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錦宜 龔勁松 何玉清
顱腦損傷患者由于腦組織挫傷出血,腦血流量改變導致腦細胞缺血缺氧,患者通常表現(xiàn)為神志不清、異常躁動,此類患者往往需要作急診CT掃描以明確腦挫傷的部位與程度,爭取手術(shù)時間,減少患者后遺癥。CT掃描需要患者保持身體穩(wěn)定,利于采集清晰圖像,若患者躁動不安,需制動后才能掃描。冬非合劑可以降低腦組織的新陳代謝,減少其耗氧量,同時縮小腦毛細血管床的總?cè)萘?,改善微循環(huán)擴張[1],也就是有減輕腦水腫的優(yōu)點。目前國內(nèi)文獻報道[2-4]常用安定為鎮(zhèn)靜劑作為急診CT掃描制動應用,而冬非合劑應用于顱腦損傷低溫治療,未有報道冬非合劑用于顱腦損傷后躁動患者作CT掃描時制動,本研究擬探討安定與冬非合劑在顱腦損傷后躁動患者作CT掃描時制動效果的對比,并研究相應的護理方法,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1年6月~2013年2月在我院急診CT檢查中顱腦損傷后躁動的患者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齡17~45歲,平均(28±5.6)歲。將其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方面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患者應用安定10 mg加生理鹽水5 ml,緩慢靜脈注射;B組應用氯丙嗪、異丙嗪各25 mg加生理鹽水5 ml,緩慢靜脈注射。以上兩組患者均在急診科帶入心電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生命體征。所有患者均在檢查床上推注藥物,患者由躁動轉(zhuǎn)為嗜睡狀態(tài)開始掃描。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用藥后的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
1.3.2 Ramsay鎮(zhèn)靜評分共分為6個等級:1分為患者焦慮,不安或煩躁;2分為患者合作,定向力良好或安靜;3分為患者僅對命令有反應;4分為嗜睡,患者對輕叩眉間或強聲刺激反應敏捷;5分為嗜睡,患者對輕叩眉間或強聲刺激反應遲鈍;6分為嗜睡,患者對輕叩眉間或強聲刺激無任何反應,充分鎮(zhèn)靜[5]。
1.3.3 圖像質(zhì)量評分包括12項內(nèi)容,分別有圖像層次對比、是否存在偽影、圖像標識、照片排列順序等[6],相關扣分情況見表1。圖像評價滿分為100分,>90分為優(yōu),80~89分為良,70~79分為差,<70分為不及格。
表1 CT、MR影像評價內(nèi)容及方法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2 兩組患者用藥后各項生命體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用藥后各項生命體征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心率(次/min)呼吸(次/min)血氧飽和度(%)A組30 122±15 69±5 77±7 16±2 97±1 B組 30 126±13 67±4 80±11 16±2 96±2 t>0.05 >0.05 >0.05 >0.05 >0.05 1.059 0.993 1.106 1.373 0.408 P值值
表3 兩組患者用藥后Ramsay鎮(zhèn)靜評分比較(例)
表4 兩組患者圖像質(zhì)量比較(例)
3.1 兩組藥物的藥理學分析 冬非合劑中的氯丙嗪與其他中樞抑制藥(哌替啶、異丙嗪)合用,可使患者深睡,降低基礎代謝及組織耗氧量,增加患者對缺氧的耐受力,減輕機體對傷害性刺激的反應,并可使自主神經(jīng)傳導阻滯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性降低,有利于機體度過危險的缺氧、缺能階段[7],因此將冬非合劑應用在顱腦損傷患者中有降低機體代謝、減輕腦水腫的好處,其副作用有直立性低血壓、反射性心悸等。安定靜脈注射后迅速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與腦組織內(nèi)的苯二氮卓受體結(jié)合時導致GABA受體(為抑制性神經(jīng)遞質(zhì))的親和力大大增加,并使氯離子通道開放,大量氯離子進入細胞內(nèi),引起超極化,使細胞處于靜息狀態(tài),表現(xiàn)為意識程度減低[7],說明安定只是降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并無保護腦細胞的作用,其副作用為呼吸抑制、血壓下降等。由此可見,冬非合劑對于顱腦損傷患者降低腦組織耗氧,保護腦功能更有優(yōu)勢。
3.2 躁動患者的CT掃描要求 行CT檢查時,制動劑對于躁動患者不僅有益,且屬于必要的,患者躁動不安所取得的圖像影響檢查結(jié)果,延誤搶救時間。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B組所取得的圖像質(zhì)量優(yōu)于A組,保證了顱腦損傷患者最初1 h黃金搶救時間。
3.3 兩組制動藥物的護理配合
3.3.1 呼吸道管理。嚴重腦挫傷患者大多伴有嘔吐,尤其是顱腦損傷患者大部分出現(xiàn)應激性消化道出血,需及時清理嘔吐物,舌后墜患者置口咽通氣管或氣管插管,掃描時將頭偏向一側(cè),保持呼吸道通暢。
3.3.2 判斷鎮(zhèn)靜程度。理想的鎮(zhèn)靜水平是既能保證患者安靜入睡,又容易被喚醒,在緩慢推注藥物(>3 min)的同時判斷患者的意識水平,當Ramsay鎮(zhèn)靜評分為3~4分時,進行CT掃描。
3.3.3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大劑量應用安定時密切注意呼吸頻率、節(jié)律的變化。應用冬非合劑時應注意觀察血壓、心率變化。
3.4 存在不足 本次研究對象年齡為17~45歲,未對兒童和老人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在CT室停留的時間大概10 min,多數(shù)患者6~8 min完成檢查,患者爭分奪秒進入下一程序的搶救,藥物的后續(xù)觀察與護理欠缺。
[1] 顧 沛主編.外科護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267-276.
[2] 韋美愛,李 燕.冬眠合劑一號用于顱腦損傷躁動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8,24(11):1712-1713.
[3] 張翠運,洪國斌,包仕亮,等.顱腦損傷病人急診CT檢查的護理[J].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2008,13(3):227.
[4] 吳春云,張 寧.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冬眠低溫療法的護理體會[J].醫(yī)學信息,2011,24(9):6176 -6177.
[5] 王燕梅,余長智,何新雄,等.神經(jīng)外科躁狂患者CT檢查制動方法及安全性臨床觀察[J].上海醫(yī)學影像,2011,20(3):243 -244.
[6] 燕樹林主編.放射診斷影像質(zhì)量管理[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0:38-50.
[7] 楊世杰主編.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1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