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偉健,佟浩,柏樹令,陳慶和,田曉紅,張保功
(中國醫(yī)科大學1.基礎醫(yī)學院組織工程學教研室;2.實驗設備處;3.基礎醫(y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沈陽110001)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于圍產(chǎn)期供血閉塞、窒息缺氧導致胎兒或新生兒腦的缺氧缺血性損傷。該病對患兒腦發(fā)育可造成嚴重的影響,產(chǎn)生一系列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遺癥。HIE的死亡率高,存活者常有輕重不一的神經(jīng)后遺癥。因此,HIE被認為是兒童神經(jīng)傷殘的重要病因之一。國內(nèi)外研究者[1,2]對HIE的致病機制和治療方法進行了長期、細致的研究,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仍有較多的問題需進行深入研究。在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的致病和再生機制的研究中,適當?shù)膭游锬P褪遣豢扇鄙俚?。目前最為常用的?jīng)典動物模型是參照 Rice等[3]于1981年制作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腦損傷(hypoxia and ischemia brain damages,HIBD)模型,對新生 7 d大鼠手術結扎單側頸總動脈并經(jīng)低濃度氧(8%)處理數(shù)小時,??傻玫捷^好的缺氧缺血效果,適于進行較長時程的大腦神經(jīng)病理與功能損害的研究。該制作過程主要由手術和術后低氧處理兩大部分組成,二者缺一不可。用該方法制作動物模型,手術部分比較容易實現(xiàn),但穩(wěn)定可靠的低氧處理條件則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不同的研究者基于各自的條件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低氧處理,得到了相應的處理結果[4,5]。本實驗室不具有此種低氧處理條件,我們根據(jù)細胞培養(yǎng)CO2孵箱的原理并參考國外的專用設備,自行購買相應的組(配)件,組建了可以人為設置并由儀器自動調(diào)節(jié)控制氧濃度的動物低氧處理箱,并利用其進行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模型的制作,得到了較好的效果。
新生7 d齡SD大鼠(中國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部),KY-2F型控氧儀及氧濃度檢測探頭(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電化儀器廠),透明有機玻璃密閉箱(50 cm×40 cm×40 cm,中國醫(yī)科大學解剖技術室制做),電磁感應開關(QIANJI RELAY Co.LTD),電磁閥(國產(chǎn)),高壓氮氣(沈陽醫(yī)用氣體廠),超低溫冰箱(-80℃,SANYO,MDF-U32V),細胞超聲破碎儀(美國Sonics&Materials公司,Model:Vcx130),低溫高速離心機(SIGMA1-15k,德國),Bradford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碧云天生物技術研究所),酶標儀(Bio-Rad Model 680),HIF-1α抗體(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公司),Cofilin和 p-Cofilin抗體、LIMK 抗體、Erk及p-Erk抗體(美國Santa Cluz公司),HRP-標記羊抗兔IgG(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公司),化學發(fā)光試劑盒(碧云天生物技術研究所),醫(yī)用X線感光膠片(Kodak公司,廈門醫(yī)用膠片廠),免疫組化試劑盒(武漢博士德生物技術公司)。
1.2.1 低氧箱自動氧濃度控制系統(tǒng)的組建與調(diào)試:利用自制的透明有機玻璃密閉箱,連接購買的KY-2F型控氧儀,同時在控氧儀的信號輸出端連接電磁感應開關,電磁感應開關之后連接電磁閥門,氮氣管路通過此電磁閥門進入密閉箱。
調(diào)試使用及工作原理:連接控氧儀電源線,安裝氧濃度檢測探頭,打開儀器電源主開關。儀器首先初始化并與大氣中氧平衡,調(diào)整儀器微調(diào)旋鈕使顯示為21.0%,設置控氧范圍上限為9.9%。打開氮氣瓶總閥,再打開減壓表閥門,使氮氣通過管道進入密閉箱。隨著氮氣的進入,密閉箱中的氧氣濃度逐漸降低,氧檢測探頭將檢測信號送入控氧儀,并通過儀器的輸出端,將氧濃度信號送入電磁感應開關,由感應開關的動作控制器下方的電磁閥門開關。當儀器檢測的氧濃度值高于設定值時,感應開關打開,電磁閥門打開,氣體進入密閉箱;而當儀器檢測密閉箱中的氧濃度低于設定值(9.9%)時,感應開關關閉,并控制電磁閥門關閉,此時氮氣停止進入密閉箱。在電磁閥門關閉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密閉箱中的氧濃度仍有一段慣性降低,一般可繼續(xù)降低1.0%~2.0%(隨通入氮氣的速度而不同),實際值可達7.5%~8.5%。隨后改調(diào)儀器的控制上限值(8.5%)和氣體通入速度,可使密閉箱中的氧濃度值基本穩(wěn)定于8.0%~8.5%范圍內(nèi)。一旦氣體流量和設置上限調(diào)節(jié)完畢,整個系統(tǒng)即可自動進行調(diào)節(jié)維持密閉箱中氧濃度的恒定。
1.2.2 HIBD模型手術:取7 d齡新生大鼠,體質(zhì)量10~14 g,分為手術組與假手術組,2%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10 mL/kg)后,仰臥固定于手術臺上,頸正中切口,分離左側頸總動脈,于動脈下方穿入手術線雙點結扎,并于雙結扎點中間剪斷血管,縫合切口。動物術后放于35℃溫箱中復蘇2~4 h后,將手術組動物放入缺氧密閉箱中低氧(8.0%~8.5%)處理2~2.5 h,然后放入母鼠籠中,由母鼠繼續(xù)喂養(yǎng)。術后動物按1h,12 h,24 h,48 h,72 h,7 d,14 d,21 d 分組處死取腦組織,于-80℃冰箱凍存?zhèn)溆没蛴?%多聚甲醛灌流固定以備進行免疫組化檢測。
1.2.3 Western blot檢測細胞內(nèi)與損傷相關的信號蛋白表達:取各處理組大鼠大腦皮層組織1~2 mg,加入RIPA裂解液(含100 μmol/L PMSF),冰上裂解30 min,0~4℃下超聲粉碎。利用Bradford法測定蛋白濃度,計算后用5×蛋白上樣緩沖液(loading buffer)調(diào)整至50 μg/樣品,加熱100 ℃處理5 min。(1)配膠:分離膠濃度11.5%,濃縮膠濃度4%,上樣進行SDS-PAGE電泳,電壓70~110V,電泳時間約100 min。經(jīng)電轉移將電泳分離膠中蛋白區(qū)帶轉移至PVDF膜,電壓100 V,時間2 h。轉移后的PVDF膜用5%脫脂奶粉-TBST溶液封閉1 h;(2)多克隆一抗 :HIF-1α、LIMK、cofilin、p-Cofilin、Erk、p-Erk 及 內(nèi)參β-actin按適當稀釋度稀釋后與膜的適當位置孵育4℃過夜,TBST溶液洗5 min×4;HRP標記的羊抗兔二抗室溫孵育1 h,TBST漂洗5 min×4;暗室中用化學發(fā)光試劑顯跡,X線膠片感光記錄。
1.2.4 免疫組化法檢測特定蛋白在細胞內(nèi)的表達:模型動物經(jīng)心臟灌流,用生理鹽水沖出血液,然后灌注4%多聚甲醛(溶于0.1 mol/L PBS)約100 mL,至四肢抽搐變硬,取出腦組織,浸泡于4%多聚甲醛固定。數(shù)日后經(jīng)石蠟包埋切片,切片脫蠟和水化后,PBS沖洗3次,加1滴過氧化物酶阻斷溶液,室溫孵育10 min,PBS沖洗后,加1滴小牛血清及50 μL Cofilin或 p-Cofilin一抗(Santa Cruze),室溫下孵育60 min,PBS沖洗后,加生物素標記的第二抗體,室溫孵育10 min,然后依次加入鏈霉卵白素—過氧化物酶溶液及DAB酶底物顯色劑等,光鏡下觀察3~10 min后,自來水沖洗,蘇木素復染,中性樹膠封固。
氮氣瓶、低氧密閉箱、氧感應探頭和控氧儀及其他控制開關和閥門連接安裝后,放入頸總動脈結扎手術后的幼大鼠,關閉密閉箱蓋,儀器先與大氣氧平衡,校準儀器顯示氧濃度為21%,然后開始通入氮氣。隨著氮氣的輸入,儀器測量的氧濃度值逐漸降低,至設定的上限值時電磁閥門自動關閉。此后一段時間氮氣停止輸入,密閉箱內(nèi)的氧濃度維持在設定范圍內(nèi),當密閉箱內(nèi)氧濃度再度升高超過設定上限值時,電磁閥門再次自動開啟,氮氣輸入,氧濃度再度降低。如此維持密閉箱中的氧濃度基本穩(wěn)定在設定范圍內(nèi)。
缺氧缺血處理后1,3,7,14 d取腦組織標本觀察腦損傷直觀效果并留樣待測。部分標本缺氧缺血損傷效果明顯,肉眼可見明顯缺血缺氧損傷灶,左腦后側部皮質(zhì)明顯蒼白或皮質(zhì)組織液化或塌陷(圖1)。
結果可見,在缺氧缺血后不同的時間段,大腦皮質(zhì)細胞中蛋白表達及化學修飾發(fā)生不同的改變(圖2)。
結果顯示,用Cofilin和p-Cofilin抗體孵育雜交,可見不同處理對大鼠腦海馬細胞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缺氧缺血后損傷腦組織p-Cofilin明顯比對照組增強,也比相同實驗組的Cofilin表達明顯增強。見圖3。
在新生兒發(fā)育期,腦組織代謝非常旺盛,氧耗量最大,對缺氧極其敏感,易造成缺氧性損傷[6]。圍產(chǎn)期的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常由于血液供應障礙(同時缺氧)引起。在缺血缺氧性腦損傷動物模型的制作過程中,頸總動脈結扎手術較易實現(xiàn),而缺氧條件的實現(xiàn)則有一定的困難,其中氧濃度的測控則成為一個重要的限制因素。目前一些實驗室采用從醫(yī)用氣體廠購買事先按比例混合好的O2(8%)和N2(92%)混合氣體,使用時直接將混合氣體通入一個密閉容器中[4,5,7]。此種方法操作容易,但無法實時測知密閉箱中的確切氧濃度及其變化,無法隨時調(diào)控氧的濃度,實際氧濃度值往往高于預期(8%)。
本實驗借鑒了國外同類設備的調(diào)控機制,利用反饋調(diào)節(jié)的原理,采用簡單而經(jīng)濟實用的方法和配件,自行組配了可以自動調(diào)節(jié)氧濃度的低氧動物處理箱。經(jīng)過數(shù)十次實驗,證實其使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用該低氧箱制作的動物缺氧缺血模型,從腦組織形態(tài)到細胞內(nèi)蛋白質(zhì)表達和修飾及免疫組化等方面,都可獲得明顯的改變。
從本實驗結果可以看到,在損傷較輕時,基本無異??梢娀蚵杂心[脹;當損傷加重時可見左腦組織變蒼白;當損傷進一步加重時,則可見左腦皮質(zhì)甚至海馬出現(xiàn)液化壞死,腦組織損傷現(xiàn)象與文獻報道相似[7,8]。從腦組織明顯損傷的情況看,本低氧處理箱的作用與缺血手術的聯(lián)合作用是明顯的。
從Western blot結果上看,缺氧缺血側的腦組織細胞中某些分子表達和修飾狀態(tài)也發(fā)生了明顯改變。HIF-1α的表達在缺氧缺血誘導后隨時間增加而逐漸增高,72 h后又逐漸降低。HIF-1α是由低氧誘導的,在缺氧狀態(tài)下HIF-1α的表達被誘導升高,進而激活紅細胞生成素、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糖酵解酶等多種基因的轉錄,可提高機體對缺氧缺血的耐受[9]。缺氧缺血也引起了其他一些蛋白的表達和修飾的改變,如Cofilin等蛋白表達量的變化。由實驗結果可見,Cofilin在缺氧缺血條件下先升高而后逐漸降低。LIMK是Cofilin的上游信號分子,LIMK的激活引起Cofilin的磷酸化,后者在細胞中先升高(24 h)然后降低,至14 d又出現(xiàn)高峰,21 d降低。Cofilin具有切割肌動蛋白纖絲的活性,而p-Cofilin則使Cofilin蛋白失活,從而提高F-肌動蛋白的穩(wěn)定性,或促進G-肌動蛋白聚合成F-肌動蛋白的功能[10]。
在缺氧缺血條件下,ERK的磷酸化形式(p-ERK)亦有較大改變,且類似p-Cofilin的變化趨勢,也出現(xiàn)2個高峰。ERK是MAPK家族的一員,受到生長因子等有絲分裂的刺激,并參與多種細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遷移等細胞行為。ERK受多種因素刺激可被廣泛激活,在細胞增殖以及在細胞分化發(fā)育惡性轉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近來有報道其在缺氧缺血腦損傷后大鼠腦中表達升高,并與GAP-43等敏感基因表達相關[11,12]。
從免疫組化結果來看,缺氧缺血后損傷腦組織p-Cofilin表達明顯比對照組增強,也比相同實驗組的Cofilin表達明顯增強。Cofilin作為一種絲切蛋白,具有切斷絲狀肌動蛋白的作用,在細胞的遷移、發(fā)育及再生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缺氧缺血腦損傷后大腦海馬組織中Cofilin蛋白磷酸化明顯增強,其具體意義尚有待探討。
綜上所述,本實驗中低氧箱自動調(diào)控系統(tǒng)基本上是可靠的,其效果是明確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在使用中尚需人為監(jiān)測氧氣濃度降低的速度,過快的速度則容易引起動物死亡,造成實驗失敗。因此,本低氧箱尚需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使其更加適用于動物缺氧缺血腦損傷方面的研究。
[1]Pimentel-Coelho PM,Magalh觔es ES,Lopes LM,et al.Human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 in a neonatal rat model of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functional outcome related to neuroprotection in the striatum[J].Stem Cells Dev,2010,19(3):351-358.
[2]侯偉健,田曉紅,柏樹令,等.缺氧缺血腦損傷大鼠腦組織Cofilin1與ERK1/2蛋白表達與磷酸化的分析[J].解剖科學進展,2012,18(1):41-45,49.
[3]Rice JE3rd,Vannucci RC,Brierley JB.The influence of immaturity on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in the rat[J].Ann Neurol,1981,9(2):131-141.
[4]劉旭,封素娟,張彩艷,等.低氧預適應對小鼠缺血腦的保護及其p38MAPK機制的實驗研究[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30(5):643-647.
[5]盧娜,李曉娟,李成長,等.低氧預適應對大鼠缺血-再灌注性腦損傷中HSP-70、Survivin蛋白和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27(12):1856-1859.
[6]Niatsetskaya ZV,Sosunov SA,Matsiukevich D,et al.The oxygen free radicals originating from mitochondrial complex I contribute to oxidative brain injury following hypoxia-ischemia in neonatal mice[J].J Neurosci,2012,32(9):3235-3244.
[7]許曉霞,欒佐,古桂雄,等.新生大鼠重度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模型的建立[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9,24(3):165-167.
[8]王來栓,周瑾,邵肖梅,等.石杉堿甲改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和智能缺陷的實驗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2003,41(1):41-45.
[9]Tang B,Qu Y,Wang D,et al.Targeting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a novel mechanism of ginsenoside Rg1 for brain repair after 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J].CNS Neurol Disord Drug Targets,2011,10(2):235-238.
[10]趙微,蘇玉虹,巴彩鳳,等.Cofilin蛋白功能及活性調(diào)節(jié)[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07,23(9):706-710.
[11]周艷.他克莫司對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新生大鼠海馬p-ERK、GAP-43表達的影響[D].四川大學,2007:1-49.
[12]Hou Y,Zhou L,Yang QD,et al.Changes in hippocampal synapses and learning-memory abilities in a streptozotocin-treated rat model and intervention by using fasudil hydrochloride[J].Neuroscience,2012,200(1):1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