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地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法。要通過各種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引導學生探究、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內在需求,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情景教學;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
什么是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定義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的學習。自主學習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通過自學、質疑、探討等方法深入地理解所學內容。同時自主學習的核心是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要求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成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在心理上有較強的自主性,但是在行為上有對教師的依賴性。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對社會、世界有一定的認識,有內在的好奇心理,但是他們對社會、世界的認識處于很膚淺的層面,學習方法也需要教師及時地進行疏導、調整。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緊緊地抓住課堂教學這個陣地,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結構的調整,改變原來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機制,堅持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朝氣。但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呢?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碧幱谂涯嫫诘闹袑W生,逆反心理特別強,要想讓他們學習到知識,我們教師只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樂意去學習,當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之后,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語文教學中我有時會引用一些俗語、當地語言、故事等,這樣讓學生感到親切,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豐富了他們的知識。我還借用一些教具幫助學生領悟知識。例如在初中語文中的《背影》這篇文章,我在上課之前首先讓學生聽了一首《父親》,學生在悠揚的歌聲中逐漸地有了一些感觸,聽完歌后我們進行了討論,學生有從歌手方面分析的,有從內容方面分析的,在討論中學生對這堂課的興趣逐漸提高,接下來我再介紹了一下作者朱自清與他父親之間的事情,很自然地將學生從歌聲中引導到文章中去。這樣學生在歌聲中不知不覺地就進入到知識的傳授中,興趣還很高,學習的主動性自然也會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運用情景模擬教學法制造氛圍,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
學生學習的進步與提高取決于習慣的形成,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一切天性與諾言都不如習慣更有力量?!绷己玫膶W習生活習慣有助于學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學的文化知識,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并對以后的生活、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使其受益終生。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地、不斷地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情景教學中激發(fā)興趣,自主地學習、積極地發(fā)現問題、及時地解決問題。例如我在講授《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時,將全班同學分為了六個小組,小組內學生自由地選擇各種角色,將文章的內容真實、客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就會預習和思考自己選擇的角色的對白,如何演繹選擇的角色,這樣學生可以將文章人物、情景、物品變成可以看到、聽到、感觸到的客觀事物,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再現文章的情景,切實地感悟文章中人物的情感,領悟文章的內含。在情景再現的同時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
三、授之以漁,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老子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還有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對于我們教育者來說,就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讓學生牢固地掌握“織網”“捕魚”的方法,讓學生在無邊的知識海洋中獲取無窮盡的知識之“魚”,在捕獲“魚兒”的同時,能夠運用已有的條件去發(fā)現問題、認識新的事物的途徑。教育學家葉圣陶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一堂好的語文課,不是看教師傳授了多少的知識,而是看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學生學會了多少、領悟了多少,學生是否能夠沿著教師指引的道路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是否能夠根據教師給予的啟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知識的拓展;是否能夠運用教師歸納的方法“舉一反三”地去實驗實踐。記得在學習《桃花源記》時,文章里的“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在分組討論的時候,有的小組就提出“遂與外人間隔,不復出焉。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痹跄堋跋と缤馊恕蹦??講到這里怎么辦?我就和學生一起討論;一起翻查資料,不知不覺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自主學習的目標也實現了。
總之,學生是否能夠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學習是學生自主能力高低的重要評判依據,有人說:“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因此我們初中語文的教學要堅持“學生為主”“自學為主”的原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他們的作用,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造。讓自主學習能夠成為語文教學課堂上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1]龐維國.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指導模式研究[J].心理科學,2003(2).
[2]徐先喬.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安徽工業(yè)大
學學報,2004(5).
[3]范艷梅.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N].教育導報,2007-1-25.[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社,2002.
(江蘇省徐州市新城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