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凡人生所需要之習慣、傾向、態(tài)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yǎng)成功,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時期?!庇變浩谑橇己蒙盍晳T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這一時期孩子能很好地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責任感以及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對今后的生活定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讓孩子終生收益。
一、文明進餐
在日常活動中,家長、老師們盡量要少包辦多指導,多鼓勵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初入園時,小班幼兒進餐的習慣不夠好,吃飯掉米粒兒,不吃的菜到處扔,有的甚至扔到其他小朋友的飯盆里,弄得滿桌滿地都是。我們這時不能隨便指責孩子,使孩子產(chǎn)生畏懼感,要有耐心、細心,教給他們方法,幫助孩子成長。我經(jīng)常針對性地為孩子創(chuàng)編一些游戲,加強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及腕部肌肉的靈活性。比如:喂養(yǎng)小動物。我們提供粘有小貓、小狗、小雞、小兔、小熊貓動物頭形奶粉筒,分別為這些小動物設計了圓形、方形、三角形、半圓形、五角星等不同形狀的嘴巴;為孩子提供長柄小調(diào)羹和圓頭的筷子兩種不同的餐具;提供的“食物”包括大小不一的彩色湯圓、圓形的蘿卜、三角形魚、半圓形毛毛蟲、方形的骨頭、五角形的竹子圖片等。這些材料的提供,既提高了小朋友們獨立進餐的興趣,鞏固了餐具的正確使用的方法,又可以將計算、語言、社會、健康、科學常識等整合起來,共同促進幼兒多方面、多層次的發(fā)展。
二、安靜入睡
小班幼兒剛入園,不適應幼兒園的作息,到了午睡時間,有的幼兒不肯睡,有的幼兒睡不著,有的甚至哇哇大哭。小班幼兒離開家人的懷抱,分離焦慮,沒有安全感,所以,他們不愿意睡覺,他們想借哭鬧來發(fā)泄一下情緒。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創(chuàng)編了有效安撫幼兒午睡的小游戲:小班幼兒很依戀媽媽,在游戲中我扮演媽媽的角色,讓幼兒產(chǎn)生親近感和安全感,安撫、穩(wěn)定幼兒的情緒。和孩子們一起做安睡小游戲:頭兒睡著了(頭枕在枕頭上),耳朵睡著了(耳朵側靠小枕頭),小眼睛睡著了(小眼睛閉起來),手臂睡著了(手臂放到被窩里),腿兒睡著了(腿伸直平放),你睡著了,我睡著了,大家都睡著了。孩子們伴隨著兒歌做動作,我隨機用手撫摸沒睡著的幼兒,經(jīng)過反復練習,孩子們陸續(xù)進入了甜美的夢鄉(xiāng)。對于個別難以入睡的小朋友,我播放一小段輕音樂,講個睡前小故事,營造睡意朦朧的氛圍,起到了很好的“催眠”作用。
三、整理玩具
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我約束能力差,對集體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難以做到。于是,我便利用游戲來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讓幼兒通過自身的體驗,理解并掌握行為規(guī)則。一次,我發(fā)現(xiàn) “小小美發(fā)屋”的社會角色體驗游戲即將結束時,扮演美發(fā)師的幼兒脫下身上工作服隨手一扔,吹風機、理發(fā)剪刀、梳子等玩具亂七八糟扔了一地。對此,我并沒有像往常一樣,讓幾個懂事乖巧的孩子來幫忙收拾“殘局”,而是悄悄地把這些工具藏了起來。第二天,游戲活動又開始了,孩子們很快發(fā)現(xiàn)游戲材料沒有了,就著急地來告訴我:“老師,美發(fā)屋里的玩具都沒有了,我們怎么玩呀?”我皺著眉頭對他們說:“因為你們都不愛惜它們,不知道做完游戲要把玩具送回家,而是隨便亂扔。所以,玩具們很傷心,不想回到‘小小美發(fā)屋’了”。孩子們聽了,都很著急,七嘴八舌地開始想辦法。我便趁勢引導孩子們展開討論:“游戲時應該怎么做?”最后,我和孩子們一起制定規(guī)則:游戲活動中,應愛護玩具;游戲活動結束后,要把玩具“送”回家。因為這條規(guī)則由孩子自己來制定,所以對這條規(guī)則高度認可,大多能夠主動自覺地去遵守這條規(guī)則,很自然就由“知道”變成了“做到”。
四、開心洗小手
小班的幼兒在洗手的過程中,總會聽到不斷地告狀聲:“老師,他又在玩水!”“老師,他沒有打香皂?!薄埱氨愫笙词质且粋€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怎樣才能積極引導孩子們開心洗小手呢?我創(chuàng)編了“開心洗小手”的游戲,并配上生動的兒歌:“小朋友們來洗手,卷起袖管淋濕手;香香肥皂,擦一擦,一二三;手心手背,搓一搓,一二三;清清水里洗干凈,再用毛巾擦一擦。勤洗手,講衛(wèi)生,人人夸我好寶寶?!笨鋸埖貏幼饕幌伦影押⒆拥淖⒁饬ξ^來,紛紛跟我學了起來。洗完小手,再評選出“最干凈的小手星”,貼上笑臉花或發(fā)個小獎品。讓洗手環(huán)節(jié)變得趣味化、游戲化,能促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由“要我怎樣做”變成“我要怎么做”,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為了進一步鍛煉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和娃娃的衣服、褲子、鞋子、奶瓶等,在游戲中孩子們給娃娃穿衣(扭紐扣)、穿鞋(系鞋帶)、洗手、洗臉、喂奶等。孩子們在較真實的情景中,進行游戲操作,得到生活體驗,鍛煉了生活自理能力。
良好的生活習慣養(yǎng)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社會、家庭、幼兒園共同合作,針對小班幼兒的特點,選擇適當?shù)?、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多維的游戲形式,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