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 張秀敏 王昕曄 胡 明 李晶華 劉紅箭 (吉林省省直干部保健室,吉林 長春 3005)
公務員群體中,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呈現(xiàn)高發(fā)趨勢〔1,2〕。隨著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深入研究,動脈硬化已被認為是各種心腦血管病獨立的危險因素〔3〕。心-踝血管指數(shù)(CAVI)是不依賴血壓的動脈硬化評價指標〔4〕,早期發(fā)現(xiàn)大動脈血管壁的改變,并采取有效措施干預血管病變的進展,是有效預防和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關鍵。本研究以CAVI檢測為切入點,以長春市某省直機關公務員的體檢結果為例,全面分析CAVI及其血管超齡的影響因素,有助于公務員群體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
1.1 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選取在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進行健康體檢并且參加CAVI檢測的某省直機關單位508名在職公務人員。其中男337例(66.3%),女171例(33.7%),平均年齡(42.35±8.65)歲。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體檢信息采集 調查對象在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進行統(tǒng)一體檢,各種疾病危險因素的診斷標準中,高血脂采用《血脂異常防治建議》〔5〕中的診斷標準。腹型肥胖采用《中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6〕,并采用標準方法測量腰圍。超重與肥胖采用《中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并采用標準方法測量身高、體重,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身高2(kg/m2)。高血壓采用《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7〕中的診斷標準。代謝綜合征(MS)依據(jù)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的診斷建議〔8〕。
1.2.2 血管健康狀況的評價 采用血壓脈搏VS-1000動脈硬化檢測系統(tǒng)(日本福田電子)測量四肢血壓、心率、CAVI、踝-臂血壓指數(shù)(ABI),對調查對象的動脈彈性及下肢動脈閉塞、狹窄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由于左、右側CAVI高度相關,故選擇較大者作為評價對象。其中CAVI<8是正常范圍,8≤CAVI<9是臨界范圍,CAVI≥9.0懷疑有動脈硬化。CAVI值越大,表明動脈彈性越趨向于僵硬。將CAVI值大于同年齡段健康人CAVI均值加標準差定義為血管年齡超過實際年齡,即血管超齡,將CAVI值小于同年齡段健康人CAVI均值加標準差者定義為血管年齡未超過實際年齡,即血管未超齡。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檢驗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1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本人群中有4.9%的人懷疑有動脈硬化(CAVI≥9),不同年齡人群的動脈硬化檢出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動脈硬化的檢出情況〔n(%)〕
2.2 血管超齡的檢出情況及影響因素 13.2%(67/508)的人血管超齡,出現(xiàn)血管提早老化的現(xiàn)象。同時,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檢出率較高,男性與女性的血管超齡檢出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個年齡段之間的血管超齡發(fā)生率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血壓、MS的患病組與非患病組的血管超齡檢出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因素對血管超齡的影響〔n(%)〕
2.3 CAVI的影響因素 超重與肥胖、血尿酸偏高者患病組與非患病組CAVI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腹型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MS者的CAVI值均高于相應指標正常者(P<0.05)。見表3。
表3 不同因素對CAVI的影響(±s)
表3 不同因素對CAVI的影響(±s)
影響因素 CAVI F值 P值7.51±0.82 23.581 <0.001女7.14±0.82年齡(歲)20~ 6.70±0.69 60.704 <0.001 30~ 7.02±0.67 40~ 7.42±0.73 50~ 8.06±0.79超重與肥胖 7.43±0.88 1.108 0.293體重正常 7.34±0.80腹型肥胖 是 7.47±0.86 6.094 0.014否7.28±0.81血壓 是 7.71±0.89 45.098 <0.001否7.21±0.76血脂 升高 7.46±0.84 5.211 0.023正常 7.29±0.83血糖 升高 7.64±0.87 14.111 <0.001正常 7.31±0.82血尿酸 偏高 7.45±0.87 0.669 0.414正常 7.37±0.84代謝綜合征是 7.72±0.85 20.091 <0.001否性別 男7.30±0.82
2.4 多因素分析 以CAVI指標為因變量,選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影響因素為自變量,采用逐步回歸法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性別、高血壓是CAVI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4,表5。
表4 CAVI影響因素相關變量賦值情況
表5 CAVI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血管功能異常的主要病變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其早期表現(xiàn)為動脈彈性的改變,這一改變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雖然動脈硬化的高發(fā)人群主要是老年人,但由于血管提早老化是動脈硬化的預警,青年人群的血管超齡問題更應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公務員中的年輕人群,因其工作緊張度較大、應酬較多,普遍缺乏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相關疾病檢出率較高,身心健康狀況不容樂觀〔9,10〕。
本研究顯示,公務員群體中血管超齡問題嚴重,并且年輕化趨勢不容忽視。研究表明,年齡是引起動脈硬化的獨立影響因素,一般血管年齡高出實際年齡10歲以上的人,患腦卒中、心臟病、糖尿病的危險性相對較高〔11,12〕。血管超齡者更容易發(fā)生動脈硬化,從而罹患各種心血管疾病。如何能夠有效控制和減少人群中血管超齡的發(fā)生率,或者在發(fā)現(xiàn)血管超齡時及時采取適當?shù)母深A措施以減緩血管提早老化的進程,對于動脈硬化的一級預防、降低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至關重要。
本研究顯示,高血壓是CAVI的獨立影響因素。高血壓患者往往較正常人更易出現(xiàn)血壓節(jié)律異常,這是由于高血壓患者血管阻力小,動脈結構異常,交感神經過度持續(xù)興奮,致垂體-下丘腦-腎上腺軸反饋功能紊亂或亢進,機體在組織器官缺血情況下為維持器官血流供應所采用的代償機制所致〔13,14〕。因此,對于高血壓者除了要控制其血壓水平,更要注意幫助其養(yǎng)成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風險,以防止和延遲心血管早期病變的發(fā)生。
故筆者建議,將CAVI測評納入常規(guī)體檢,在對動脈硬化進行篩查的基礎上,重視血管年齡是否超過生理年齡,全面分析加速血管老化的危險因素,實施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從而改善動脈健康狀況。
1 李晶華,胡 明,王昕曄,等.公務員正常高值血壓的流行現(xiàn)狀及危險因素分析〔J〕.醫(y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11;32(7):26-8.
2 張秀敏,馮曉黎,李晶華,等.肥胖及高血壓對高校教職工心-踝血管指數(shù)的影響〔J〕.醫(yī)學與社會,2010;23(2):47-9.
3 朱 彤,李婉媚.PWV和ABI的測定在動脈硬化早期檢測中的應用〔J〕.醫(yī)療保健器具,2006;8:4-5.
4 夏小琦,楊成明,曾春雨,等.無創(chuàng)動脈硬化檢測評價血壓對動脈硬化影響的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0;39(2):177-9.
5 方 圻,王鐘林,寧田海,等.血脂異常防治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7;25(3):169-75.
6 陳春明,孔靈芝.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M〕.北京: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司,2003:1-17.
7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R〕.北京:衛(wèi)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2005:1-20.
8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代謝綜合癥協(xié)作組.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關于代謝綜合癥的建議〔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4;12(3):156-61.
9 李海波,李晶華,張秀敏,等.吉林省公務員生活方式病狀況及對策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0;26(8):574-93.
10 王昕曄,張秀敏,李晶華,等.吉林省某省直機關公務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醫(yī)學與社會,2013;26(1):80-2.
11 許慧寧,代青湘,王紅心,等.心踝血管指數(shù)在青海省海晏縣老年人中的應用及相關因素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24):3-5.
12 黃江南,李 浪,宋夢瑩.住院患者心踝血管指數(shù)與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關系〔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9;15(4):315-26.
13 吳毅琴,岳曉軍.高血壓患者血壓節(jié)律與動脈硬化度的關系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9;17(5):364-5.
14 胡 俊,吳亞光.血壓的晝夜節(jié)律性改變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卒中與神經疾病,2008;15(1):封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