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是語文學科的靈魂,也是語文教學的核心,要教好語文,要讓學生學好語文,語文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中的情感培養(yǎng)。
關(guān)鍵詞:教學;語文;轉(zhuǎn)變觀念;情感培養(yǎng)
列寧曾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比说囊磺谢顒?,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和完成的。在教育學和心理學中,情感被視為動力因素,對思維和行動有發(fā)動、激勵和維持的作用,因此,許多教育家、心理學家,如美國的布魯納、中國的于漪、日本的龍澤武元等,都很重視教育教學中的情感心理因素。語文學科,從教學內(nèi)容、過程到教與學的雙方,可以說“枝枝葉葉總關(guān)情”,具有得天獨厚的情感優(yōu)勢。中國古代就有“為情造文”之說,古代學者劉勰曾在《文心雕龍》中說“情者文之經(jīng)”“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之以入情?!彼裕楦惺钦Z文學科的靈魂,也是語文教學的核心,要教好語文學好語文,語文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中的情感培養(yǎng)。
一、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是情感培養(yǎng)的出路
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對語文的理解是對真善美的感受和欣賞,對語文的應用是對真善美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然而,因評價機制、績效掛鉤等因素的重壓,致使目前的語文教學中一部分教師咬住分數(shù)不放松,認準分數(shù)而不顧學生。還有一部分教師依舊認為思想教育乃是思想品德課的任務,與語文無關(guān),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認知教育而忽視了情感教育,為抓字詞句段語法,把優(yōu)美的語句分解得支離破碎,把豐富的感情淡化得毫無氣息,拋棄了語文教學“文道結(jié)合”的原則,結(jié)果使學生沒有切實把握語文這個工具,也沒有感覺到語文的人文底蘊。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在這個土壤上?!币虼?,語文教師只有轉(zhuǎn)變語文學科的教學觀念,把自己和學生從分數(shù)中解放出來,明確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成功的出路,才能用語文學科中蘊含的美好人性喚醒和培植學生心中的美好人性,真正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崇高使命。
二、教師真誠的愛心,是情感培養(yǎng)的基礎
著名教育家于漪常說:“撒播陽光的人首先心中必須充滿陽光?!睈凼墙逃臐櫥瑒?,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激活和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本人須傾注真誠的愛,去關(guān)愛、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對待基礎差的學生,更要多一份微笑、多一份鼓勵,不可漠視、侮辱和體罰。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認為“野蠻產(chǎn)生野蠻,仁愛產(chǎn)生仁愛”,教師只有和學生建立起融洽和諧,平等友愛的師生關(guān)系,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增強學習語文的信心和興趣,即所謂的“近則親,親則有情”。否則,教師就是講得情滿懷,學生如同喝了忘情水,甚至會產(chǎn)生因厭惡語文教師而厭惡語文學科的情緒。
三、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shù),是情感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
常言道:“打鐵還需本身硬”,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有長流水。教師要獲得學生理智和情感上的支持、愛戴與信任,光有愛心不夠,還得有高超的教學藝術(shù)。
首先,“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師要傳道授業(yè)解惑,必須先得深鉆研教材,理解和體會教材中的人文情愫,才能進入角色,將自己所感受到的親情、友情、愛心、善心、自信心、正義感等情感,與學生交流溝通,以情激情。
其次,“景無情不發(fā),情無景不生”,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景和場合下產(chǎn)生的,教師更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可利用設疑導思、引領點播、聽音樂看錄像等方法和手段,引領學生置身于與教學內(nèi)容相應的情景之中,喚起他們的內(nèi)心體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轉(zhuǎn)變成學生的我情我景,使學生和教材形成共振,學生才能受到感染。
第三,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xiàn)實。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果?!弊鳛檎Z文教師,語言要有魅力,叩擊學生心弦。有聲語言要生動形象,充滿感情,無聲語言要自然流露,恰到好處,使學生從教師的語言中感知到語文的形象美、內(nèi)涵美、思想美。
四、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是情感培養(yǎng)的歸宿
教師的愛心再真、教學藝術(shù)再高,學生對文章所體現(xiàn)的情理的理解,與自身的現(xiàn)實生活還是有差距的。只有親身體驗的才是刻骨銘心的,古人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出真知,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學生是不懂“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的。因此,要使學生真正理解文章之情理,從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從小小的善舉做起,去接近生活、體驗生活,通過身體力行,將所理解的情感內(nèi)心化、理智化,才能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和教育教學的目的。
總之,如法國文學家狄德羅所說:“沒有情感這個品質(zhì),任何筆調(diào)都不能打動人心?!蔽恼虏皇菬o情物,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與精神的載體,情感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教師能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情感培養(yǎng),必能提高語文教育教學質(zhì)量,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甘肅省通渭縣平襄教育學區(qū)店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