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虹 (天津河西醫(yī)院,天津 300202)
不同術式子宮肌瘤剔除對子宮肌瘤的療效分析
孫 虹 (天津河西醫(yī)院,天津 300202)
目的:通過比較腹腔鏡、陰式和腹式子宮肌瘤剔除術在各方面的優(yōu)缺點,來觀察其臨床效果。方法:對85例子宮肌瘤患者采取3種不同方式進行手術治療,并對以上三組患者在圍手術期情況進行觀察并比較分析。結果:三組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腹腔鏡組和陰式組術后排氣時間、出血量和術后住院天數均低于腹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腹腔鏡組與陰式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組組術后住院時間多于陰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短于腹式組;陰式組的手術費明顯低于腹腔鏡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與腹式組比較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陰式和腹腔鏡方式進行子宮肌瘤剔除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并發(fā)癥少和恢復快等優(yōu)點,但腹腔鏡比陰式術野清晰;而陰式手術費用較低,器械簡單,適合在我國目前的經濟情況下,在各級醫(yī)院推廣應用。
子宮肌瘤;腹腔鏡;陰式;腹式
近年來,子宮肌瘤成為了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腫瘤性疾病,多見于35~55歲,通常沒有明顯癥狀,少數會出現經期延長,貧血等癥狀,最終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才能有好的治療效果。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患者知識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比較重視術后的一些影響,都不愿意切除子宮。隨著手術方法的不斷成熟,可以保留子宮的子宮肌瘤剔除術越來越受到患者的關注。近年來,腹腔鏡下和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都比較成熟。筆者對腹腔鏡、陰式和腹式子宮肌瘤剔除術的療效進行比較分析,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自2006年6月~2010年3月共接診子宮肌瘤患者85例,年齡30~50歲,臨床表現經期延長并伴有貧血36例,無癥狀者49例,均在體檢中發(fā)現。肌瘤直徑4~10 cm,子宮增大,術前均檢查子宮大小及肌瘤突出部位,并通過陰道超聲進一步確定肌瘤位置和數量。85例患者自愿選擇手術方法,其中30例選擇腹腔鏡手術(腹腔鏡組),26例選擇陰式手術(陰式組),29例選擇腹式手術(腹式組)。
1.2 手術方法
1.2.1 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進行全身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腹部做四個穿刺孔,左下腹兩個,右下腹一個,一個臍孔,切口位置以便于縫合為前提,從臍孔插入腹腔鏡,切開肌瘤表面假包膜,逐一剔除肌瘤后縫合切口。手術中記錄手術時間,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和術后排氣量。
1.2.2 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取患者膀胱截石位,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消毒術野,鋪上無菌布,用鉗夾住宮頸,暴露出陰道后穹窿,沿此環(huán)切,進而對子宮肌瘤逐一剔除,切除完畢,縫合子宮切口。手術中記錄手術時間、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和術后排氣量。
1.2.3 腹式子宮肌瘤剔除術:做好術前準備,包括腸道的禁食準備,插入導尿管等,麻醉后進行手術。首先打開腹腔,找到肌瘤并探查其情況,然后逐一剔除肌瘤,提出完畢后,對子宮切口進行縫合,清理完畢縫合腹部切口。術中同樣要記錄手術時間等項目。
1.3 術后處理:對85例患者行子宮肌瘤切除術后,均進行抗炎治療2 d,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下進行住院恢復,并觀察其恢復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比較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χ2分析,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
2.1 手術結果:三組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腹腔鏡組和陰式組術后排氣時間、出血量和術后住院天數均低于腹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腹腔鏡組與陰式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陰式組術后住院時間多于腹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短于腹腔鏡組;陰式組的手術費明顯低于腹腔鏡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與腹式組比較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圍手術期情況比較±s)
表1 三組患者圍手術期情況比較±s)
觀察項目 腹式(n=29) 陰式(n=26)腹腔鏡(n=30 78±23 90±21 101±35術中出血量(ml) 94±40 70±32 75±39術后排氣時間(h) 36±5 33±5 34±9術后住院天數(d) 6.5±1 5.8±0.9 6.1±0.8術后病率(%))手術時間(min)6.58 0 6.89
2.2 并發(fā)癥:三組患者在術后均未出現并發(fā)癥。其中腹式術后病率為6.58%,腹腔鏡病率為6.89%,而陰式組為出現術后病率,三組術后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目前,子宮肌瘤成為了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疾病,多無癥狀,少數出現經期延長的癥狀[1]。子宮肌瘤生長較快,當供血不足時,有可能發(fā)生變性。該病困擾著女性的身心健康,患者年齡大多集中在35~55歲,手術是治療子宮肌瘤最常見的方法。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對于子宮肌瘤的手術治療方法有很多種,考慮到患者對術后恢復和對以后生活的影響的要求越來越高。本資料中,腹腔鏡組和陰式組術后排氣時間、出血量和術后住院天數均低于腹式組(P<0.05),而腹腔鏡組與陰式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組術后住院時間多于陰式組(P<0.05)而短于腹式組;陰式組的手術費明顯低于腹腔鏡組(P<0.01),而與腹式組比較則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手術簡單,費用低于腹式手術和腹腔鏡手術,是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最佳術式,在各個方面都要比腹式和腹腔鏡式優(yōu)越[2-3]。此外,陰式的手術時間越來越短,手術費用低,越來越受到患者的青睞,適合在我國目前的經濟情況下,在各級醫(yī)院推廣應用。
[1] 范華蘭.子宮肌瘤300例臨床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1,30(19):22.
[2] 陳 燕.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23例臨床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9(10):1566.
[3] 王文麗.38例陰式子宮切除術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1,49(31):136.
2012-09-06 編校:王麗娜/鄭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