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們溝通的主要方式,教師的課堂語言則是全部教學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它影響和制約著教師教學的效果。把語言技巧創(chuàng)新性地應用到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果會有很大的提高。因此,要搞好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就必須在教學語言技巧上做文章。
一、語言要適度,但要能動之以情
課堂上師生主要的交流方式是語言,巧妙地應用于課堂,就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親切、和藹的課堂語言,能使課堂氣氛活躍。不管是在授課還是和學生交流中,只要老師使用了和藹可親的語言,學生就能加倍尊重老師,就能真誠和老師溝通,使課堂交流和諧。尤其是差生,老師更要這樣,讓差生能從老師這里得到應有的自尊心、自信心。
教師在授課或學生交流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特長,并以此為話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是學生有什么瑕疵,甚至缺點,老師也不要直接去點出,而要委婉引出不足的地方。這時,老師一定要注意不能用過激的語言來批評教育,甚至是挖苦學生,避免課堂上學生沒面子、尷尬。免得久而久之,學生害怕老師害怕數(shù)學課,最后討厭老師,討厭數(shù)學。一旦一個學生不喜歡一個老師,那這個學生一定就不會喜歡該教師所教的科目。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課堂上語言技巧的應用。同樣,課堂上也少不了表揚、鼓勵。老師在表揚、鼓勵學生的時候,語言也要有分寸。不然,會使學生高高在上,驕傲自滿,不思上進,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用“你答得很好”“你的回答很有思想”“你的回答很具體”等等贊美之語,不能一味地說“你很聰明”“班里你學習最好”。表揚某一學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教室里還有很多學生,肯定了一個,傷害了其他,得不償失。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少說缺點,多說優(yōu)點,多用正面的解答來給學生解釋疑惑??偟膩碚f,課堂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感到愉快,心情舒暢。只有學生放開膽子,大膽融合到課堂交流中,抓住了學生的心,老師才抓住了傳授知識的關鍵。
二、語言要精練,準確到位
數(shù)學是一門嚴謹?shù)膶W科,只有精練、準確的教學語言才能很好地表達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課堂上,老師要少說話,多提問,而讓學生多思考,勤動手。有些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對一個知識點反復強調,生怕學生沒有接受,或者接受甚淺。本想做到最好,沒想到由于學生聽得過多,適得其反,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要多提疑惑,便于學生思考解答,激發(fā)學生思考探究的欲望,對數(shù)學產生興趣。對于問題的設問,老師要把握好度。問題的難度低了,不能達到傳授知識的效果;難度高了,學生覺得高不可攀,喪失理解問題的興趣。所以,老師對提問的言辭,要仔細推敲,選擇適當?shù)恼Z言來表達問題。學生理解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數(shù)學是應用學科,靠灌入式傳授給學生知識,學生也許把知識點給記住背會了,但是讓學生單獨應用,可能就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問題。有些學生就說:一道題當自己去做的時候好像似會非會的樣子,而老師只是稍微解釋一下,感覺什么都懂了。這充分說明,學生學的數(shù)學是死的,不會靈活應用。學生解答問題的過程中,老師不能和盤托出,給出答案。要在學生茫然的環(huán)節(jié)、不懂的地方,引導學生回憶公式、定理,慢慢試用公式、定理解答所問。學生只有在自己應用公式、定理解答問題后,才能很好地記憶,理解所講內容的精髓。
教學過程中,老師所講授的語言一定要突出知識重點,把握住教學目標,把教學難點拆分,變成易學易懂的一個個知識點。比如,講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且a≠0)求根的問題,只需兩步。第一步判斷“△”與零的大小關系;若△>0,第二步把a、b、c帶入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若△<0,則該一元二次方程無實數(shù)解。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一定要緊抓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問題選擇具體語言,而不是面面俱到;該強調的內容,要語氣深沉地強調;與題目不相關的,最好一字不提,免得學生不能很好地把握重點內容。
三、語言要貼近生活用語,力求學生易懂
數(shù)學本身具有抽象性,數(shù)學語言更是嚴謹,難懂,不易掌握。很多學生厭學,不學數(shù)學的原因就是感覺數(shù)學語言不好理解。中學生都處于青春期,思維具有開放性,對外界事物具有很大的探究欲望,什么都想知道。但是,遇到問題時也很容易受挫折,沒有耐心。老師在講授數(shù)學知識時,要盡可能地用生活口語來表達內容,少用數(shù)學專業(yè)套話。循序漸進,先易后難。求知,是每一個人的天性,學生求知的路途上,老師只是領路人,是負責引導學生進入知識海洋的人。學生只有掌握了基礎,才有探知下一步的欲望,而用生活口語是最能讓學生理解的。
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盡可能地把抽象的數(shù)學內容用具體的生活實例來代替。如初一學習負數(shù),很多學生就不能理解,更不能掌握。家里都有溫度計,氣溫有零上、零下、零度三類,同樣我們所要學習的數(shù)也有三類,溫度零上的叫正數(shù),零下的叫負數(shù),零度就是零。這樣,就把實數(shù)通過簡單的生活實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不會感覺很枯燥,覺得學習數(shù)學還是很有趣味的。學生不但接受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還能對生活中其他的事情應用實數(shù)來理解。因此,要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實例使數(shù)學知識變得簡單易學,不再讓學生覺得數(shù)學好像抽象,難懂。同時,追求語言的通俗易懂時,不能粗俗,免得失去數(shù)學原來的嚴謹規(guī)范。
總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能死搬照套課本上的數(shù)學語言,要轉化數(shù)學語言,讓數(shù)學語言變成簡單易懂的生活語言。也要注意分寸,而不是越樸實越好,一定要保持數(shù)學原有的邏輯規(guī)則,不能失去數(shù)學的準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