師是省心了、省事了,但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怎么能適應社會、企業(yè)的需求呢!筆者認為,機械類課程的教學也應與時俱進,要敢于大膽摒棄一些過時的、落伍的方法和手段。
在機械類課程的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果,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互動式的教學情景。提出問題之后讓學生通過自學,自己設計教學,然后上臺講解,而教師則只作總結性的評說和補充。在互動式教學過程中,學生為了講好,常常主動地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如查閱資料、進行語言文字的組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提高了自學的能力,鍛煉了心理素質。而通過教師對他們講解的正面評價,也讓學生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各種教學方法的相互融合、新方法的創(chuàng)新運用,在教學中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在基礎課教學中,傳統(tǒng)方法應與多媒體教學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同時,應大力倡導“一體化”教學模式。這里的“一體化”指引入專業(yè)課的“一體化”模式,在基礎課的教學階段大膽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就是說要將理論課堂實踐化,多用形象直觀的課件、模型、實物等教具進行輔助教學。
教無定法,學無常式。面對學生素質不容樂觀的實際,面對職業(yè)教育競相發(fā)展的新形勢,如何在機械類課程的教學中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是技工院校廣大教師面臨的一道緊迫課題。我們必須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充分尊重人、真正理解人、切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懈探索,一定能找到解決技工院校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動力不足問題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