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鵬
新上市的iPhone5s吸引消費者的除了新的配色,還有指紋識別,新攝像頭或者是第一個64位的手機處理器等噱頭。而新增加的協處理器M7除了在發(fā)布會上被提了一下外,似乎大多數時候都被人忘記了。實際上這個小玩意兒不但將給iPhone帶來不少新玩法,甚至能給穿戴式設備帶來重大的影響。
M7是什么東西?它能用來做什么?它是用來專門處理手機上各種傳感器產生的數據的一個單獨的處理器。就像顯卡被用來處理圖形方面的計算一樣,M7將被用來處理傳感器這些持續(xù)產生的的數據,將 CPU從這些瑣碎任務中解放出來。從iPhone第一代起,各種各樣的傳感器逐漸被加到智能手機上,例如檢測手機動作的加速器,還有檢測手機旋轉的陀螺儀,還有檢測方向的指南針等。所有這些傳感器都賦予了手機各種各樣不同于電腦的用戶體驗,比如記錄用戶軌跡,監(jiān)測地理位置等等。傳感器的功能很強大,可是傳感器的數據是持續(xù)產生的,要想獲得傳感器帶來的好處,CPU就要不斷地處理這些數據,因此持續(xù)使用傳感器會帶來很大的電量消耗,使得本來電量就不富裕的智能手機待機時間更短。 M7正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來的。M7的主頻和功耗都比CPU低很多,這樣即使持續(xù)使用也只消耗很少的電量,對手機待機時間產生的影響不大,這就讓傳感器一直打開成為了可能。
傳感器一直打開,最直接的獲益者就是健康、運動類的應用,這也出現在了蘋果發(fā)布會的Keynote上。現在有很多人佩戴一些計步器例如Fitbit或者Nike的手環(huán),國內也有類似的產品。其實這些產品功能比較簡單,就是記錄走了多少路,爬了幾層樓梯。手機上能實現此功能的應用有很多,例如 Moves,或者是跑步時用來丈量里程的Nike+ Running。那為什么人們還需要一個額外的設備來做這件事呢?除了能隨時佩戴之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此類應用對電池消耗較大,打開之后一天一充的手機可能需要一天兩充了。而單獨的計步器往往一次充電能用20天以上,這個省了用戶很多事。有了M7之后,這些應用如果開始利用蘋果新推出的MotionAPI,來把在后臺運行時的任務交給M7,那么耗電應該能大幅度降低,跟單獨計步器相比的最大劣勢將被抹去。因此盡管iPhone才開始銷售幾天,已經有多家運動類應用宣布支持M7了。在人們對于健康日益重視的今天,能夠一直運行此類應用而且不影響待機時間,將成為iPhone相對于Android的一大優(yōu)勢,至少在Android各旗艦模仿這個做法之前。
其實除了測量步數外,傳感器一直打開將使得iPhone能夠識別更加復雜的動作。例如拿著手機在空中畫個圈或者畫個方塊,或者是做一個揮舞網球拍的動作,就像wii的手柄一樣。這樣一些健身應用也可以得到加強,例如教給用戶正確的動作,通過反饋回的動作數據給出矯正的建議,相當于給用戶配備一個隨叫隨到的健身教練。動作識別還可以使得對手機的操控更加方便,例如現在的iPhone支持“搖一搖”這個動作來換歌曲,將來更多的動作將成為可能,例如左甩播放上一首歌,右甩播放下一首歌等等。還可以讓用戶自定義動作,用來解鎖,或者用來拒接電話等。也許以后iPhone用戶手機響之后就能看到人們做出各種奇怪動作了。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麥克風來檢測周圍環(huán)境的噪聲水平,從而智能調整來電鈴聲的音量??傊?,iPhone將時刻跟蹤用戶的行動和環(huán)境,甚至預測用戶的行動,從而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和幫助給用戶。
這些功能一旦在iPhone5s上獲得成功之后,那么 傳說中的智能手表iWatch就可以粉墨登場了。只要把M7和各類傳感器放到iWatch里,再加上用手勢操作代替小屏幕上不方便的觸摸操作,加上和iOS的無縫接合體驗,就可以基本完爆市面各種智能手表甚至各類計步器了。而且由于手表時長時間佩戴,還可以加上更多的傳感器,來檢測體溫,心跳等。人類的健康檢測將被普及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iPhone5s的金配色是換了身漂亮衣服,攝像頭升級則使得手機視力更好,指紋識別是記憶變得更加清晰,64位處理器是換了個大心臟,而M7的出現則是加入了一個強壯的肺。在Android還在增加心臟(多核)和讓心臟跳的更快(更高主頻)的“邪路”上越走越遠,而腎(電池)已經不堪重負的時候,iPhone5s選擇了一個讓手機和用戶都能更健康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