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睂W生學習知識是接受的過程,更是發(fā)現的過程、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創(chuàng)設適當的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去探究。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造就大批高素質、有競爭力的優(yōu)秀后備人才呢?
一、營造和諧氣氛,讓學生敢于質疑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放下架子,充分尊重學生,和學生建立一種朋友關系。將學生看做是平等的有思想的教學參與者,鼓勵學生不懂就問,敢于對教材、老師和其他學生的觀點產生質疑。對于學生的質疑,即便我們認為是錯誤的,也要先對其中有道理的部分給予肯定,這樣才能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另外,我們應想方設法調動全班同學進行質疑,而老師只在一旁作引導和積極的評價。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有兩個觀點:第一,沒有力物體就不能運動;第二,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學生意見不一,分成兩派,互不退讓。此時,我提出問題:誰能夠在生活中找出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一開始學生都不敢回答,于是我喊一位平時善于思考的學生,他講出了他的證據。此時,有的學生就不同意了,甚至有的發(fā)出嘲笑聲。作為老師,我在鼓勵這位同學的同時,更鼓勵其他質疑的同學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質疑。在這樣一種和諧的氛圍下,最終有的同學對以上兩個觀點提出質疑:認為物體的運動不一定需要力來維持。接著順理成章,開始書上探究的實驗。而本節(jié)課的關鍵不在于實驗,在于學生能否質疑,能否打破以前的思維定式,認識物理的真諦。其實中學生都喜歡表現自我,他們?yōu)榱税l(fā)現問題一定開動腦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問,而在教師長期的支持、鼓勵下就能激起他們質疑的激情,愿意去問。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質疑的欲望
“情境”通俗而言就是情與境有機結合?!扒椤笔菍W生思考的內在因素,是學生心理活動的內在表現,是內因?!熬场笔菍W生思考的外在因素,雖然內因是根本,但外因同樣重要。情境是人的思維活動直接的起源,適當的情景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質疑的欲望。例如:看到“彩虹”就會想到,它是怎么形成的呢?發(fā)現瓶蓋跳起來,又會思考這到底是誰施加了力?特別是在歡樂的氣氛下,學生的頭腦好用、想得快。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意創(chuàng)造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猜測性的“質疑”,這對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是非常有利的。我的具體方法有下面幾條。
(1)利用奇妙的物理現象激發(fā)學生質疑的欲望。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制造反差、設計懸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形成疑問。例如:學習光的折射時,在碗里放一枚硬幣,人向后退直到看不到為止。此時加水,學生會很驚奇地發(fā)現硬幣好像浮起來了。再例如:學習“人耳聽不見的聲音”時,調節(jié)音頻發(fā)生器,會發(fā)現有時聽不見聲音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學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更激發(fā)了探究其原因的動力,也就是更加“想問”了,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問題。
(2)讓學生自主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提出質疑。例如: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探究實驗,我讓某一學習小組展示他們的探究結果,并對小組總結規(guī)律時提出的“兩倍焦距處”這一概念進行質疑,引導其他學生對這一實驗提出質疑,然后通過自主設計實驗去探索。學生質疑,然后進行探究的活動,更能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3)對書本結論提出質疑。例如:在學習完電流和電阻電壓關系后,書上給出結論:導體的電流和電阻成反比,和電壓成正比。對于這一結論的說法,有的同學產生質疑,認為它并不規(guī)范,應該應用控制變量法。我對同學們提出的質疑表示肯定,解釋書上這樣說的依據,并告訴學生:我們寫結論時應該用控制變量法更科學。通過這一質疑,讓學生意識到控制變量法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
三、留有余溫,讓質疑延伸到課外
物理來源于生活,并要走向生活。質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課堂,而應該將它延伸到課外,讓學生養(yǎng)成質疑的習慣和敢于向任何事物質疑的精神。①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總結活動中的質疑。例如:可以利用假期參觀科技館,學生必然會在參觀的過程中對各種奇妙的物理現象產生質疑,此時如果能夠養(yǎng)成記錄的習慣,將自己的質疑留在紙上,就有助于以后的學習。②通過競賽促進學生去質疑。例如:通過質疑競賽,選出學生對日常生活質疑的精品。這樣,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的同時,更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質疑的能力,讓學生從一般膚淺的質疑逐步過渡到更有價值的質疑。
總之,質疑在物理教學中起到關鍵的作用,而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我們物理學科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不懂質疑的學生,永遠不會有所創(chuàng)新;而一個敢于質疑的學生,總有一天會讓他的質疑成為推動科學進步、世界發(fā)展的動力。因此,我們要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現代基礎教育才有蓬勃的生機,才能真正提高質量,培養(yǎng)出大批高素質、有競爭力的優(yōu)秀后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