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百年,夏順珍,陳 云
(江蘇省揚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江蘇揚州,225002)
體溫是重要的生命體征之一,由于兒科臨床患者表達能力不足,對體溫準確而快速的測量就成了了解患兒病情、制定醫(yī)療護理措施的重要依據(jù),因此及時準確地采集到患兒的體溫數(shù)據(jù)就顯得尤為重要。測量體溫是臨床護士的一項基本操作技能,體溫測量可采用的部位有很多,口腔、腋下、肛門、鼓膜、前額等都是常用部位[1]。但患兒常好動、不配合,玻璃體溫計又容易滑脫、打碎,故測量體溫常存在很多安全隱患,也需消耗護士很長的工作時間。紅外線耳溫計測量體溫快速、及時、準確、安全[2],特別適合嬰幼兒使用。2012年本院兒科引進使用了耳溫計,在耳蝸內(nèi)鼓膜處測量,縮短了測溫時間,降低了病房安全風險,提高了護士工作效率,受到患者家長好評,現(xiàn)報告如下。
采用整群抽樣法選擇2012年1月兒科住院患兒68例,其中年齡1~12個月者42例,1~3歲者23例,學齡前患兒5例;按病種分為肺炎32例,上呼吸道感染19例,高熱驚厥3例,腹瀉12例,幼兒急疹2例。采用2種體溫計分2次對患兒進行體溫測量。
1.2.1 自行設(shè)計調(diào)查問卷:問卷內(nèi)容包括姓名、年齡、病種,2種體溫計測溫時患兒是否配合,所用時間,是否1次成功,家長、護士更傾向于喜歡哪種測量方式等。
1.2.2 操作步驟:使用德國博朗快速耳溫計IRT4020型和上海華辰CE0197水銀體溫計,對同一患兒分別用2種體溫計在不同時間點進行測量,記錄體溫,同時記錄2種方法測量時患兒或家長的配合程度,填寫自行設(shè)計的調(diào)查問卷,統(tǒng)計測量1次成功率、時間、家長和護士對使用2種方法測量的傾向等并分析。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錄入SPSS 13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分別采用 t檢驗和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耳溫計平均測量時間顯著少于水銀體溫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耳溫計測量的1次成功例數(shù)及患兒配合程度均顯著優(yōu)于水銀體溫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68例患兒家長和操作護士都傾向于使用紅外線耳溫計來測量體溫,因其操作簡便、省時,患兒更愿意配合,能夠準確、快速獲得患兒體溫,為醫(yī)生診斷、治療提供依據(jù)。家長和護士也都認為耳溫計更方便、安全,對改善醫(yī)、護、患之間的關(guān)系有較好幫助。
表1 不同測溫方法1次測量成功率、平均測量時間及患兒配合比較
兒科收住患者以嬰幼兒為多,由于其語言表達能力尚未發(fā)育完全,生命體征的測量就顯得十分重要,體溫測量是生命體征測量之首,患兒體溫測量對觀察了解其病情變化通常起到關(guān)鍵作用。張國娣等[3]研究認為耳溫與肛溫測量值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耳溫計可以代替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舊式水銀體溫計雖然價廉,但每次測量要放到嬰兒腋下或肛門,而且時間要5~10 min,護士測量體溫經(jīng)常會發(fā)生因患兒不配合或家長怕孩子鬧而要等待的情況,護士又不能強行測量,且通常需要家長扶持體溫計,護士收體溫計時有的找不到,有的滑到背后,有的滑到腹部,有的打碎了,要重新測量,甚至有時1次下來要耗時>1 h。而使用耳溫計時,護士可以很快完成測量,因為每個患兒只要平均5 s時間就夠,這就為及時了解患兒病情變化、制定相應(yīng)治療護理措施提供了方便,同時,護士能及時據(jù)此繪制體溫圖,不會影響接下來的后續(xù)護理工作。本次調(diào)查的68例患兒中有63例患兒都能配合測量,明顯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4]。
兒科病房有其特殊性,安全相關(guān)因素比較復雜,體溫測量相對于靜脈穿刺安全系數(shù)高一點,但由于其是一項經(jīng)常性的護理操作,故使用玻璃水銀體溫計在兒科病房仍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張金伶等[5]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玻璃水銀體溫計被打碎還會增加汞中毒的風險。毛建芬等[6]認為充汞式玻璃體溫計有汞暴露、受傷、汞中毒的風險,周桂蓮[7]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護士缺乏汞外溢后正確處理的相關(guān)知識。歐盟從2011年起禁止水銀溫度計出口[8]。紅外線耳溫槍是通過掃描鼓膜和周圍組織所釋放的熱量來間接獲取大腦組織的溫度,朱條娥[9]認為紅外式耳溫計能反映人體的核心溫度。體溫測量需要患兒的配合,紅外耳溫外耳道測量法可較好地代表機體深部體溫,使用時無創(chuàng)、方便,特別適合嬰幼兒體溫的測量[10]。耳溫槍應(yīng)用于不懂得配合的兒科患者中充分體現(xiàn)出了優(yōu)勢,時間短、無創(chuàng),家長和患兒都愿意使用,本次調(diào)查的68例患兒中有66例都能1次測量成功,有效降低了測量體溫操作中的安全隱患。
在兒科病房,孩子由于害怕打針、輸液,每當護士進入病房,患兒都很恐懼。測量體溫也一樣,總給患兒帶來一些心理上的不適,在以往各項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比賽中,兒科護理組的結(jié)果總不盡人意。應(yīng)用紅外線耳溫計后,患兒對測量體溫的恐懼減輕,家長因此產(chǎn)生的負面情緒也減少了,63例患兒都自愿配合操作,提高了患者滿意率。在本院2012年的護理滿意競賽中,兒科護理組獲得了流動紅旗。但使用耳溫計測量溫度時應(yīng)注意,冬季患兒進入醫(yī)院后要在室溫中等待至少10 min才能測出實際耳溫[11],此外操作要規(guī)范,測量適宜室溫10~40℃,避免哭鬧。
現(xiàn)在美國很多醫(yī)院已用鼓膜溫度計替代了水銀溫度計[12],只是由于成本高,中國國內(nèi)尚未普及。但在兒科病房中,從醫(yī)療護理安全、患者滿意及提高護理效率方面考慮,使用紅外線耳溫計簡便、安全、測量時間短、快速、準確,膠套一用一換,可避免交叉感染[13],故是最佳選擇。目前耳溫計市場價每只在300元以上,一次性膠套成本較高,還需要加強科技研發(fā),降低成本。耳溫計代替水銀體溫計是將來醫(yī)院發(fā)展的需要,決策者如果能了解并給予支持將是住院患兒的福音??傊?體溫是反映機體有無異常的重要指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進步,新的測溫計將不斷涌現(xiàn)。對于兒科住院患者,紅外線耳溫計是一個比較適合的選擇,檢測簡單,使用便捷,又能避免交叉感染,值得推廣應(yīng)用。
[1]冷富萍,王安靜,李明祥.臨床體溫測量技術(shù)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16(32):3957.
[2]梁蕾.體溫測量的研究進展[J].天津護理,2013,21(3):268.
[3]張國娣,黃群仙,張園,等.不同方法測量患兒體溫的比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10A):1464.
[4]葉洪.紅外耳溫計在新生兒體溫測量中的應(yīng)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0):55.
[5]張金伶,馮艷.臨床護士對水銀體溫計損壞危害的認知與處理行為的調(diào)查[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7):491.
[6]毛建芬,金艾黎,崔英,等.充汞式玻璃體溫計測溫的風險及防范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6):623.
[7]周桂蓮.水銀體溫計汞外溢的職業(yè)防護與對策[J].吉林醫(yī)學,2012,33(8):1158.
[8]李力,王永杰.歐盟禁用水銀體溫計[J].2005,12(2):25.
[9]朱條娥.紅外耳式體溫計與水銀柱式體溫計用于惡性腫瘤患者測溫的對比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6):560.
[10]王芳.急診預檢臺體溫測量護理缺陷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6A):61.
[11]徐景霞,張紅梅.0~10℃低氣溫對門診患兒耳溫測量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1,18(3A):60.
[12]盛春紅.體溫測量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12,23(3):62.
[13]李群,陳水紅,趙巧梅,等.不同測溫方法在急診預檢分診中的應(yīng)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