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寶,鄭海軍,邱春光
1)焦作市人民醫(yī)院心內科 焦作 454100 2)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內科 鄭州 450052
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系冠狀動脈內不穩(wěn)定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糜爛引起血栓形成所致的急性心臟缺血綜合征,它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1]。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ACS患者治療效果不是十分理想[2]。他汀類藥物除降脂外,還具有穩(wěn)定斑塊、改善內皮功能、抗炎、抗氧化等廣泛的生理活性,在ACS治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3]。研究[4]表明,反映急性內皮損傷的特異性炎癥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是直接導致ACS患者不良預后的重要因子。作者對收治的ACS患者分別采用標準劑量或高劑量瑞舒伐他汀進行治療,觀察治療效果及其對血漿vWF水平的影響,探討高劑量瑞舒伐他汀治療ACS的可行性。
1.1研究對象選擇2009年6月到2009年12月臨床確診的ACS患者60例,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診斷標準。標準劑量瑞舒伐他汀(ACS)組30例患者;男14例,女16例,年齡36~80(58.6±11.8)歲;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25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高劑量瑞舒伐他汀(H)組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齡39~78(57.2±12.1)歲;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24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所有患者常規(guī)檢查血常規(guī)、血糖、血脂四項、心肌酶、cTNI、PT全套、心電圖、動態(tài)心電圖及心臟彩超等。
排除標準:既往服用他汀類藥物或他汀類藥物過敏者;感染性疾病,糖尿病,心房纖顫,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活動性肝病,既往或現(xiàn)有肌病病史,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孕婦、哺乳期婦女;術中出現(xiàn)嚴重PCI并發(fā)癥者;治療過程中血清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上限3倍者。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腸溶片、瑞舒伐他汀鈣、β受體阻滯劑、ACEI/ARB治療,住院期間如有心絞痛發(fā)作則給予硝酸脂類藥物,ACS高危者給予低分子肝素和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ACS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H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40 mg/d,連續(xù)1周。
1.3標本采集及處理2組患者入院后即刻(應用藥物前)及治療1周后抽取肘靜脈血2 mL,枸櫞酸鈉抗凝,3 000 r/min離心10 min,提取分離的上層血漿于-70 ℃低溫冰箱保存待檢測。
1.4檢測方法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雙抗體夾心法原理定量測定血漿vWF水平,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vWF試劑盒由上海太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應用美國Backman LX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天冬氨酸轉氨酶(AST)、丙氨酸轉氨酶(ALT)、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
1.5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5.0進行分析;2組患者治療前后AST、ALT、CK、血脂四項、血漿vWF水平比較采用差值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1.6結果2組患者治療前后AST、ALT、CK和TC水平比較見表1、2。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AST、ALT、CK和TC水平比較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TG、HDL-C、LDL-C和血漿vWF水平比較
瑞舒伐他汀鈣,商品名可定,雖然上市較晚,但其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卻獲得了大量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研究[5]顯示,使用高劑量瑞舒伐他汀能減少高hs-CRP水平者的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及死亡率;瑞舒伐他汀能減緩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進展,能減緩甚至逆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進程[6-7]。
該研究結果顯示H組ACS患者經高劑量瑞舒伐他汀治療1周后,其血漿vWF水平顯著降低,并且2組患者治療前后AST、ALT、CK及血脂水平的差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一方面說明瑞舒伐他汀大劑量治療是安全的,但降脂治療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使用他汀類藥物,即便是強化他汀治療也不大可能取得明顯的降脂效果。另一方面也說明,大劑量瑞舒伐他汀組內皮功能得到改善是獨立于降脂治療之外。
他汀類藥物降低血漿vWF水平機制可能包括:抑制類異戊二烯類化合物的合成,上調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達及其活性,增加內皮細胞中一氧化氮的合成;抑制內皮細胞中超氧陰離子的生成,減少一氧化氮的滅活,介導血管舒張,并抑制平滑肌細胞增殖及遷徙,抑制炎癥細胞向血管內皮趨化及血小板的黏附聚集率;抑制一些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誘導的vWF分泌;降低Rho蛋白的生物活性,使釋放進入細胞核的核轉錄因子κB減少,從而降低黏附分子和炎癥因子的水平;減少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內皮細胞的組織因子表達;通過提高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生物活性改善內皮祖細胞的募集和動員,促進新生血管生成。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使用阿托伐他汀,而其他的他汀類藥物是否具有同樣效果還不清楚。而該研究結果也提示,在ACS治療中,瑞舒伐他汀以及其他他汀類藥物可能和阿托伐他汀具有同樣的療效[8-10]。
[1] 王知軍.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治療綜述[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雜志,2008,15(5):52
[2] Henriques JP, Zijlstra F, Arnoud WJ, et al. Angiographic assessment of reperfus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myocardial blush grade[J]. Circulation,2003,107(16):2115
[3] 胡大一,馬長生.心臟病學實踐[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5
[4] 胡大一.心臟病學實踐[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52
[5] Ridker PM, Fonseca FA, Genest J, et al.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ipants in the JUPITER trial,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primary prevention trial of statin therapy among individuals with low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elevate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J]. Am J Cardiol,2007,100(11):1659
[6] 張曉,佟浩,張曼,等.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對急性冠脈綜合征頸動脈內中膜厚度影響對比研究[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2,32(6):452
[7] Nissen SE, Nicholls SJ, Sipahi I, et al. Effect of very high-intensity statin therapy on re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the asterodid trial[J]. JAMA,2006,295(13):1556
[8] 周卿,陳書艷,林強,等.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心梗大鼠心肌血管新生及eNOS及RhoA表達的影響[J].中國微循環(huán),2007,11(5):289
[9] 張雪梅,王高頻.阿托伐他汀對血管緊張素Ⅱ誘導的人血管內皮細胞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11(3):214
[10]葉平.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的診治[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2,32(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