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在《我的作文教學觀》中指出“作文必須從心靈出發(fā),但絕不是排除寫作知識、寫作技巧。”筆者曾經看到過這樣的課堂:教師千萬百計地引導,孩子思維活躍、發(fā)言熱烈。當一堂指導課上完后,教師讓孩子們拿起筆寫作的時候,孩子們一臉茫然,膽大的孩子紛紛問道:“寫什么呢?寫什么呀?”孩子的思路打開了,為什么還不會寫呢?究其原因,是孩子缺乏寫作的技巧和基本知識。
一、教學生會審題
拿到一個作文題目或作文要求,首先是要審題。審題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一要看寫什么。讀讀題目要求,判斷是寫人的,還是寫景的,記事的,狀物的等等。二要明確范圍,指確定寫作的范圍,有時間范圍,地點范圍,數(shù)量范圍,對象范圍,內容范圍等。
二、強化文體意識
“作文是生活的一種需要”。不同類型的作文,寫作有不同的側重點。因此,我們有必要讓學生認識到不同類型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寫人的作文應寫清兩個方面:人長得怎么樣(外貌)、人怎么樣(性格),必須通過典型而具體的事例,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來豐滿人物的形象。記事作文也要有具體的事例,需要寫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而重點是寫事情的經過。寫景作文要會按一定順序抓住主要景物介紹,突出景物的特點。以上這些,我認為是必須強調讓學生明白的,這是習作的常識,是最基本的東西。如果我們語文教師平時堅持這樣的教學,那么學生對各種類型的作文會了然于胸。
三、作文要有“亮點”
(1)給作文一個嶄新的題目。比如題目《同桌是扇門》遠比《我的同桌》更能吸引他人的視線,比如《你會做得更好》比《我的老師》這樣的題目新穎而引人注目。
(2)不落俗套的開頭。我們常把一篇文章好的開頭稱為“鳳頭”,“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文也是如此,一個好的開頭可以激發(fā)讀者往下讀的興趣。①以聲音開頭。如《一次運動會》“加油,加油”操場上不時傳來加油的聲音,原來這是我們學校在開運動會呢!②以寫景開頭?!队曛小贰坝陣W嘩地下著,天地間形成了一道道珠簾,地上匯成了一條條小溪,就在這時,一輛車開過來了。”③以提問開頭?!逗5资澜纭贰澳憧芍?,海底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呢?”④以寫人開頭?!段业耐瑢W》“她,高高的個子,白皙的臉上,駕著一副紅框的眼鏡,一看就像個小學生。她就是我的同學某某。⑤以地點開頭?!读钊穗y忘的日子》“在一個遙遠的小村莊,村里有十幾戶人家,其中有一戶人家叫……”⑥以時間開頭?!读钊穗y忘的日子》“2009年6月29日,這是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情……”⑦以抒情開頭。《童年趣事》“童年像一首美妙動聽的歌,童年像一幅五彩斑斕的畫,童年像一首激情昂揚的詩?!雹嚅_門見山開頭?!兑淮坞y忘的活動》“我最難忘的活動是三年級時的那次春游?!?/p>
(3)選材必須新穎。這新穎的選材從何而來,我們語文教師自己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比如觀察家人吃西瓜、修車師傅修車、電視迷看電視等,觀察他們的語言、動作、神情等;然后寫成片段,這些無疑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的素材。久而久之,學生不愁無東西可寫。
選材要新,絕對不要胡編杜撰,我們提倡關注生活中的小事,小事情反映大事情,小視角大主題,記得有一位學生就曾經寫過一篇《為什么》,小作者寫自己在菜場親眼目睹了一位老人撿白菜葉子,結果慘遭菜販子謾罵,并且菜販子寧可當場踩爛了這些菜葉也沒讓老人撿走。小作者十分震撼,不禁問:為什么那個菜販子會這樣?為什么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會那么大?顯然小作者已對社會的現(xiàn)實有了一些思考,她必然會有自己獨到的思想。
(4)關注細節(jié)。一篇好的文章絕對離不開細節(jié)的描寫,細節(jié)要真,細節(jié)是打動讀者,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關鍵所在。如學生在描摹老師不在課堂的情形時這樣寫道:“有的在下棋,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做家庭作業(yè)。某某同學干脆走下位置,習慣性地東摸一把,西摸一把,一雙眼睛游移不定?!薄拔艺诳磿?,突然聽到‘呀’的一聲,我嚇出了一身汗。書也看不進去了,就與同桌聊起天來。突然教室里變得鴉雀無聲,我抬頭一看,老師站在講臺前?!边@樣的描寫真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5)注重語言。作文中準確的用詞是檢驗作者駕馭語言文字的標準之一,也是好作文標準之一,文章除了用詞要準確,還要有一些膾炙人口的優(yōu)美句段,如恰如其分比喻句的應用,形象有趣的擬人句的運用,氣勢恢宏的排比句的運用等,都足以讓讀者對文章刮目相看。
寫作文的技巧何時教?可以肯定,寫作知識,寫作技巧到了作文課再教為時已晚,因為作文課需要運用寫作技巧。所以說,作文教學的改革應謀劃在前。
總之,我們農村小學教師只要成為作文教學的有心人,在作文教學改革中,積極探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那么農村小學生的作文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