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課程實施改革至今,生物教師對生物實驗教學自身的教學價值也非常認可。而當前具有探究性的生物實驗只是在教材中的少數部分才會出現,絕大部分的還是驗證性生物實驗,而這些演示性實驗對學生沒有較強的啟發(fā)性。理論上也不可能將所有的演示性實驗轉化成探究性實驗,在生物課堂教學中也不可能辦到。因此,只能在不同類型的生物實驗中融入探究的理念,將所有類型試驗中的探究性都挖掘出來,讓其余類型實驗也能夠將實驗自身的探究性良好地發(fā)揮出來。
一、實驗的類型
生物學的實驗,通過不同的角度能夠劃分為許多類型。生態(tài)學、形態(tài)學、解剖學、生理學等實驗類型的劃分方式,都是依據科學性質進行的;探究性、技能性、驗證性實驗的劃分方式,則是依據實驗目標進行劃分的;對學生分組之后再進行實驗以及通過教師演示的方式進行的實驗,則是以教學方式進行的劃分。探究性和驗證性則是學生分組實驗中的主要性質,而探究性試驗也是初中生物教學實驗中最廣泛的試驗。
(1)教師將生物課堂教學與演示方法有機結合起來的試驗便是演示實驗,也是比較高級的直觀教學。演示實驗有易被學生接受、實驗生動、實驗形象化這三大優(yōu)點,在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對學生的知識進行鞏固。而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觀察力、注意力也能夠得到高效培養(yǎng)。
(2)對已經存在的知識進行驗證便是驗證實驗的根本目的,通常在結束課堂教學后才進行驗證性實驗。一般驗證性實驗都是將試驗要達到的目的,以及實驗所需要使用到的各種材料和工具都給出,要求學生對事實的驗證過程中使用給出的實驗器材和目的。先得出結論便是驗證性實驗的特點,實驗的結論再通過給出的實驗來進行驗證。生物教學課堂在驗證性實驗教學中能夠具有清晰的實驗脈絡,也是因為學生對實驗內容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學生已掌握的知識也能通過驗證性實驗得到有效鞏固。但也因為學生對實驗都已經了解,使得學生自身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學生只能按照實驗既定的程序去操作,學生自身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驗證性實驗中也不能得到高效地培養(yǎng)。此外,因為在課堂教學完成之后才會進行驗證性實驗,也導致了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之間脫離了應有的聯系。
(3)將實驗作為基礎的探究性實驗同時也將學生作為主體,去探究事實的結論。學生在完全不了解所研究的內容時,使用實驗去得出正確的結論,而這也是探究性實驗的最大特點。老師先指導學生運用自身掌握的知識,在實驗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自己將問題提出,并且將自身知識和實驗相結合之后再將問題解決。中學生內心的探究心理也能夠完全和探究性實驗過程相符,所以,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能夠被探究性實驗完全激發(fā),學生自身對知識構建的能力也得到發(fā)揮。學生的生活和生物課程之間也能夠因此縮短距離,學生對自己身邊事物的關心也能夠因此受到引導。這樣,對于生活中的現象,學生也會樂于探究,能夠在探究過程中將問題發(fā)現并解決,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也在探究性實驗中得到了不斷增強。
二、試驗設計
生成探究問題是指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要運用好各種不同的策略,使學生先前的認知和創(chuàng)設情景中的理念出現沖突,學生內心的疑問也會因此而生,學生因此也能夠積極提出問題,而學生的探究欲望也能夠進一步得到激發(fā)。探究理念在貫徹的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便是探究方案的合理設計,學生自身自主學習在此環(huán)節(jié)中也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應該作為創(chuàng)設情境的角色,不能再重復以前將全局盡數包攬的工作,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應該扮演指引者的身份。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犯的錯誤教師應該用創(chuàng)設的情景來引導,不能直接將正確答案灌輸于學生腦海中,教師應該將更多的實驗工具在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過程中提供給學生,探究理念從某方面來講也能體現于實驗設計的本身。
將實驗當作基礎科學的生物學在研究過程中也是以實驗為基礎進行的,在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中實驗教學已經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同時生物實驗還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學生自我的動手能力以及發(fā)散思維能力,在實驗教學中都有了顯著提高。因此,生物實驗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受關注的程度也在日漸提高。
研究生物實驗教學在今后應該側重于完善演示實驗教學,將更多的案例以及更多的素材添加到實驗中,使生物實驗在教學中能夠獲得更多的應用。生物實驗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成效與試驗性質和實驗理念息息相關,探究性理念應該結合到初中生物實驗中,使得初中生物課教學中的實驗教學能夠將學生對學習的探究性完全激發(fā)出來,提高教學的質量。這樣,在得到廣大生物教學工作者認可的同時,也能更好地貫徹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激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