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古詩文是五千年華夏文明的精髓。經(jīng)典詩文,字句凝練,音韻優(yōu)美,詞匯豐富,意境深邃,思想深刻,蘊含了中華幾千年的民族自尊、自信精神,誦讀古詩文對于塑造青少年的靈魂,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促進學生成才,具有無與倫比的作用。
在古詩文誦讀中,我們品味詩人“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時,詩人在詩中表達出精忠報國的志向,堅強不屈的品質(zhì),使學生無不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在品讀“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詩句中又培養(yǎng)了學生珍惜時間,刻苦學習的精神,
古詩文包含著如此豐富的內(nèi)容,但是它畢竟離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遠,為讓學生繼承和發(fā)揚祖國的燦爛文化,我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措施,讓學生學會讀詩,樂于讀詩。
一、導(dǎo)讀,讀出詩中之“味”
讓學生讀熟一首詩或背會一首詩是很容易的,但要學生讀出味兒來就難得多了。因為要讀出味就要理解詩人要表達的志向,抒發(fā)的感情,以及告訴我們的道理。這就要求我們在讀詩或背詩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詩歌的寫作背景。其次,教師要通過簡要的分析,使學生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后,再通過范讀,讓學生把握好字詞所蘊含的感情。最后,讓學生在反復(fù)的誦讀過程中,體會出詩人之情,感受到詩詞之美。這樣做,開始時雖然很費力,但漸漸地隨著誦讀量的增加,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讀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拿到一篇詩文后,能較準確地通過朗讀把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出來,即讀出了詩中之“味”。
二、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樂讀、爭讀、創(chuàng)新讀
(1)在班級開展吟誦古詩文的比賽,讓學生領(lǐng)悟詩中的情感。學生背誦古詩文,時間長了就容易厭煩,在班級定期開展朗讀比賽,學生背誦的積極性就大大提高了。另外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很強,比賽完后,再給以適當?shù)莫剟睿瑢W生都爭著背,搶著背,唯恐落后。在吟誦古詩文的比賽中為了能取得好成績,學生漸漸地把誦讀古詩由單純的記憶轉(zhuǎn)化到了有感情地誦讀。他們通過語調(diào)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語音的長短變化,把詩讀得抑揚頓挫,韻味十足,把詩中所蘊含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誦讀古詩文由一開始只求數(shù)量的多少,轉(zhuǎn)移到了既求數(shù)量多少,又講求質(zhì)量高低上。
(2)歌詞表演,抒發(fā)真情。有些詩詞,配上樂曲吟唱,這無疑增強了詩詞的魅力。教給學生一些詩歌,讓學生吟唱,這種新穎的形式讓學生感到無比快樂。同時通過“唱”詩也使詩中的真情自然流露。(如:學生在吟唱“小兒垂釣”這首詩時,通過歡快的曲調(diào),跳躍的音符把一個活潑可愛而又頑皮的孩童形象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在今年的慶“六一”古詩文吟唱會上,我班演唱的幾首古詩詞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詩配畫,畫配詩,情景交融。有些詩詞,詩人把景物描寫得細膩、優(yōu)美,這時可讓學生根據(jù)詩作畫。例如:學生在吟誦《春日》一詩時,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詩的理解畫出一幅畫,這樣就省去了繁瑣的講解,讓學生通過圖畫,把詩中所描繪的景色畫出來,在作畫的過程中詩人所要表達的那種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很自然地從畫中流露出來。在吟誦時再讓學生指畫作詩,這樣詩配畫,畫配詩不但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
(4)詩編劇,詩編舞,大膽創(chuàng)新?!霸姟睗饪s了語言的精華,如果把無形的意境編成短劇或舞蹈表演,就會使詩詞更加形象化,加深學生的理解,培養(yǎng)出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如:我們根據(jù)一些詩詞別出心裁地用廢掛歷等設(shè)計成服裝,如梅花、秋菊、荷花等在配樂詩朗誦中進行時裝表演,還有一些同學把一些古詩文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使學生耳目一新,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三、 成立詩迷會,以詩會友
組織學生在班級成立詩迷會,如喜歡李白詩的同學組織在一起,成立“詩仙社”,喜歡杜甫詩的同學組成“詩圣園”。這些詩迷以手抄報的形式,出版了《李白詩集》《杜甫詩集》等。帶領(lǐng)這些詩迷經(jīng)常以隊會的形式展開競賽。如他們自行組織了“四季之歌”古詩吟誦會,會上同學們搜集了大量描寫“春、夏、秋、冬”的詩文進行交流,使同學們領(lǐng)略到了四季之美。另外,他們開展了以“詠梅”為主題的中隊會,會上同學們吟誦出了“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等千古名句。在詠梅的過程中同學們的品質(zhì)也受到了熏陶。除此之外他們還以對“歌”的形式進行比賽等。詩迷會的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學生從中受益匪淺,現(xiàn)在我們班平時學習較差的學生也能在大家的帶動下背誦幾十首古詩。
如今,每天讀詩、詠詩已成為學生的習慣,學生從詠詩中體會到了無窮的樂趣,并深深地為古詩中那優(yōu)美精煉的語言所吸引。在古詩的吟誦中,只要我們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不失時機地去引導(dǎo),就能使學生繼承和弘揚祖國的燦爛文化,使他們能夠站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基石上,面向世界,開創(chuàng)未來,自強不息,勇于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