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物理教學中,怎樣轉化后進生,怎樣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方法,促進后進生成才,這是每個教師解決的問題,也是目前各科共有的通病,更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后進生學習物理的常見心理特征有:①后進生缺乏學習動機。②后進生智力發(fā)展水平較低(觀察能力不強、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記憶的習慣、思維不夠積極,是后進生學習差的主要原因;有的后進生想象能力差,再造想象困難,難以建立物理模型,構造出問題的情景)。③情感和志向上的缺陷。④后進生心理特征中也有許多積極因素。因此,我們要研究后進生學習物理的心理特征,改善心理品質,促進后進生轉化。學生只有運用科學的方法去學習,才能在學習中有效改變自己的心理品質,發(fā)展智力。
關鍵詞:物理教學;后進生;心理特征;轉變機制;人才成長
在物理教育教學當中,后進生的行為表現(xiàn),讓教師頭大而束手無策。后進生令人焦慮、頭疼的原因在于他們難于教育,如果教育疏導不好,可能導致消極的結果。這類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目標不堅定,對整個班級的消極作用極大,導致整個班級的學習風氣不良、成績不佳。在物理教學中怎樣轉化后進生,怎樣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方法,這是每個教師要解決的問題,也是目前各科共有的通病,更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其實,后進生并非生來就差,是在學習過程中由主觀和客觀等各種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的結果。
一、后進生學習物理的心理特征
通過調查和研究分析,我們了解到后進生學習物理心理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1)后進生缺乏學習動機。后進生學習動機不明、模糊,具體表現(xiàn)為:①認為學習物理是一種負擔,他們學習沒有什么明確的目的,上學是家長的意圖,上物理課是學校的安排,認為對今后自身的發(fā)展無作用、無用處,就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態(tài)度。②對物理學不感興趣。認為物理知識與他們及他們的祖輩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不相干。尤其在教學當中遇到理論較強和較抽象的問題時,就會產(chǎn)生厭煩心。③對學物理有畏難心理。認為物理學深奧莫測而且很抽象,自己不是學這個東西料,而產(chǎn)生畏難心理。
(2)后進生智力發(fā)展水平低。由于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較差,數(shù)學基礎知識不扎實,理解能力差,學習思維和思考不夠活躍,影響了其智力發(fā)展,其具體表現(xiàn)為:
①觀察能力不強。1)對物理實驗、現(xiàn)象觀察缺乏自覺性,時常注意力不夠集中。2)觀察不客觀,在實驗時常常受其他事物的影響。如觀察手提著物體勻速上升時,就說拉力大于重力,否則物體怎么能運動呢?3)缺乏良好的觀察習慣。不能自覺地給自己提出觀察的目的、任務,而是處處依賴老師。如老師演示彈簧測重力時,為什么事先進行調零?
②注意力不集中。1)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往往被某些與上課無關的事所擾亂。如玩手機、左顧右盼、吃零食、睡覺等等。2)他們注意的范圍小,且抓不住事物的本質,不注重老師講的所要學的內容。3)后進生的注意力控制力度弱。在實驗后老師講解時,想著別的東西,沒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的問題上。
③缺乏記憶的習慣,具體表現(xiàn)為:1)大部分后進生偏向于機械記憶而理解記憶的甚少??荚嚽皺C械地背誦概念、原理,甚至背習題的學生在后進生中占70%左右,有些甚至連機械記憶和形象記憶都不做。2)記憶的方法差,不注意對記憶方法的學習和研究。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35%的后進生根本不用功。
④思維不夠積極。思維不夠積極是后進生學習差的主要原因。1)進入高中由于教學內容抽象性增加,他們的思維就跟不上。2)思維方式不完善,對現(xiàn)象及事物不善于分析、比較、抽象和概括,因而難于領會抽象的概念。3)思維方式簡單、不夠立體型,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草率認識和處理。4)思維缺乏創(chuàng)造性,依葫蘆畫瓢,題目稍有一變,就無能為力。
⑤想象能力差,他們再造想象困難,難以建立物理模型,構造出問題的情景。
(3)情感和志向上的缺陷。后進生在情感和志向上的缺陷,綜合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大多數(shù)后進生存在自卑感,認為物理自己永遠學不會,且與自身發(fā)展無關,因而滿不在乎,不求上進。②后進生逆反心態(tài)嚴重。有的厭煩物理課,與物理教師處于對立狀態(tài)。③缺乏學好物理的信心,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放棄學習。④缺乏課外時間對物理知識的鞏固復習,甚至有些根本不知如何自學。
(4)后進生心理特征中的積極因素。雖然后進生在心理上有不少消極因素,但是作為教師,更應該充分挖掘和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以便加強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品質。后進生有以下的積極因素:①有學好物理使自己成才的愿望。從調查知道,90%的后進生或多或少也有想學好物理的愿望,他們也有改變落后現(xiàn)狀要求上進的心理。②后進生有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他們有時表現(xiàn)出來的毫不在乎的樣子正是要求得到尊重而得不到的逆反心理。③他們追求新異,喜歡上課動手做實驗。他們喜歡教師新穎、活潑的教法,不贊成滿堂灌的教學方法。
二、研究后進生學習物理的轉變機制
赫爾認為,學習中的基本成分是習慣。在赫爾的行為體系中,驅力是非常一般的、不指向特定行為的,而習慣是非常具體的,表明了特定刺激引發(fā)特定反應的傾向。在赫爾的前期理論中提出一個著名的公式:行為=習慣×驅力。我們通過這點可推出后進生在學習上動力不足,原因在于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學生即使有很強的學習驅力,但是沒有明確的方向,沒有足夠的力量,也不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狀態(tài)和結果。通過調查得知很多后進生想學習,本身的學習驅力很強,但是由于學習習慣不佳,導致學習過程中學習效果不明顯,使得其學習的自信心喪失,自暴自棄。很多后進生學習過程中,學習時間分配不合理,不能很好地利用學習資源,不會選擇有利于學習的環(huán)境。
洛克提出的目標理論指出, 行為表現(xiàn)隨著目標難度的增長而提高。通過洛克的目標理論分析可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習目標不明確或者學習目標難度不適合學習階段的心理特點是后進生學習乏力的重要因素。目標的形成包括兩個重要的方面:一個是目標的選擇,一個是目標的投入。目標選擇方面,在洛克看來,重要的問題在于每個個體都會選擇一個個人目標水平。后進生在目標選擇方面的問題就在于選擇的個人學習目標上的模糊性、不穩(wěn)定性。目標投入是指個體努力達到目標的程度,他們對這個目標的熱情程度,或有多大把握實現(xiàn)目標。洛克指出,目標簡單選擇時常不足以引發(fā)行動,還必須有指向目標執(zhí)行的意志存在。我們時常觀察到的現(xiàn)象,就可看到后進生在學習的精力投入上不如一般學生強烈。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我們的創(chuàng)造性教育工作中,對“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骨頭之一”。這樣說恐怕沒有一位老師會不贊同的。難啃,絕非不可啃,關鍵是掌握正確的教學原則,耐心誘導,促進轉化。經(jīng)多年的教學和教研實踐,后進生是能夠轉化的,我的做法和體會如下。
(1)青少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他們開始把自己看成“成年人”。教師要體貼后進生的處境,在和后進生相處中培養(yǎng)后進生的學習熱情,盡量鼓勵和誘導他們,使他們從中感到信任和平等。
(2)通過多種途徑,激發(fā)起后進生學習物理的興趣。①找后進生談心,增強學習動力。要經(jīng)常和班主任聯(lián)系,了解班上學生的情況,包括中考成績、思想表現(xiàn)等,教師做到心中有數(shù)。我教的學生中,有來自農(nóng)牧區(qū)的子女。其中個別學生,上物理課喜歡睡覺、說閑話、作業(yè)抄襲、物理成績低。后來,了解到他們的家長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有些學習動機膚淺、模糊、無明確的目標,有些家長對他們十分嬌慣,他上學只圖一張高中畢業(yè)證。針對這種情況,利用當面給他批改作業(yè)的機會多次和他們談心,使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有了根本轉變,半年后物理成績有所提高。②用科學家的經(jīng)歷來教育學生,在物理課上講述歷代物理學家的故事,使學生認識到艱苦環(huán)境中科學家能干出一番事業(yè),今天我們在這樣優(yōu)越的條件下還不能把學習搞好嗎?③組織后進生參加一些活動(實驗、社會實踐),在活動中認識物理并培養(yǎng)他們對物理的興趣??衫脴I(yè)余時間做一些小實驗,作為輔導他們的一種形式。如在講完“相互作用”一章,便組織學生進行測摩擦力的實驗,讓他們從中得出決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加深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④組織后進生家長與師生互動,讓家長說出對子女的期望,談及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受來明確子女的奮斗目標。
(3)改善心理品質,促進后進生轉化。學生只有運用科學的方法去學習,才能在學習中有效改變自己的心理品質,發(fā)展智力。①學會基本的讀書方法,培養(yǎng)自學能力。要通讀所學內容,做到大概了解,結合問題或提綱要求精讀,研讀重點和難點并適當做筆記。主動思考,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帶著自己未懂的疑難問題,在老師講授時有目的地聽,提高聽課效率,掌握學習的主動權。②激發(fā)學習興趣,寓學于樂之中。興趣是入門的向導,是學好功課的關鍵,有了興趣,才能好學、樂學、學而不厭。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要不斷將興趣升華為愛好,不要視學習為負擔,而應作為一種樂趣和享受。為此,需常常在學生學習的興奮點上下功夫。③學會聽課、培養(yǎng)注意品質。要求學生既要聽那些自己基本弄懂的卻與自己的理解不完全相同的內容,又要專心聽那些疑難問題及其研究問題的方法。④加強理解,培養(yǎng)記憶能力。課堂教學要求加強刺激的強度、對比度,多采用實驗、多媒體、討論、實物等手段,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促使他們學會綜合分析,辨析異同抽象出本質屬性。⑤學會獨立思考,質疑問難,引導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學會質疑問難,從不愿提問到主動提問。
(4)改革物理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改活動中,我們注意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傳統(tǒng)的教學中,小結總是由教師來完成?,F(xiàn)在由學生自己加以歸納、概括、分析綜合,并要求寫出小結提綱,使所學的物理知識系統(tǒng)化、概括化。開始時在老師帶領下進行,一段時間后學生獨立完成。
(5)教師、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反饋。反饋不單指對行為后果的認識,而主要是指它是自我調節(jié)整個系統(tǒng)環(huán)節(jié)的重要一環(huán),對行為動機表現(xiàn)是有重要影響的。反饋實際上在動機過程中起到一種自我強化作用,從而依據(jù)這個信息調整自己的動機,以及動機行為等。反饋的另一種作用就是把行為結果的歸因信息及時傳遞給個體。在學習方面,讓學生及時了解到自己的學習結果,可以增強進一步學習的動機。一些后進生學習成績與其他學生差距越來越大,不能很及時、很好地接受到老師對于他們學習的反饋。有的教師對于學習過分強調分數(shù),忽視學生學習的其他方面,比如說學習方式上的改進、學習努力程度上的加強等。后進生不能很好地知道自己的學習距離自己的學習標準的差距有多遠,從而使學習無從下手。家長對于學習冷漠的態(tài)度,也使得后進生對于學習失去熱情。
總之,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后進生的扶植,變成后進生的獨立主動行動,這樣后進生的轉化才是可能的。后進生學習成績差,有各個方面的因素。作為教師,更應該充分挖掘和調動他們心理特征中的積極因素,以便加強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品質。只要每個學生端正學習動機,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每個人就將在學習上都有一個飛躍,最終人人成才。
參考文獻:
[1]王棣生.中學物理創(chuàng)新教法[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