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倫 王 玲
在現代教學理念和現代化教學手段不斷推廣、新課程改革覆蓋全國各地、教育評價體系日趨科學化的形勢下,高中歷史學科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如何提高歷史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將過去枯燥的知識和缺少生氣的課堂變得鮮活生動起來,使歷史知識能夠更加近距離、直觀形象地呈現給學生,充分利用聲光電和實物、模型、圖片等資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識記、理解,提高綜合運用和評價能力,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和傳統(tǒng)的“重理輕文”觀念正在逐漸轉變的有利條件下,開辟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歷史專用教室”被越來越多的具有超前教改意識的學校提上了籌備和建設日程。為了建設高水平、實用性強的數字化歷史專用教室,筆者結合歷史教學實踐和走訪參觀體會,談一下建設的總體思路。
(1)成立專門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校長親自掛帥,擔任組長,組織相關的行政、財務、后勤采購等人員參加。特別強調一定要有上級教育裝備部門技術人員和歷史教學的一線人員參加,負責對設計施工的具體內容和方案提出建設性意見。
(2)聘請相關專家和上級主管部門領導對項目進行預估,并參考各地的數字化歷史專用教室建設經驗,在選址、工程總體設計、工程預算、施工單位選擇和后期的項目評審驗收方面提出指導性意見。
(3)在充分尊重和吸取各方面的指導和建設性意見的基礎上制定項目建設指導方案,盡量全面地考慮到建設環(huán)節(jié)可能遇到的各方面問題,并做好處理臨時出現問題的預案;落實領導小組人員的分工,要求每名成員拿出所負責工作的實施方案。
(4)對項目的設計和建設進行公開招標,要求投標方必須是具備一定的項目設計建設經驗和在國家工程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合法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營業(yè)執(zhí)照經年檢有效、無不良施工記錄的設計施工單位,以確保工程能夠保質保量地順利完成。
(5)進行建設方案的設計。
方案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充分考慮高中歷史課程及學科教育特點,專用教室以為歷史課程及學科教育服務為主旨;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高質量的、可更新的學科信息,并具備及時將最新成果納入教學過程的能力,兼顧日常教學和學生探究式學習的需要。
②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建立富有多樣性、選擇性的歷史教學環(huán)境,滿足學生探索歷史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huán)境、掌握現代歷史科學技術方法等不同的學習需要。
③支持、支撐依托于數字化信息技術環(huán)境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的發(fā)展式教學模式。能夠促進體驗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完善接受式學習。
④遵循實用性和安全性原則。嚴格參照上級教育裝備部門對此類工程的各項基本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教學需要和項目資金落實情況進行設計。
基本要求如下:
①多功能操作講臺要求采用絕緣、仿古、可移動式的設計,方便進行歷史舞臺劇的表演和歷史知識競賽、辯論賽等實踐活動。學生桌椅采用仿古式設計,并要求移動方便,采用耐磨、耐刻劃的高質量防火板材,要求造型美觀,經久耐用,可不設抽屜。
②兩側墻壁布景欄中的布景要求是可拆卸的,可依據教學進度定期調換其中的防潮紙質壓膜布景,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線索引領、知識總結和營造相應的課堂氣氛。有條件的學校也可設計成電子歷史長廊,既能滿足高中課程標準中的教學普及性、基礎性和發(fā)展性的需要,也能滿足課程標準中拓展型和加強型課程的要求。黑板上方留有字塊粘貼處,粘貼如“以史明志、鑒往知來”之類的字塊,黑板兩側墻壁可做書法、繪畫、史學家或歷史名人肖像等其他布置。后墻可設計為宮殿式的歷史長河展示區(qū),以客觀的歷史時間為脈絡,以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趨勢為導向,以重大政治、經濟、科學、文化事件為架構和主體,宏觀展示中國與世界歷史發(fā)展的歷程。
③黑板和投影幕布的設定要以投影幕布正常懸掛時不遮擋黑板為標準。書寫板也可配成當下較為先進的液晶電子白板。既節(jié)省了大量空間用于其他布置,又使計算機、黑板、投影儀三者合為一體,非常實用。
④教室側面和后部設有以單元專題教具為主的各種展示櫥窗。除專題教具之外還應包括師生自制教具、教師科研成果與學生學習成果展示櫥窗,并單獨留有地方史展示櫥窗,精選典型歷史文物或仿品,讓學生感受身邊的歷史,培養(yǎng)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和對地方史的興趣。
⑤頂棚也可以適當進行與教室整體氛圍相協調的圖案式設計,以不影響照明、防火、投影和監(jiān)控設備的安裝為原則。
⑥配備專門的資料室,方便教師和學生查閱與教學活動直接相關的各種基礎性歷史信息和資料;與圖書館電子索引系統(tǒng)聯網,方便學生進行其他相關書籍和資料的借閱查詢。
⑦配備專門的備品室,負責存放教室展柜內輪換展出的教學模型、實物、展板等教學用具。
(6)根據設計方案進行工程預算和工程款項的籌措。
考慮到高中歷史課程的內容特點是時間跨度大—上下五千年,空間范圍廣—縱橫幾萬里,內容繁多—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生活等,因此數字化歷史專用教室的建設必須以全新的教學觀念為指導,能夠演繹生動活潑的教學過程,滿足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需要,在具體建設施工過程中的要求有:
歷史教學是一個復雜的整體教學系統(tǒng),所以要求歷史專用教室能夠實現利用多媒體組合優(yōu)化學科教學,強化歷史德育內容的意義,達成歷史教學目標的功能;改變中學歷史教學中缺乏承載知識的實物、媒體,片面認為傳授知識和接受知識是歷史課程唯一內容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方便學生進行學習實踐和成果展示,能夠為啟發(fā)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歷史教學提供條件;通過聲音、模型、實物信息的傳遞,使學生能直觀地認識歷史的發(fā)展過程及其歷史和現實意義;簡明扼要地展示人類社會不斷發(fā)展和進步的總體趨勢;能夠將歷史科學發(fā)展的前沿成果滲透于課程教學中,力求達到科學性、思想性、生動性和前瞻性的統(tǒng)一。
(1)地面:專用教室地面不設置臺階,地面應便于清潔,地板要求耐磨、防滑、反光性弱。
(2)門窗:要有前后兩個門,要求寬度不低于120 cm,門框上部設通風、透光小窗。各個窗臺的適宜高度應在90~100 cm,窗戶之間的墻壁寬度不應大于120 cm。專用教室的門窗開啟后以不影響走廊通行的安全、便利和室內空間的正常使用為標準。
(3)墻面:專用教室的三面墻應為實體、墻面平整,以便于相關設施的安裝和情景的布置。
(4)線路布設系統(tǒng):專用教室中的電源必須設置總控設備。墻壁電源與照明電路應分別設計、分路控制。新建專用教室應預留出布線系統(tǒng)的豎向貫通井道及設備位置,以備日后設備增減而產生線路改裝的需要。
(5)用電負荷:配電線路和設備功率容量在設計上必須預留出增加空間,以滿足設備不斷增多、更新換代后功率加大的需要。
表1
整個建設過程要公開透明,全程要有上級主管部門和建設領導小組及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和群眾的監(jiān)督,遇到重要問題由建設領導小組例會討論解決,并定期公布財政支出和工程進展情況。
(1)工程完工后,由上級主管部門組成專家組進行評審驗收,對不合格的部分及時調整。
(2)對工程決算情況進行詳細審查,并將預算方案與決算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以積累建設經驗。
(3)將工程準備、實施、評審階段的所有材料分類建檔保存。
(4)對環(huán)保要求落實到位,確保使用時室內空氣質量達標。
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后方可投入使用。
關于數字化歷史專用教室的軟件建設,如對任課教師和管理教師的培訓、建立專用教室的管理和使用制度等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須在工程項目啟動后同步進行??傊?,不可把數字化歷史專用教室作為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建設好后長期閑置不用,一定要使其充分發(fā)揮功用,為本校現代化歷史教學服務。另外,這項建設建議率先在省級示范校層次和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推廣,以確保工程建設的資金能夠落實到位。在細節(jié)設計和設備選擇上要結合校情、學情,不要一味追求現代化、高層次,達到實用、夠用、好用的標準即可。
[1]壟堅.遼寧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標準匯編[M].沈陽:遼海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