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濤
愛情作為人類發(fā)展史上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多少文人騷客為此前赴后繼,然而有多少故事能夠萬古流芳??v觀國內(nèi)外所有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它之所以震撼人心并不是由于它符合人們對于愛情天長地久的追求,而是向曇花一樣在最美好的時刻悄然凋落,讓人黯然神傷。人生自古誰無情,情到深處天地動,人間多少絕唱千古誦?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一見鐘情正如嬌艷欲滴的花朵一般羨煞了多少世人,而凱普萊特家族與蒙太古家族之間的宿仇猶如無情的自然一般,在他們最美的時刻將其無情打落。在莎翁的四大悲劇中,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對青年男女所閃發(fā)出來的人性光彩遠遠超過了其他悲劇主人公。俗話說“天若有情天亦老”,自然也正是因為它的無情而變得永恒,然而,家族仇恨在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那個美夢無情地打碎的同時,卻為他們的愛情“靈魂”帶來了永生。
由于受到文藝復(fù)興時期人文思想的影響,人類的自我意識開始逐漸覺醒,物質(zhì)主義以及利己主義也開始不斷地膨脹。[1]朱麗葉的純潔如玉與羅密歐的心地善良在無意間碰撞在一起,本來兩情相悅的他們可以有情人終成眷屬,不過他們卻偏偏生長在兩個積怨已深的對立家族中,仇恨猶如無情的利劍將即將開放的愛情蓓蕾擊落,只剩下滿地的落英。人文主義作為一種對神權(quán)以及封建專制制度長期壓榨下的心靈以及肉體的解放,卻應(yīng)為人們無窮的欲望以及有限的理性而走向另一個極端,即物欲以及肉欲的泛濫。自然是無情的,同時它也是有情的,正如莎翁筆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一樣,雖讓其消失在最美好的年華,卻讓其在生命輪回的過程中被牢牢地記下,正如開放在過忘川旁的血色彼岸花,花與葉雖然僅在一次相見后就永世不得見,但他們的故事卻被輪回的漩渦不斷傳唱。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發(fā)生在古代意大利,這也是文藝復(fù)興過程中的發(fā)源地。在意大利的某個城市中住著兩大家族,蒙太古家族與凱普萊特家族,年少的羅密歐與朋友在無意間混入了凱普萊特家族為朱麗葉所舉辦的宴會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偶然邂逅,使他們雙方頓生愛慕之意。羅密歐回到家后抑制不住對朱麗葉的思念,因此偷偷溜進凱普萊特家族的果園中,此時的朱麗葉也正在呼喚羅密歐,兩情相悅的他們終于在神父的見證下結(jié)為夫妻。
莎翁筆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沒有涉及《仲夏夜之夢》中那么多的自然環(huán)境,但其中的生態(tài)美學(xué)并不亞于《仲夏夜之夢》。遼遠的海濱、皎潔的月亮以及熒光素裹的果樹不僅是對凱普萊特家族果園中的美麗夜景的描述,同時也是利用自然中的美麗景色來對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純真愛情的暗喻。夜景正如他們的愛情一樣,雖然得不到陽光的認可,卻能在月色中寂靜歡喜。朱麗葉的一句,不要指著月亮起誓,月亮總會出現(xiàn)陰晴圓缺,你對著它發(fā)誓,豈不是要讓我們的愛情如月亮一般變化無常。這就暗示了他們最終的愛情悲劇。
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一對至死不渝的戀人,就這樣雙雙殉情,究其原因,導(dǎo)致他們的愛情以悲劇結(jié)束的主要原因就是家族的仇恨以及朱麗葉父母的逼婚。雙方家長的頑固不化實際上就是文藝復(fù)興時期所面臨的舊觀念、舊道德。羅密歐與朱麗葉都深愛著對方,且敢于為了追求自由的愛情而與父母對抗,但他們微弱的力量終究沒能沖破傳統(tǒng)封建制度的重重包圍。從這一方面來說,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也是風(fēng)雨飄搖的封建時代悲劇。
文化背景的不同對于整個民族的婚姻習(xí)俗以及戀愛方式均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由于該故事發(fā)生在14世紀—16世紀的意大利,這正是歐洲社會由封建主義逐漸向資本主義轉(zhuǎn)變的關(guān)鍵時期。新興的資本主義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封建主義的百般阻撓,它們之間的矛盾也會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而變得越來越尖銳,這就使得資產(chǎn)階級必須要通過不斷地斗爭方可掃平發(fā)展過程中的障礙。莎翁筆下《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靈魂”就是人文主義,該劇之所以能夠在文學(xué)界屹立四百多年而不倒,除了其包含了感人至深的愛情之外,它還體現(xiàn)人在反神學(xué)、反封建運動中,新興資產(chǎn)階級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莎翁作為文藝復(fù)興時期的三大文學(xué)巨匠之一,在他所有的戲劇創(chuàng)作過程中,無一不貫穿著當時的人文主義思想。羅密歐與朱麗葉作為封建大家族中的少爺、小姐,他們原本有著優(yōu)越的生活,卻因為一次意外的邂逅而心生愛意,卻又被迫承受家族仇恨所帶來的傷害。在他們不斷與家族進行抗爭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這凄美的愛情故事中感受到莎翁崇高的理想、高昂的斗志以及澎湃的激情。
在《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部愛情悲劇中,兩大家族之間的仇恨注定了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愛情只有以悲劇收場,同時它也體現(xiàn)出了封建勢力與自由愛情之間的尖銳矛盾沖突。[2]該故事發(fā)生時英國正處于伊麗莎白女王的鼎盛時期,由于該劇中包含了以親王為代表的王公貴族,它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王權(quán)統(tǒng)一的力量,因此,受到了英國絕大多數(shù)市民的廣泛擁戴。還有一方面就是,凱普萊特家族與蒙太古家族之間的宿仇已深,這正符合封建社會中各大家族之間明爭暗斗的社會現(xiàn)象。莎翁在創(chuàng)作該劇的時候加入這兩條線索,就使得故事的進展如同自然界的時間更替一般,兩個宿怨已深家族的年輕人在某次舞會上一見傾心,這就使得家族的仇恨與個人的愛情之間出現(xiàn)了巨大、尖銳的戲劇性沖突。兩大家族原有的仇恨以及羅密歐在決斗中刺死朱麗葉的表兄提爾伯特,這就表明主人公的愛情一定不會得到兩大家族的支持。天真的朱麗葉本以為可以利用神父所給的毒藥來逃避父母所安排的婚姻,以便于能夠和心愛的人長相廝守。然而,人類微弱的情感終究抵不過自然的無情,勞倫斯神父雖然有心幫助這對可憐的戀人,怎料天公不作美,約翰在給羅密歐送信的途中,由于中途耽擱,信還沒送到羅密歐的手中,羅密歐就因為聽到仆人所述,以為朱麗葉已死,最終導(dǎo)致了他們的愛情悲劇的發(fā)生。
雙方家長在意識到自己的兒女為了所謂的世仇所付出的慘痛代價之后,在親王的勸說下終于愿意放下世仇言和。凱普萊特家族與蒙太古家族的家長武斷專橫、心胸狹窄,對于年輕一輩的愛情以及自由直接無視,最終使得家族之間的沖突以及仇恨變得越來越深。這不僅給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動亂,而且還因為自己的固執(zhí)而失去了最愛的親人。
在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男人和女人是整個世界的共同締造者,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由于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和社會分工的不同,母系氏族社會逐漸進入弱勢,從此以后整個社會的歷史便是由男性來書寫,母權(quán)曾經(jīng)耀眼的光環(huán)也被男權(quán)所取代。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逐漸處于被排除、被貶低、被壓制的對象。在整個社會中,女性的言語以及生存空間也變得越來越狹窄。[3]因此,當朱麗葉的父親得知女兒與羅密歐相愛時,就強迫他必須嫁給貴族少年帕里斯,好讓羅密歐徹底死心,這明顯認為朱麗葉是其私有財產(chǎn)的一部分,徹底剝奪了朱麗葉追求婚姻自由的權(quán)利。[4]朱麗葉自然知道自己只不過是父親攀龍附鳳的一顆棋子,因此,當與羅密歐相愛后,她毅然違抗父親的命令,不惜付出生命也要與羅密歐在一起,本以為有了神父的幫助,他們就可以有情人終成眷屬,沒想到最終還是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花兒的翅膀,要到死亡才會飛翔;絕世的愛戀,要到失去才明白其中的哀傷。多少人曾對大自然贊不絕口,認為將所有美麗的語言用到它身上還是不能夠體現(xiàn)出它的美好。然而,又有誰真正想過這是為什么?《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問世,使得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名字變得家喻戶曉,甚至將其作為忠于愛情的象征。然而有沒有人想過,如果凱普萊特家族與蒙太古家族沒有世仇,或者他們兩家人是世交,或者羅密歐沒死,他與朱麗葉雙宿雙飛,那么,該劇是否還會如此扣人心弦?正如神奇的大自然一樣,人們在贊美其美妙的同時,是否想過這是為什么?也許,在沒有了外力干預(yù)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他們可能會過著比較幸福的生活,沒有了生離死別的他們,或許也會像平凡的夫妻一樣過著普通的生活,再也不會有莎翁筆下如此凄美的絕唱。[5]在愛這個永恒的文學(xué)話題中,天長地久的人們何其多,但被人們牢記的又有幾對呢?愛到最后卻不能廝守的就那么幾對,卻被深深地烙在了人們的心靈深處,這就猶如自然的無情而使得花兒的美麗變?yōu)榱擞篮恪?/p>
[1]何峰.感天動地的傳奇故事以身殉情的愛情絕唱——羅密歐、朱麗葉與梁、祝,柳、杜之比較[J].安慶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8,27(11):36-38.
[2]唐書哲.《羅密歐與朱麗葉》——家族夙怨引發(fā)的愛情悲歌[J].新高考(高二語文、數(shù)學(xué)、英語),2011,(12):52-55.
[3]高琪.中西方愛情悲劇之比較——以《梁?!泛汀读_密歐與朱麗葉》為例[J].才智,2011,(10):218-219.
[4]林富麗.愛情與城邦正義的錯置——《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悲劇新解[J].安康學(xué)院學(xué)報,2009,21(4):56-57.
[5]梁玉瑩.《羅密歐與朱麗葉》之愛情悲劇探析[J].湖北經(jīng)濟學(xué)院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1,08(10):108-10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