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華
一、轉變環(huán)境的時候
人往往剛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常常會萌發(fā)新的希望,有新的打算,即使是后進生也是如此。只是后進生的舊習慣勢力較強,剛剛萌發(fā)的希望未被老師發(fā)現,便又淹沒在舊的習慣勢力之中,而給人以不可救藥的錯覺。因此,作為有經驗的班主任,必須重視環(huán)境轉換對人的影響。當學生由小學升到中學新的環(huán)境時,班主任必須細心觀察學生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善于發(fā)現來到新環(huán)境時,從心里升騰起來的積極上進的火焰。對此,班主任必須熱情關懷,循循誘導。抓住這最佳教育時機,及時做好轉化工作,多給他們創(chuàng)設表現自己才干的機會。剛入學是中學生活的開始,德育要從學生實際入手,搞好學生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教育,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小學生向中學生轉變。還可以放手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文藝節(jié)目,讓他們自己撰稿、自己設計、自己創(chuàng)辦小報、自己選材、自己命名等一系列活動,班主任定期檢查、總結、給予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他們來到新的集體中,看到了自己的長處,第一次感受到從未有過的來自集體家庭的溫暖,于是增強了積極上進的勇氣。
二、新學期伊始的時候
每個學期開始時孩子們都有上勁、進取的心理要求,將之作為改變自己新起點。作為班主任,應及時抓住時機,加以引導、教育,趁熱“打鐵”,及時開展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如讓每個同學說說新學期計劃,或開展《爭當合格的中學生》等一系列活動。這樣就會有一個好的開端,收到好的效果,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端正學習方向,為將來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在思想上、成績上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取得成績的時候
中學生由于年齡和心理特點,當取得成績和進步時容易從心理上得到滿足,往往有驕傲自滿的情緒出現。記得有名同學基本功較好,在學校比賽中獲第一名,同學們比較羨慕,自己也十分高興。沒多長時間,聽同學們反映,該同學放松了學習,有了滿足的心理。我得知后,及時教育,并向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后來,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在全校數學競賽中獲得個人二等獎。
四、學生犯錯誤的時候
一個學生一生不可能不犯錯誤,即使身上染有種種不良惡習,他也有想轉變自己的愿望。作為教師,應該有一雙慧眼,及時點燃他心靈深處上進之火。有一名同學,不慎將一件校服丟失,為了找回心理平衡,她競拿了別人的衣服來頂替,被同學發(fā)現后,同學們不理解,從而孤立、歧視、冷落她。我得知后,沒有對她進行嚴厲的批評,而是談家里父母對子女的希望,談你丟東西的心情,談同學們?yōu)槭裁磳δ氵@樣等教育。她聽了以后,痛哭流涕,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對不起同學,決心改掉壞毛病,用實際行動取信于同學。后來該同學成為班級一名思想上進、學習優(yōu)秀的好學生,同學們稱她為知心的大姐姐。
五、受到挫折和教訓的時候
批評是一種教育學生的手段,恰到好處的批評,能有效糾正學生不良行為和缺點,但掌握不好尺度,則會適得其反。中學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我覺得運用他們學生生活中的挫折和教訓對他們進行教育,比單一的批評和空洞的說教效果好得多。如,我班有個同學,非常喜歡書法,不管上什么課都練字,放松了學習,我聽到不少任課教師的反映,也多次找他談心,效果不太理想,期末考試兩門功課不及格。練字本來是一件好事,但由于他主次不分,場合不分,造成了不理想的后果。如果沒有期末考試這個挫折與教訓,光給他講大道理是聽不進去的?,F有客觀事實,教訓擺在他面前,他便心悅誠服地接受了老師的教育。
六、 榜樣在身邊的時候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他們的生活經驗越有限,那么生活中鮮明的形象對于他們的思想的影響就越強烈?!弊鳛榻逃ぷ髡撸朴诎l(fā)現班級成員中的上進點、閃光點,做到事事有典型,人人有榜樣,讓每個同學在班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的希望。所以,在班級管理中,一是把班級中學雷鋒標兵、優(yōu)秀干部、三好學生等先進個人進行張貼照片表揚,并要求全班同學向他們學習,二是號召全班同學向本班“全國十佳”少年孫立軍學習,學習助人為樂的精神等。我們班在這種良好風氣的帶動下,樂于做好事、樂于幫助同學的風氣已蔚然成風。
七、當自尊心受到傷害的時候
我們有些教師,當看到學生不服教育時,往往火上澆油,覺得學生目無師長,殊不知這時正是學生自尊心尚未泯滅的表現。如果教師態(tài)度粗暴,方法簡單,往往會傷害其自尊心,使之破罐破摔。如果此刻教師引導得法,可以使頻臨熄滅的自尊之火產生自愛自強的強大動力。我們不少教師,對后進生的教育往往失去信心,平時在教育中無意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某任課教師課堂上發(fā)現有名同學不認真聽講,不問青紅皂白,狠狠批評一頓,該同學覺得自己在同學面前丟了面子,決定報復老師。我得知后,對他說服教育,要求他用實際行動取信于老師,記住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有錯誤要改正,老師言語刻薄,你可以在一定時間找老師溝通。在我的說服下,該同學心平氣和與老師和談,檢查自己的錯誤。在以后的課堂上,認真聽講,教師經常提問,有困難時主動幫助,競成了忘年交的好朋友了。
由此可見,把握有利的教育時機是很重要的。當然,其前提條件是班主任要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關心他們,研究他們,正確地運用一切可能的德育手段,選擇有利的教育時機,以達到良好的德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