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材中約有25%以上的課文設置了讀寫練習,在實際教學中普遍存在一些現(xiàn)象:一些教師或不加任何指導把它布置為課后作業(yè),結果學生望題興嘆,束手無策;或在課堂稍作指導,但沒有深思熟慮,也難以達到練習設計的目的,結果大多數(shù)學生不得要領。那么這一內(nèi)容等于形同虛設。課后讀寫練習緊緊結合教材,使學生在剛學完課文后趁熱打鐵,有話可說,學生樂意去寫,這是訓練學生讀寫能力的最好契機,抓住契機有效指導更為關鍵。
關鍵詞:讀寫結合;寫生法;點面結合法;仿制法;引申法;濃縮法
丁有寬老師“讀寫結合”的實驗使我們深受啟發(fā),如何活用課文資源,抓住課后讀寫練習,對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指導,充分發(fā)揮這一內(nèi)容的有效性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問題。這里向大家介紹五種訓練方法:
一、寫生法
歡喜美術的人,總離不開寫生。寫生,即對著食物或風景繪畫,是學繪畫的基本功所在。寫文章也是如此。有些學生常為無物可寫而苦惱,原因是平時觀察不細致,以致對周圍事物的記憶如過眼煙云,到寫文章時再冥思苦想,當然就難不可言了。假如你能投入大自然,或者面對實物去寫,就能避免無物可寫的苦惱。因為寫生法不僅能使你全神貫注地去觀察,而且還能給你以環(huán)境、氛圍的感染,觸動你寫作的靈感。此時,只要你能掌握好觀察的順序,再展開一定的想象,恰當?shù)剡\用修辭手法,就不愁寫不好文章了。通過日積月累的訓練,你掌握的寫作素材就能豐富你的大腦,活躍你的寫作思維。例如,你要掌握描寫天氣方面的素材,可以面對不同的天氣狀況,將它真實地記下來,有時還應置身于雨雪風霜之中去體驗,這樣便不會稍縱即逝了。
二、點面結合法
我們穿的衣服,是裁縫師傅根據(jù)人體大小,將布裁剪后再拼裝而成的。這布便是寫作的素材,裁剪便是選材,縫紉用的線便是寫文章確立的主線,或稱線索。因此,縫紉師傅做衣服對我們練習寫作不無啟發(fā),是由部分到整體的過程。學生借助合適的體驗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寫好部分,增強自信心,就能化作文字快樂地流瀉于筆尖,將幾個小部分有機地組織起來就形成了一篇優(yōu)秀的習作,促進學生語文讀寫能力的提高。
三、仿制法
模仿是學寫文章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所謂仿制,是模仿一定的式樣寫作。但仿制決不是照搬照抄。照抄會扼殺人的思維,產(chǎn)生難以克服的惰性?!笆綐印睆暮味鴣??源頭很多,最重要的是學好語文書上的范文,根據(jù)要求寫好“同步作文”。其次要擴大課外閱讀,從報刊上的“時文”,即反應時代特點的新鮮文章以及學生的佳作中汲取養(yǎng)料,重新選材,仿其格局,寫出表達自己思想的文章來。我國有位作家以屠格涅夫的《門檻》為“式樣”,寫出了富有中國特色的《門檻》,反映了舊傳統(tǒng)觀念不肯自行退出歷史舞臺的深刻主題。
四、引申法
所謂引申,即對范文的情節(jié)或結局加以擴充或延伸。這種方法有利于訓練我們的想象能力。情節(jié)擴充法,是將原本為短小精悍的文章,擴寫成血肉豐滿的文章。一般可通過增加環(huán)境、對話、動作、神態(tài)等的描寫,去充實文章的內(nèi)容,學生通過對詩文、詩詞的理解、想象,并結合畫面進行拓展,讓文章形象具體,充滿美感。這樣的讀寫結合,既促進了文本與資料的有機融合,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又不破壞課文的情蘊和教學過程的流暢性,做到自然、有效。
五、濃縮法
將數(shù)千言長文,通過反復閱讀,掌握其精神實質(zhì),改寫成幾百字的短文,是謂濃縮。此法的好處是一箭雙雕,它既能加深我們對文章的理解,掌握作者的行文特色,又能訓練我們刪繁就簡、保留主干的能力。
語文教學的效率與學習方法有著直接的關系。忽視學習方法的訓練,學生就不能靈活地掌握和運用所學的知識,教師所付出的努力只會事倍功半。只有在課后讀寫練習題指導的同時,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及培養(yǎng),學生通過模仿、學習,從課文中獲取了寫作技法并存儲于大腦,巧妙地內(nèi)化吸收,才能使學生學得扎實,提高得快,教者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東興鎮(zhèn)惠豐小學)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