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管理流程現狀與以讀者為本理念在圖書館管理流程中的應用。之后,文章提出了以讀者為本的圖書館管理流程優(yōu)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強與讀者之間的溝通,提高服務針對性;積極促進業(yè)務流程緊密銜接,保障流程高效性;加強管理流程人文理念融入,提升服務質量。
關鍵詞:圖書館;以讀者為本;管理流程;優(yōu)化措施
1 新時期圖書館管理流程現狀
隨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持續(xù)發(fā)展,圖書館的建設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在以往圖書館的發(fā)展中,往往是以環(huán)境的提升,圖書數量的增加,接待讀者的數量為標準去衡量。實際上,對于圖書館來說,尤其是公共圖書館,并不是因為面積大,藏書多,設備先進才算是優(yōu)秀的圖書館,更多的還是看給讀者提供的服務質量如何,是不是可以把現有的資源更多、更快、更便捷的提供給讀者,真正使圖書館的服務更好的服務于社會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工作的發(fā)展之中。而圖書館提供服務質量的優(yōu)劣,和圖書館管理流程效率的高低有著密切關系,如果一所圖書館里沒有一套完善系統而高效的管理流程,那么這個圖書館即使有再多的圖書,有再大的面積,也不能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提供良好的服務。尤其是在現階段,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圖書館管理流程的價值更是得到了凸顯??傮w來講是,圖書館的業(yè)務工作體系主要由藏書建設和讀者工作兩大環(huán)節(jié)組成。從館藏體系建設到為讀者提供文獻信息服務,我們要進行一系列業(yè)務活動,這些活動是有計劃、有組織的、相互關聯的,有助于讀者學習知識、提高業(yè)務水平和工作效率。因此,這些活動構成了圖書館的流程。而長久以來,很多公共圖書館管理流程往往是圍繞自身工作效率的提高,沒有認真的考慮讀者的感受,更沒有系統的圍繞讀者去優(yōu)化,影響了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建設。
2 以讀者為本理念在圖書館管理流程中的應用
所謂圖書館流程,指的是一組相互關聯而共同為讀者創(chuàng)造價值的信息活動。如采訪、編目、典藏、流通、閱覽、參考咨詢等各個工作環(huán)節(jié)[1]。顯然,不同類型的讀者,對于不同流程中的需要并不相同,而且差異很大。我們無法通過統一的管理,為所有讀者提供最優(yōu)質的服務,讓所有的讀者都滿意。為此,各公共圖書館紛紛提出以讀者為本的理念。實際上,讀者和圖書館服務之間應該是一種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果沒有讀者,那么圖書館的服務也就沒有意義;如果沒有圖書館的服務,讀者也不能從圖書館獲得任何的知識。但是如何使圖書館服務與讀者之間達成一種默契,即使讀者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更有效的閱讀和學習,而且這個過程是非常舒適的,這就需要圖書館不斷從自身服務模式進行完善。具體說,以讀者為本是新時期公共圖書館提出的一種新的理念,尤其是在整個社會發(fā)展都強調以人為本的大背景下,充分結合圖書館流程的構成去優(yōu)化,讓每位讀者都能在圖書館中獲得最優(yōu)質的服務,獲得更多的知識,這就成為新時期公共圖書館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3 以讀者為本的圖書館管理流程優(yōu)化的主要措施
3.1 加強與讀者之間的溝通,提高服務針對性
傳統圖書館業(yè)務流程設計的出發(fā)點是根據文獻加工整理的方便程度來設置業(yè)務流程,沒有考慮到讀者真正需求什么,這也是造成讀者的需要不能反應到圖書館流程完善之中最主要的問題。首先,傳統業(yè)務流程的信息采集、加工、典藏工作與讀者服務工作分開,造成各個業(yè)務流程與讀者需求相脫節(jié)。其次,由于業(yè)務流程依據不同的文獻類型來劃分,導致圖書館不能為讀者提供方便、統一的服務,同時,服務的標準也很難統一。為此,在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管理流程優(yōu)化的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的將業(yè)務流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與讀者的需求緊密聯系起來[2]。這就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要深入到社會文化發(fā)展一線,了解工人、農民、干部、學生,教師,科研人員具體需要圖書館在哪些方面進行完善,怎么去完善。為此,圖書館方面可以通過圖書館網站發(fā)布調查問卷,也可以定期的與廣大市民代表進行座談,設立意見箱,廣泛搜集讀者們的意見和建議,并積極的匯總統計,將其反應到業(yè)務流程的優(yōu)化之中去。只有這樣,圖書館的管理流程才能逐步的適應讀者的需求,使圖書館真正成為以讀者為本,為為廣大讀者服務為宗旨的新型圖書館。
3.2 積極促進業(yè)務流程緊密銜接,保障流程高效性
傳統圖書館首先是按文獻資料的加工處理過程,將業(yè)務流程劃分為采訪、編目、典藏、流通、閱覽、參考咨詢等幾個流程片斷。每個不同的流程的片段都是各司其職,以完成自己的任務為目的。工作人員只重視自己的一小部分工作,看不到本職工作對整個圖書館的貢獻,不利于發(fā)揮工作積極性。實際上,圖書館管理流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都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緊密相關的,每一環(huán)看似不會直接影響到為讀者提供服務質量的高低,但是將其放在整個管理流程系統中就會發(fā)現,每個細節(jié)都會影響圖書館流程的整體是不是能夠給讀者提供高效的服務。比如,傳統的采訪工作包括選書、查重、定購、填寫訂單、組織采購目錄、驗收、抽取采購卡、總括登記、結算金額、蓋館藏章、打印新書通報、送交編目等??此撇稍L工作和讀者關系不大,但實際上,如果從采訪開始,選擇書籍都不適合讀者需要,那么后期所有的工作還有什么意義呢?
3.3 加強管理流程人文理念融入,提升服務質量
圖書館是以提供服務為主的部門,在社會文化傳承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民族文化繼承和發(fā)揚的重要平臺。但是在以往圖書館管理流程的建設之中,更多的還是強調如何讓管理更為規(guī)范,運行更為順暢。因此,剛性管理理念融入的過多,使得很多管理制度成了約束讀者的條條框框。新時期,整個國家的建設都強調以人為本,國家也在大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對于圖書館來說,我們也需要不斷優(yōu)化管理流程,使人文理念更多的融入,在細微之處體現出對讀者的關心,對讀者的負責。以流通環(huán)節(jié)中的“閱覽”為例,閱覽是圖書館為讀者服務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以往圖書館對此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且閱覽是被動式的服務,在人們的印象中只是開門、關門、期刊上架、期刊下架、打掃衛(wèi)生等簡單的工作。新時期,結合以讀者為本的理念,我們一方面要合理改進館舍內布局,如在每一層設立一個自習室,里面兼具寄存書包的功能,讓讀者能更加方便的借閱和放東西[3];另外,還可以人性化完善閱讀環(huán)境,比如用一些色彩溫馨的提示牌放在每張桌子上,用類似“請愛護書籍”、“請看好您的貴重物品”、“新書推薦”、“請不要過度疲勞”等等的話語[4]。
4 結語
總之,以讀者為中心建設新時期的公共圖書館,必然會成為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發(fā)展的一種新的理念。這不僅是公共圖書館建設的需要,也是整個國家內涵式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各圖書館還需要從制度、環(huán)境、思想意識等多方面進行進一步的轉變和完善,一切立足與讀者,為讀者服務,真正將工作重心從圖書館硬件發(fā)展上,轉向為讀者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建設中去。當然,一所圖書館的建設和發(fā)展,是一個系統工程,而管理流程又是這個系統中的核心,為此,我們還需要從長計議,在不斷的摸索中完善,不斷的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使建設出真正以人為本,以讀者為本的新型圖書館。
參考文獻
[1] 雷廣琴. 探討圖書館業(yè)務流程管理模式[J]. 華章,2012(23).
[2] 周海紅. 淺談圖書館人文環(huán)境的塑造[J]. 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6(10).
[3] 朱寶利. 圖書館核心競爭能力的構建[J]. 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