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丹,陳 超,管子現(xiàn),徐寶峰,黃卓瑤
(暨南大學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廣東省廣州市 510632)
β晶型聚丙烯(PP)(簡稱β-PP)由于具有良好的熱性能和力學性能而受關注[1]。但β-PP穩(wěn)定性低,高β晶含量要通過特殊的條件(如加β成核劑,溫度梯度[2-3]等)才能獲得。此外,β-PP的低拉伸屈服強度和剛性也不能滿足一些要求較高的應用場合。填充改性是提升PP力學性能的有效方法,常添加無機填料和纖維,其中改性用纖維有:玻璃纖維、纖維素纖維和有機合成纖維[4-6]。麥堪成等[2]先制備負載β成核劑的納米CaCO3,再填充到PP中,制備出高β晶含量的復合材料。多種組分的存在對β-PP形成的干擾更為復雜,弄清楚各組分如何單獨、抵消或協(xié)同影響β-PP的結晶行為,以獲得剛韌平衡的β-PP復合材料。因此,本工作通過熔融共混制備了一系列的β-PP/納米CaCO3/短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纖維復合材料,用馬來酸酐(MAH)接枝PP(PP-g-MAH)改善材料的相容性,研究了PET纖維、成核劑和相容劑對材料力學性能、相容性和結晶熔融行為的影響。
等規(guī)PP,F(xiàn)401,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短切PET纖維,長度為3 mm,河北保定市合成材料廠生產;PP-g-MAH,w(MAH)為1%,廣州鹿山化學材料公司生產;活性納米CaCO3,粒徑40~60 nm,廣平化工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庚二酸,上海宏盛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負載型β成核劑,按照CaCO3與庚二酸的質量比為50∶1自制。
將原料在80 ℃下干燥24 h后,按表1配方進行初混后,用雙螺桿擠出機在200 ℃下擠出造粒,最后在200 ℃將擠出粒子注塑成標準測試樣條。
表1 PP及其復合材料的配方Tab.1 Formulae of the PP and its composites %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分析:采用美國TA儀器公司生產的Q200型差示掃描量熱儀,升降溫速率均為10 ℃/min,根據文獻[7]報告的方法計算β晶的含量(Φβ)。
廣角X射線衍射(WAXD)分析:采用北京布萊格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MSAL-XD2型轉靶X射線衍射儀,掃描范圍8o~35o,掃描速率2(o)/min,步長0.02。 β晶的含量(Kβ)據文獻[7]的標準公式[見式(1)]計算。
Kβ=Hβ(300)/[Hβ(300)+Hα(110)+Hα(040)+Hα(130)] (1)式中:Hα(110),Hα(040),Hα(130)是α晶的衍射峰高;Hβ(300)是β晶的衍射峰高。
采用德國Zwick/Roell公司生產的Z005型萬能試驗機,拉伸性能按ASTM D 638—2010測試,彎曲性能按ASTM D 790—2003測試。采用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檢測有限公司生產的ZBC500型擺錘沖擊試驗機按ASTM D 256—2006測試懸臂梁沖擊性能。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采用荷蘭Phillips公司生產的XL-3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材料沖擊斷面,加速電壓為15 kV。
由表2看出:納米CaCO3有助于改善PP材料的力學性能,而加入PET纖維則降低了PP的拉伸強度,這和PET纖維與PP的相容性差有關,但材料彎曲模量和懸臂梁缺口沖擊強度提高,尤其是沖擊強度可達純PP的一倍以上。加入β成核劑后,PP的沖擊強度可達純PP的三倍以上,但拉伸和彎曲性能有所降低。將PET纖維加入β-PP中,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和沖擊強度有所降低,但剛性增強。PP-g-MAH增容改性使材料力學性能均得到提高,彎曲模量提高近30.9%,說明PP-g-MAH能夠改善PET纖維和PP的界面相容性,促進界面黏結。
表2 PP及其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Tab.2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P and its composites
由圖1和表3可以看出:納米CaCO3的加入提高了PP的結晶溫度(tc),表明納米CaCO3對PP的結晶具有異相成核作用。此外,PP的熔融曲線從單峰變成雙峰,其中,高溫峰為PP的α晶熔融峰,低溫峰為β晶熔融峰。試樣2的Φβ為0.16,說明納米CaCO3具有誘導β晶形成的能力。試樣3的Φβ有所提高,說明PET纖維和CaCO3能夠協(xié)同誘導生成更多的β晶。用β成核劑成核PP,Φβ值提高至0.81(試樣4),說明制得了較高β晶含量的β-PP。此外,PP的熔融峰由雙峰變?yōu)槿?,其中最高溫峰為PP的α晶重結晶的熔融峰。試樣5的熔融曲線上也出現(xiàn)了三峰,但Φβ值降低,這是由于PET纖維對β成核劑的吸附所致。PP-g-MAH改性后材料(試樣6)的tc和雙熔融峰變化不大,而Φβ值卻增加,說明相容劑有利于促進β成核劑的分散,形成更多的β晶。
圖1 PP及其復合材料的DSC曲線Fig.1 DSC curves of the PP and its composites
由圖2可以看出:純PP中幾乎沒有β晶。加入納米CaCO3能促使PP形成少量的β晶。短切PET纖維與CaCO3對促進β晶的形成具有協(xié)同作用。加入β成核劑后, PP中(300)晶面的β晶衍射峰顯著增強,說明所制的是一種有效的β成核劑。試樣5中加入了PET纖維,復合材料的Kβ值降低;PP-g-MAH改性材料的Kβ值提高到0.82(見表3),證實了相容劑能夠促進β成核劑在PP基體中的分散,從而起到更好的β成核作用。
表3 PP及其復合材料的非等溫結晶與熔融參數(shù)Tab.3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and melting parameters of the PP and its composites
由圖3可以看出:純PP的斷面(圖3a)平整光滑,添加β成核劑后,復合材料的斷面上(圖3b)出現(xiàn)了許多小白點,這是納米級CaCO3粉末發(fā)生團聚所致。在試樣5的圖上(圖3c)可以明顯觀察到長棒狀PET纖維與PP基體間的界面,說明二者的相容性不好。用PP-g-MAH增容改性之后(圖3d),PET纖維與PP基體的界面黏結較為緊密,納米CaCO3團聚而產生的白色點也消失,說明PP-g-MAH具有改善PET纖維與PP樹脂相容性和促進β成核劑分散的作用,從而使增容材料的Kβ值比未增容的高,力學性能也好。
圖2 PP及其復合材料的WAXD譜圖Fig.2 WAXD patterns of the PP and its composites
圖3 PP及其復合材料的SEM照片F(xiàn)ig.3 SEM micrographs of the PP and its composites
a)納米CaCO3可改善PP的力學性能,且能夠誘導PP形成β晶。
b)PET纖維能夠提高材料的剛性和韌性,但因與PP基體的相容性差而損壞了材料的拉伸強度。PET纖維能夠與納米CaCO3協(xié)同誘導PP形成更多的β晶。
c)所制備的負載型成核劑是一種有效的β成核劑,能夠誘導PP形成較高含量的β晶。
d)PP-g-MAH能夠改善PP基體和PET纖維間的相容性,并能促進β成核劑在材料中的分散,形成更多的β晶。
[1] Kotek J, Raab M, Baldrian J, et al. The effect of specific β-nucleation on morphology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J]. J Appl Polym Sci, 2008, 85(6):1174-1184.
[2] 章自壽, 王春廣, 麥堪成. 聚丙烯高效負載型β成核劑[J]. 塑料工業(yè), 2010, 38(S1): 140-143.
[3] Meille S V, Ferro D R, Bruckner S, et al. Structure of beta-isotactic polypropylene: a long-standing structural puzzle[J].Macromolecules, 1994, 27(9): 2615-2622.
[4] 楊紅梅. 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J].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02, 19(3): 49-52.
[5] 黃兆閣, 劉莉, 李榮勛,等. 木粉填充改性聚丙烯復合材料的研究[J]. 橡塑技術與裝備, 2005,31(7): 21-25.
[6] 潘秀金. 聚酯纖維增強聚丙烯[J]. 國外塑料, 2003, 21(2):26-27.
[7] Roeder J, Oliveira R V B, Goncalves M C, et al. Polypropylene/polyamide-6 blends: influence of compatibilizing agent on interface domains[J]. Polym Test, 2002, 21(7):81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