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月
(連云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6)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jīng)常相互贈送禮物,也經(jīng)常接受禮物。就在這樣的禮物互贈與收取間,增進了感情的交流,也使得愛情、友情、親情等各種充滿溫暖的感情得以表達。
但是,中日兩國之間,對于禮物及送禮的習慣和想法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那么,中國人在訪問日本的時候,帶什么樣的禮物能讓對方喜歡呢?或者是日本人在訪問中國的時候送什么樣的禮物會令接受方開心呢?諸如此類,在贈送禮物的時候,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還是多加注意為好。即便是在中國或日本國內(nèi),因地方不同贈送禮物的習慣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在這里就兩國贈送禮物習慣方面的共同點進行一些簡單的說明。
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幾乎都會在婚喪嫁娶的時候,以及節(jié)日、恭賀、看望病人的時候送上禮物。盡管如此,在贈送禮物的時間和場合上還是會多多少少有些差別。比如:
1.在中國,3月8日國際婦女節(jié)的時候向女性贈送禮物,9月10日教師節(jié)的時候,學生們給教師送鮮花等,都是非常流行的??墒窃谌毡?,這是很少見的。
2.在日本,慶祝入學的時候會有贈送禮物的習慣,可是在中國卻很少這樣做,取而代之的是請親戚朋友們一起吃頓飯。
另外,日本人在搬家的時候,一定會帶著些小禮物到附近的鄰居家打打招呼,表示自己是剛搬過來,以后還要請多關(guān)照的意思,中國人就沒有這樣的習慣。
在日本,每年12月大家都會想著互贈禮物,特別是到了歲末,場面更是盛大。中元節(jié),是僅次于歲末的送禮旺季。所以,每年的7月和12月,在大商場和超市都會設(shè)置禮品專柜,接受訂單,并且為顧客代送禮物。這些,在中國也是沒有的。
3.中日兩國在贈送禮物的時間點上也有所差別。在中國,如果是受誰的關(guān)照,往往是為了達到自己的某些目的,或者是希望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而先贈送禮物。相反,在日本如果是受了關(guān)照,往往是在之后送上禮物,表達自己因受到對方照顧而表示感謝的意思。
中國人在送禮物的時候往往會有這樣的想法: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送人,這是最基本的禮儀。所以經(jīng)常會說“這是我專程為你買的”等會讓日本人覺得夸張的話。與此相反,日本人即便是真的特意買來的禮物,也會說“這是順便買的,不成敬意”等很謙虛的話。
4.在日本,結(jié)婚生孩子的時候,不管收到誰的禮物,都習慣馬上還禮。比如,年輕的小夫妻生了孩子,親戚朋友們就會送上祝福的禮物。相應(yīng)的,小夫妻為了表達自己榮升父母的喜悅也為這些給自己道喜的人準備禮物。這稱為“內(nèi)祝い(うちいわい)”。返還的小禮物大概是收到禮物價值的一半左右,這叫作“半返し(はんがえし)”。此外,如果日本人突然接到禮物,而手頭卻沒備有還禮的時候,就會拿身邊現(xiàn)有的東西,比如兩三個蘋果啦,一把香蕉啦或是一包茶之類的簡單的小東西作為還禮,以表示自己還禮的心意。其實這樣的習慣,歸根結(jié)底還是為了表達收了對方禮物的那種感謝的心情。在中國,這種還禮的習俗在農(nóng)村還有所保留,可是在城市已經(jīng)不太能見到了。
此外,無論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收到禮物都會說些答謝的話。但是日本人收到禮物后,更會用書信、明信片或者電子郵件等傳達自己的感謝之情,然后見面了還要再次答謝,而在中國這樣做的人非常少。中國人大部分都不會一直念叨著感謝的話,而是把這份感謝的心情一直銘記在心??偟膩碚f,中國人是抱著一種長期交往的觀點,也可以說是中國人表達禮儀的一種方式。所以中國人常說“最是故人親”、“吃水不忘挖井人”等。
送禮,是社交活動中必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送禮的方式方法不當,或者送的東西不適合,那么反而會得到與送禮本意相反的結(jié)果。送禮的那份苦心不能被理解不說,更壞的恐怕還會產(chǎn)生誤解。如果所送的禮物,恰好送到對方的心坎上,那就事半功倍了。
就禮物來說,一般在新年、中元節(jié)的時候多為食品、日常用品等;祝賀結(jié)婚的時候多為一些家庭必需品、毛毯等;孩子過生日的時候就會送玩具、糖果、水果等;老人祝壽時就送些食品、日常用品、衣服等;過“七五三”的時候送人偶、五月人偶、兒童衣服、鞋子、襪子之類;到了圣誕節(jié)大家就會送些賀卡、蛋糕、玩偶和圣誕樹之類的裝飾品;探望病人的時候送鮮花、水果;慶祝入學、畢業(yè)、就職的時候會送手表、鋼筆、書;看望友人的時候多送一些點心、水果、當?shù)靥禺a(chǎn)等;旅行歸來一般會帶些工藝品和特產(chǎn)送給朋友們。最近,直接送現(xiàn)金也開始流行起來,送禮的一方把祝愿寫在裝有禮金的信封上,其實這樣一來對于雙方倒也不失為一種很便利的方式。送禮的一方不用再費心思考慮送什么好,收禮物的一方呢,也不會因為收到太多相同禮物無處可用而苦惱了。
因為風俗習慣等的不同,同樣一件東西送給中日兩國的人卻未必都是開心收下的,所以一定要仔細斟酌后再做選擇。總的來說,中國人更偏向選擇大的,包裝也很氣派的東西作為禮物。而日本人在送禮物的時候考慮的更多的是實用性。所以,在日本,把醬菜啊、拉面,還有洗衣劑、襪子、手帕這些在中國人眼里看來都不能算是禮物的東西精心包裝一番之后,都是可以作為很能拿得出手的禮物送出的。
在向來訪中國的日本客人贈送禮物時,一般都會想著送些大的、重的東西,可是殊不知日本客人們回國時因為收到飛機搭載行李限制的關(guān)系,這些禮物反而會帶來很多不便。
另外,日本人家里大多都擺了很多東西,比如裝飾品,家居用品,所以在送禮物的時候還要考慮到接受者的個人興趣和審美觀的差異等。
所以,送什么能讓對方喜歡還要綜合對方的想法,以下列舉幾樣大概大部分日本人都喜歡的東西。
1.茶
烏龍茶是很多日本人都喜歡的一種。特別是很多日本人熱衷于減肥,烏龍茶對于減肥甚有效果所以大受歡迎。
2.點心
月餅為大多數(shù)日本人所熟知。但是在中國常見的那種包裝華美的月餅禮盒對日本人來說還是有種過度包裝的感覺,可能會大吃一驚。
3.酒
白酒、紹興酒雖說是有人喜歡的,但還是要根據(jù)贈送對象的喜好斟酌一下。
日本人非常關(guān)注禮物的包裝,在這方面做的比中國更漂亮更重視。大箱子里套小箱子,包裝紙也是一層又一層,然后再用漂亮的或紅或白的綢帶系上,最后再用包裝紙點綴。在禮品上寫上“祝御入學”“祝御就職”“御香典”等。
然而,就算是同樣的節(jié)日中日兩國贈送的禮物也會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在情人節(jié)的時候,中國大多是男性向女性送花,而在日本由女性向男性送巧克力倒是更普遍一些。
送禮物的時候,要考慮到對方的身份、地位,然后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濟能力選擇禮物比較好。否則可能會讓禮物接收者感到困擾,還會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負擔。粗略說來,有以下幾方面需要注意:
1.自己使用過的東西,比如鞋子、襪子、褲子等一般不要送人。如果要送,也一定要向?qū)Ψ秸f明“這些就用過一兩次,如果不介意的話,還請收下”等。
2.看望病人時如果要送花的話,還務(wù)必先請了解一下病人對花有無喜好,確認之后再送比較好。有些人因為花瓣容易凋零而不喜歡山茶花,還有盆栽植物也因根部埋在土中而有病根深埋之嫌也不宜贈送給病人。
3.祝賀婚禮時,忌諱送刀、剪子之類。這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一刀兩斷”的意思。
4.打折物品也不要作為禮物相送。雖說贈送打折物品倒也沒什么,但是如果讓人發(fā)現(xiàn)物品有什么缺陷的話就讓人很不愉快了。所以,如果贈送的是打折的物品,還請務(wù)必精心包裝,去掉價簽為好。
5.不要直接送不加包裝的現(xiàn)金。當送禮金、慰問金的時候,一般都會把錢裝在專用信封里,就算沒有專用信封,也至少要找個普通信封然后用紙把錢包好后放進去。為了避免直接送出不加包裝的錢,商店里都有專用信封出售,這種專用信封一般都是用品質(zhì)優(yōu)良的紙做成的,根據(jù)事由的兇吉而選擇印有黑色或紅色圖案的信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裝壓歲錢的信封,印制精美,小巧可愛很受歡迎。
6.和不吉利的字發(fā)音相同的要盡量避免。在日本為了慶祝新房建成,會送座鐘??墒窃谥袊鴧s很忌諱送座鐘,特別是老年人很忌諱這一點。因為在中文里,“送鐘”和“送終”是諧音,所以從中國人的習慣來看,這是很不吉利的。這大概和日本人忌諱數(shù)字“四”的原因是一樣的,在日本,最好還是不要送和“死”和“苦”諧音的禮物比較好。
7.奇數(shù)和偶數(shù)。關(guān)于送禮時的禮物數(shù)量,日本人更偏好奇數(shù)。比如出禮時禮金多為1萬、3萬、5萬,禮物的數(shù)量也多為奇數(shù)。而與此相對應(yīng)的中國人更喜歡偶數(shù),送禮時也多為偶數(shù)。
8.紅與白。顏色所表達的意思在中日兩國間也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國,紅色多為表達慶祝的意思,比如結(jié)婚、生子這類喜慶的日子里,紅色是不可或缺的。過去結(jié)婚的時候,新娘子穿一身紅的比較多,但是如今雖說是一襲純白的婚紗,但是也少不了要配上朵紅花或是粉色的裝飾點綴一下。除此之外,紅包也是大紅的,賀年片也是以紅色居多。相反,白色是不幸的象征,喪禮時多為佩戴白花。
以上就是關(guān)于中日送禮文化的一點見解。正如之前所述,無論中國還是日本,送禮的習慣都會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在此論述的可能還與各地的實際情況有所差別。因此,兩國的人們相互之間送禮物的時候,如果能始終在腦子里有著兩國送禮文化是有差異的這樣一個意識的話就能減少誤會,也可以讓交流更加順暢。
[1]金田一京助.新明解國語辭典(第四版)[M].三省堂,1994
[2]砂川有里子.日本語句型辭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湯紅霞.張超清.日語曖昧性的表達及歷史文化背景分析[J].科技信息,2008,(17)
[4]劉松.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wù)談判的影響[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06)
[5]劉青梅.市井人生,閭巷風俗——日本江戶時期市民文學探微[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