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玲
(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yī)院耳鼻咽喉科,湖北十堰,442000)
目前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手段,可以有效保護鼻咽部鄰近的放療敏感器官。但由于放療產(chǎn)生的副作用(如放射性皮炎、急性口腔黏膜炎、張口困難等[1])及患者的心理因素,很多存活的患者生活質(zhì)量很差,甚至因毒副反應而危及生命[2]。本院2010年8月—2013年3月對30例鼻炎癌患者加強認知護理,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60例鼻咽癌患者,男39例,女21例;年齡25~76歲,平均(48.1±4.5)歲;病程1~5年,平均(3.2±1.5)年;病理類型:低分化鱗狀細胞癌42例,中度分化鱗狀細胞癌6例,泡狀核細胞癌12例;臨床分期:Ⅰ期38例,Ⅱ期22例。將患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組患者入院后接受放射治療,放射野均為面頸聯(lián)合野,平均照射劑量為70 Gy,2 Gy/次,1次/d,每周5次,照射總時間6~7周。對照組在放療期間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取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使其積極配合,加強認知行為護理,具體如下:①應對方式指導。采用隨機教育、示范教育、發(fā)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向患者提供鼻咽癌的診療常識、放療期間的常見并發(fā)癥及防范措施,并介紹不同的應對方式對腫瘤的影響,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介紹病情好轉(zhuǎn)的相關(guān)病例,激發(fā)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同時給予患者一定的保證、支持,增強其對放療反應的承受能力。教會患者運用音樂療法、放松內(nèi)心意象療法進行心理疏導,以減輕心理壓力。支持適當?shù)挠H人陪護和探視,完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統(tǒng),以消除患者的孤獨感;②意向放松指導。教會患者意向放松的方法,囑患者取臥位,按指導語或規(guī)定程序?qū)θ砑∪膺M行收縮一放松練習,閉上眼睛安靜幾分鐘后,先從雙手開始,吸氣時10 s逐漸握緊拳頭,吐氣時緩緩放松,讓患者感覺一下前臂、手指、手掌的緊張狀態(tài),讓緊張感一點點流走,進行放松;利用此方法充分放松頭頸部、胸腹及四肢[4]。訓練時間為每天中午和晚上入睡時,期間還可選用輕松、舒緩的輕音樂為干預材料,讓患者聽15 min,放松后指導患者意守鼻尖盡量達到入靜,1次/d;③飲食指導。放療期間不忌口、不挑食,均衡營養(yǎng)飲食,囑進食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以高熱量、高蛋白質(zhì)、高維生素、低脂肪的食物為原則。盡量不食用辣椒、帶酸味的水果、西紅柿等導致唾液增多的食物或飲料。囑患者多食有利于升血的食物,如紅豆、花生等[5]。出現(xiàn)口腔潰瘍、咽部疼痛時進流質(zhì)飲食,少食多餐;④口腔、皮膚衛(wèi)生指導。告知患者每次進食后和睡前均用含雙氟牙膏和軟牙刷認真刷牙,并用金銀花含漱水進行含漱,以預防口腔黏膜反應。對嚴重口腔感染的患者,遵醫(yī)囑使用口腔含漱液漱口,局部應用抗生素[6]。發(fā)生口腔潰瘍者局部噴涂西瓜霜噴劑,并做張口運動[7]。霧化吸入生理鹽水2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及慶大霉素注射液4萬U以增加口腔舒適度[8]。放療部位皮膚忌接觸熱水和陽光直射,每日用溫水清潔放射野皮膚后用毛巾蘸干,并在放療前后涂抹放療防護膏。忌搔抓、撕剝放療區(qū)皮膚,忌冷熱刺激和粘貼膠布,忌用肥皂、乙醇和含金屬的軟膏[9];⑤功能訓練指導。指導局部自我按摩顳頜關(guān)節(jié),活動顳頜關(guān)節(jié)和咀嚼肌,防止顳頜關(guān)節(jié)或咀嚼肌萎縮。每日進行被動張口、搓齒、支撐、咬合等功能訓練[10]。其中張口訓練應從放療的第1天開始,一直堅持。待每次張口康復訓練完畢后,立即咀嚼2片口香糖,持續(xù)15 min。
評價指標:①健康知識知曉率: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鼻咽癌放療健康知識調(diào)查問卷進行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鼻炎癌的醫(yī)學知識、皮膚護理、口腔護理、飲食護理、功能訓練5項內(nèi)容,每個內(nèi)容有10個選擇題,滿分100分,80分以上為知曉良好,計入知曉率;②放療療效:參照2009年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NCI)制定的實體瘤療效評價 RICIST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病灶穩(wěn)定(SD)、病灶進展(PD);③毒副反應:放療常見的毒副反應有鼻腔黏膜反應、口腔炎、放射性皮炎等;④生活質(zhì)量:采用鼻咽癌生存質(zhì)量量表(QOLH&N35)對患者放療期間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調(diào)查,選擇量表中的吞咽、皮膚、疼痛、張嘴及言談表達5項相關(guān)指標35個因子進行考察,采用0~3級評分,得分越高,表明該因素對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越大。⑤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進行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20個項目,答項為滿意、一般 、不滿意,計分 3、2、1,總分為20~60分。
觀察組在鼻咽癌醫(yī)學知識、皮膚護理、口腔護理、飲食護理、功能訓練方面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觀察組放療后在吞咽、皮膚、疼痛、張嘴、言語表達等生活質(zhì)量方面的得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健康知識知曉率比較[n(%)]
表2 2組患者放療后的生活質(zhì)量比較( )
表2 2組患者放療后的生活質(zhì)量比較( )
組別 吞咽 皮膚 張嘴 疼痛 言語表達觀察組(n=30) 4.72±0.37 1.34±0.16 0.57±0.02 5.41±0.37 2.01±0.29對照組(n=30) 6.63±0.35 2.28±0.18 1.76±0.18 7.49±0.38 4.86±0.41
觀察組CR 0例,PR 14例,SD 11例,PD 5例;對照組CR 0例,PR 10例,SD 14例,PD 6例。觀察組的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毒副反應顯著少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療效、毒副反應、護理滿意度比較
認知行為護理干預是通過增加患者對自身病情、治療、康復的認知,調(diào)整其錯誤、歪曲的思維、信念,使患者擺脫消極觀念,形成合理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有利于疾病及治療的健康行為,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促進治療的順利進行[11]。有研究顯示,認知行為護理能夠糾正放化療癌癥患者對疾病本身及治療產(chǎn)生的負性想法和伴有的行為,減輕患者身體和心理的不良反應,有效改變患者潛在的功能失調(diào)性認知假設,減輕軀體癥狀[12]。
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較對照組鼻咽癌健康知識知曉率、生活質(zhì)量、療效、護理滿意度均提高,放療副反應則減少,患者的認知及角色功能也有不同程度改善。通過認知行為護理,護理人員可及時糾正患者的錯誤認識并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使患者提高對自身疾病和治療的認知,掌握預防和護理放療副反應的方法,自愿積極地配合口腔清潔、鼻咽沖洗和功能鍛煉,同時,科學的飲食調(diào)節(jié)、充足的營養(yǎng)攝入有利于口咽黏膜提高抗感染能力,從而改善患者全身營養(yǎng)狀況,增強身體抵抗力,提高治療效果。
[1]全宇莉,賴妙娟,鄭玉琴.綜合護理干預對鼻咽癌放療患者副反應的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9):1632.
[2]吳霞,杜敏,鄭穎.鼻咽癌放療期間的護理體會[J].局解手術(shù)學雜志,2009,18(4):295.
[3]徐德靜,施如春,何俠,等.認知行為干預對放化聯(lián)合治療鼻咽癌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8,23(17):33.
[4]唐忠敏,陳麗君,黎容清,等.全程護理服務模式對鼻咽癌放療患者的應用效果評價[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1,19(7):1455.
[5]鐘演芳,李張,李滿娥.循證護理在鼻咽癌放療患者張口鍛煉依從性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z1):96.
[6]程慧珊,徐雪晴,爵娟,等.早期示范性健康教育及功能鍛煉督導對鼻咽癌病人放療后遺癥及生活質(zhì)量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4C):1090.
[7]林月雙,江錦芳.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并發(fā)癥的護理及循證應用現(xiàn)狀[J].海南醫(yī)學,2011,22(20):138.
[8]閆曉梅,康靜波.適時健康指導在鼻咽癌調(diào)強放療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15):1811.
[9]詩燕,王傳英,朱琴梓.不同時間霧化吸入對住院鼻咽癌放療患者舒適度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5):464.
[10]盧秀芳,王富芳.循證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患者放療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33):4025.
[11]白守民,馬超,劉宜敏,等.認知行為干預和運動療法對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后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4,8(29):6312.
[12]徐德靜,施如春,何俠,等.認知行為干預對放化聯(lián)合治療鼻咽癌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8,23(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