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概念不僅是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內容。教師要研究如何優(yōu)化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促進學生成長。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策略;研究
數學概念是現實世界中,有關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是構成數學知識的最小單元和基本要素,同時也是進行數學思維的第一要素。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空間觀念的形成、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都是在加強概念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在整個數學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我要就如何優(yōu)化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小學數學概念的教學。
一、小學數學概念的構成
小學數學概念是由內涵和外延兩個方面構成的。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反映的所有對象的共同本質屬性的總和。如平行四邊形有很多屬性,但它的本質屬性有兩點:第一,它是四邊形;第二,它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平行四邊形必須具備這兩個屬性,否則就不是平行四邊形。而反映的所有對象的全體叫作這個概念的外延。例如平行四邊形這一概念的外延包括一般的平行四邊、長方形、菱形、正方形等。概念的內涵是概念的“質”的反映,概念的外延是概念的“量”的反映,二者相互依存,是構成概念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
二、優(yōu)化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
小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掌握,既依賴于他們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學習動機,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也起著重要作用。小學數學概念的教學,一般要經過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鞏固和深化等階段。
(1)概念的引入——講究方法。良好有效的概念引入,將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理解和掌握概念。概念引入的策略有:①運用直觀形象手段引入。數學概念是很抽象的,而小學兒童的思維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遵循兒童這一思維特征,教學概念應十分注意直觀形象。如“圓柱的認識”,教師以奶粉罐、茶葉罐、肉松罐等為例,同時結合圓柱的模型教具,讓學生仔細觀察、摸一摸,歸納概括,從而形成圓柱的正確表象。②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豐富的情境不僅能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欲望,而且有利于他們主動地觀察和積極地思考,還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并提出問題的能力。例如關于“平移和旋轉”的教學,可以先出示游樂園圖,你最喜歡哪個游樂項目,它們是怎么運動的?揭示概念:像纜車、滑滑梯都是平平的直直的運動,叫作平移。③利用已有知識、生活經驗,遷移引入。知識遷移策略就是通過對已有數學概念的“強抽象”“若抽象”或“概念異化”等方式來引入新概念的一種策略。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時,首先出示長方形,復習長方形的特征,然后推動條形框變成平行四邊形,觀察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共同特點,認識平行四邊形的意義。
(2)概念的形成——抓住本質。小學數學概念剛引進時,學生對概念的認識只是停留在感性階段,比較膚淺和不全面。因此,概念的形成是從了解事物的外部、具體的屬性,到認識事物的內部、抽象、本質的屬性這樣一個深化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引導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①“抓”概念中的關鍵詞。小學數學中包含著大量的數學概念,而有些概念往往是由若干個詞或詞組組成的定義。因此,可以通過“抓”關鍵詞來幫助學生建構新的概念。例如學習“認識三角形”時,引導抓住“三條線段”“圍成”“每相鄰兩條線段”這些詞組,幫助學生建立三角形的概念。②運用概念,正反例比較。正例有利于概念的概括,幫助學生正面理解;反例有利于概念的辨析。例如方程的定義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學了這個概念后,可舉許多的正例和反例:x-y=4、3(a+2)=15、16+b>28、y+105、7×8=56……讓學生加以辨認,從等式、未知數兩個方面導入,加以辨析,加深對方程概念的理解。
(3)概念的鞏固——注重應用。在概念引入、形成的基礎上,概念的保持是比較困難的,而概念的建立還在于能運用概念,同時鞏固概念,發(fā)展概念。主要策略有:① 強化運用策略。在運用中加強對概念的理解,強化對概念的掌握,這種運用可以是對概念的一些簡單的填空、選擇和判斷。如教學完“圓的周長”知識后,可讓學生做以下練習:填空:畫一個半徑是20厘米的圓,周長是( )厘米。判斷:直徑越大,圓周率也越大( )。②在實踐中運用概念。學數學,更要學會用數學,學會運用概念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運用概念的能力。如學習了“長方形面積”后,可以讓學生親手去測量并計算一下自己房間有多大,讓學生不斷發(fā)現新問題,提供充分的創(chuàng)新空間。
總之,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從學生的實際掌握的知識和現有經驗出發(fā),在概念的引入、形成、鞏固的過程中優(yōu)化教學方法,進行概念教學,精心演繹概念本質,使學生能準確掌握應用概念,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劉洪志.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淺談[J].中小學數學,
2004(7).
(浙江省永嘉縣巖坦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