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要重視加強禮儀修養(yǎng)的必要性。禮儀人才少,禮儀人才培養(yǎng)滯后,影響了學生素質水平的提高。應該借助藝術團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并以此為平臺促進學生禮儀規(guī)范養(yǎng)成。
關鍵詞:成才;高職院校;藝術團;禮儀
在我們的高職院校中,對職業(yè)技術的重視程度比較大,對禮儀教育的關注則比較少。這也就造成了禮儀人才少,禮儀人才培養(yǎng)滯后,并且影響和制約了學生素質水平的提高,阻塞了學生職場的通行之路。很多學校的禮儀教育也還局限于傳統的德育范疇之內,沒有現代職業(yè)化的內涵,更多停留于講文明、講禮貌等傳統美德規(guī)范,這和當前的社會要求極不適應。
一、高職院校學生加強禮儀修養(yǎng)的必要性
很多職業(yè)院校的學生,在應聘前對簡歷的制作都非常認真,但對應聘中的禮儀卻知之又少。專家提醒,提高求職成功率的途徑除了簡歷上有企業(yè)所需求的專業(yè)技能外,禮儀修養(yǎng)也是相當大的決定因素。
(1)禮儀教育是提高職校生素質的重要途徑。由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過度強調升學率,對后進生的德育工作存在缺失現象,一些學生行為散漫,我行我素。有的學生在儀表方面受社會風氣影響較大,與學生的形象完全不符。所以職校應把禮儀教育列入素質教育的內容,并有的放矢地將現實生活與理論聯系在一起,使學生了解各類型的禮儀規(guī)范并在日常生活中嚴格履行,使之成為習慣。
(2)禮儀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社會化。高職院校學生處于向成人過渡的階段,他們有一種強烈地走向社會的需要,同時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通過禮儀教育,有助于職校生以能普遍被人接受乃至歡迎的形象、得體的言談舉止、平和的心態(tài)、藝術地處理事物方式邁入職場,其良好的禮儀習慣和道德素質會受到用人單位領導和廣大群眾的賞識,為今后自己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結合高職院校實際,把藝術團當作禮儀教育的切入點
(1)通過藝術團的禮儀部的建設,提高學生的禮儀修養(yǎng)。藝術團是學校文藝活動的重要載體,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為目的,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整個團體在策劃、表演、管理系統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規(guī)范性。大部分藝術團的建設除了演藝部、聲樂部等等之外都包含著禮儀部。禮儀部是藝術團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為學校和社會各界的許多重大活動、會議提供了禮儀服務,提高了隊員文化心理素質,對職業(yè)生涯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禮儀部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學習涉外禮儀、求職禮儀、商務禮儀、外交禮儀、晚會禮儀、旅游禮儀、賽會禮儀、學術活動禮儀、參加舞會禮儀等各個方面禮儀的廣闊平臺。通過加強高職院校藝術團禮儀部的建設,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禮儀修養(yǎng),進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為他們踏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將禮儀教育貫穿藝術團活動的始終。作為校園文化建設中重要組成部分的藝術團是一個以展示性為主的一個學生團體,那么整個的藝術團的形象素質很關鍵,禮儀就占據了很重要的角色。藝術團一般下設辦公室、外宣部、舞蹈部、聲樂部、器樂部、主持部、演藝部等等。辦公室是將藝術團各個部門串聯起來的紐帶,藝術團的辦公室,對個人的綜合管理能力、對外溝通能力、組織能力等都有著極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藝術團辦公室加大禮儀培訓力度,提高藝術團的外在形象。外宣部實際上包括外聯部和宣傳部。作為藝術團新設的部門,外宣部是藝術團與各界溝通聯系的窗口,它對工作人員的禮儀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它代表的是整個藝術團的外在形象。其他的舞蹈部、聲樂部、演藝部、主持部等分部都屬于一種藝術呈現的團體,其中的禮儀修養(yǎng)從上臺到謝幕,都呈現在觀眾面前,它和整個的表演渾然融為一體,是整個藝術表演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們可以通過進一步的禮儀培訓,提高他們的藝術感染力和藝術修養(yǎng)。
(3)將禮儀表演推向藝術團表演的舞臺。為了進一步提高職校生的禮儀修養(yǎng),我們可以以藝術團為主體,開展禮儀主題表演大賽,如禮儀操表演、禮儀情境表演、實用禮儀表演,包括電話禮儀表演和坐姿立姿表演,展示禮儀當中的站立、坐姿、走姿、接待、迎接。至于禮儀情境表演可以設置一定的情境,如:老師正在上課,如果你遲進入教室該怎么說?怎么做?下課了,如果你急著出來玩,把前面同學的書本撞倒在地上,應該怎么說?怎么做呢?你要進入老師的辦公室,該先怎么說?怎么做?教室的電話響了,你要接電話,該怎么說?老師給你發(fā)獎品,你該怎么做?怎么說? 你洗手時不小心把水濺到同學身上了,該怎么說?表演、評比是提高禮儀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有效手段,我們藝術團應該在這方面下功夫,多出精品,提升節(jié)目的質量,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投入到禮儀訓練當中去。
(4)通過藝術團的禮儀展示帶動全體學生禮儀觀念。學生社團以自由開放的精神,多樣靈活的形式和特立獨行的作風存在于校園中,以其思想性、知識性、藝術性、趣味性吸引廣大大學生參與其中,形成大學生展現和塑造自我的獨特舞臺,它成為校園具有較大影響的文化現象。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與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學生社團在推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營造校園文化藝術氛圍,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等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充分發(fā)揮藝術團的影響力,并且借助藝術團的東風,給全體學生帶來嶄新的禮儀觀念,促使學生能夠在實際行動當中進一步講禮儀、用禮儀,形成一股禮儀文明之風,進而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提高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有關部門要順勢引導,制定系統的學生禮儀規(guī)范,并將其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同時將其列入學生品德考核制度。積極開展禮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社會活動交際中親自體驗到擁有禮儀知識、技能的成功感受,提高自身禮儀修養(yǎng)。
綜觀全國高職院校學生藝術團的發(fā)展建設,不難看出,學生藝術團在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大學生素質拓展、人才成長等方面發(fā)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一定要通過藝術團這個平臺和載體,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禮儀、用禮儀,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和文化素質,促進他們早日成才,為他們踏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歡.禮儀規(guī)范教程[M].北京:知識出版社,2010.
[2]忻靜佩.大學生藝術團的現狀和管理策略[J].寧波職業(yè)技術學
院學報,2006(8).
[3]劉文初.高校學生社團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J].黃
岡師范學院學報,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