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亞,王 炯,揚 帆,曹 杰
“石油工程概論”是針對非石油工程專業(yè)學生開設的一門課程,內容覆蓋了油氣地質與勘探、石油鉆井、油氣開發(fā)與開采、油氣增產增注、提高油氣采收率、油氣儲運和石油煉制與化工等各環(huán)節(jié)的基礎知識。故該課程涉及學科專業(yè)多,基本理論多,信息量大,知識面廣,知識跳躍性強,內容繁雜。
該課程從2006年開設至今,已達7年之久,由于該課程是各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公選課,所以選修學生人數(shù)眾多并呈逐年增加趨勢,每學期都有接近1 000名學生選修該課,甚至有的班級選課人數(shù)高達200人,而且該課程還被本校選為大學城互動選修課,其他院校的學生也有選修該課程的意愿。因此選修該課程的學生不但人數(shù)眾多,而且專業(yè)年級多樣化,學生從大一到大四都有,他們的專業(yè)出入很大,基礎知識結構不一,尤其是很多文理科專業(yè)學生與工科專業(yè)石油工程完全不搭邊。有很多學生對學習本課程的意義目的不夠明確,學習的態(tài)度不夠端正,有的學生純粹為了學分而學,表現(xiàn)出課堂秩序較差等狀況。
面對諸多問題,如何保證教學質量,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對授課老師而言是個非常嚴峻的挑戰(zhàn)。這就要求老師不但要熟悉掌握從石油地質勘探、鉆探開采和儲運等多學科的知識,而且要具備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方法,然后結合學生的特點,制定該課程的教育教學要求,合理編制教學大綱和實施計劃,采用體現(xiàn)特色的教學手段,以及科學的考核方法,從而使課堂秩序得以有效控制。筆者自“石油工程概論”開課以來,一直都在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提升自己對各學科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并認真聆聽老教師對本課程的建議與指導,提升自己的授課質量。為保證授課內容更具新穎性、趣味性和淺顯化,每學期都會針對授課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的制定、課件的制作等進行嚴格把關,并在課堂上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提升教學效果。經過7年來的不懈努力,該課程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得到了老教師和很多學生的肯定。在此,將自己的教學經驗作一初步總結。
石油工程涉及的專業(yè)知識很繁雜,為保證32學時的教學量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是講授好本課程的基礎,而教學內容是按照教學大綱來選取的,合理制訂教學大綱是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們根據學校的要求,結合課程的教學目的,針對學生的特點來制訂,與石油專業(yè)的專家、資深老師進行多方研討,多次修改教學大綱,力求所選教學內容能覆蓋整個石油行業(yè),并做到授課內容合理、淺顯,保證學生在所學內容基礎上對整個石油工業(yè)、工藝原理等有最基本的了解。
結合已制定好的大綱,進行教學內容的選取,課件的制作。因為授課學生文、理、工科
都有,學生知識結構不同,所以教學內容的選取應偏科普性質,保證所有的學生能夠聽懂。盡量避免太專業(yè)化、太深奧,且選取的授課內容能反映每個學科的專業(yè)特點,讓學生在有限的學時里了解各學科的生產工藝及特點。而且教學內容要保證與時俱進,授課內容要保證隨時更新,不給學生講授一些過時的知識點,對學生形成誤導。為此,筆者選擇了目前最新的教材2006年出版的陳濤平老師編寫的 《石油工程概論》,但是該書的內容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保證教學內容的全面性、新穎性,是一個重要課題。教學內容不局限于課堂,給學生推薦課后閱讀內容淺顯易懂的參考書,可彌補教材內容不全面的問題。還推薦一些網絡教學視頻材料,讓學生到網絡自行瀏覽,增進他們對石油基礎知識及當前世界石油形勢的了解。此外,還帶領學生進入本校實訓基地,讓學生直觀感受石油工藝設備的結構與原理,加深印象。
教師的言傳身教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故在課堂內外,都要勤于修身,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工作,決不能敷衍塞責,且教師的自身素質是工作有效性和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
要努力培養(yǎng)主動學習的習慣。因本門課程覆蓋的知識面涉及到了整個石油領域,講授該課程的教師不能僅僅對自己所學專業(yè)熟悉,還必須對全石油行業(yè)都要有很熟悉的掌握,對于年輕老師則要多看書,不斷提升自己,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并經常向其他老師請教,吸取他們好的教學經驗。
要有很好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總結改進,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只有了解石油專業(yè)在世界范圍內的發(fā)展趨勢,才能使學生掌握最新的技術和最新的世界石油形勢,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引,并貫穿于“石油工程概論”的整個教學過程中。
授課過程中要有激情和感染力。通過自身的授課熱情感染學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且需要準確把握教學要點,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因材施教、因情景施教,能夠與學生進行良好的對話和有效的溝通。而且,老師的熱情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上,還需要在課后保持耐心與熱心。筆者每次上首堂課之前,都會鼓勵學生加老師的QQ群,從而方便學生和老師探討交流,并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釋疑解答,聽取學生對該課程的意見,及時做出改進,從而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具有傳遞知識量大、教學效果好的特點。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給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真實的視聽材料,進一步增強教學的直觀、形象與生動性,從而使學生更易于學習和理解,提升教學效果,這些優(yōu)勢是傳統(tǒng)的板書講授不能比擬的。為了全面學習石油工程的基本知識,了解地下油氣儲藏特征、油氣井的鉆、完井方式及其工藝技術原理,整體上了解油氣田開發(fā)的基本生產工藝及管理技術,需要引用大量工藝流程、設備和工具的視頻圖片,而且針對“石油工程概論”課程的學生多、學生專業(yè)不一、教學內容繁雜等一系列問題,教學內容的講授方式最適合采用多媒體教學。筆者在講授該課程時,著重于PPT的制定、結合各類圖片、動畫、教學視頻的使用,從而保證教學內容的淺顯化、趣味性,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授課過程中,還可以穿插播放一些有關石油工業(yè)的視頻資料,比如 “石油與戰(zhàn)爭”、“沒有石油的世界”等系列專題片等,豐富多彩的影像資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而且能使學生體會到石油在當今世界上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筆者在每講授完一個專業(yè)的知識時,會播放專門的“石油與天然氣”教學科教片,較好地鞏固了學生之前所學的專業(yè)知識。
在課程講授過程中,不要局限于單一的老師講授,要采取吸引學生的授課模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講課過程中來,跟著老師思維,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增強學生參與教學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我會提出石油是如何生成的、石油是如何鉆探的、石油是如何開采的、如何提高石油的產量等一系列問題。學生非常有興趣和熱情參與其中,結合自己的知識面,展開思維,積極討論,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帶著疑問學習,老師因勢利導,也會有很好的效果。并在本節(jié)課快結束時,給學生提出下一堂課的問題,給學生留下懸念,以便學生思考,引發(fā)他們對后續(xù)課程內容學習的興趣。
由于選該課學生眾多,上課紀律情況不好,看自己專業(yè)的書籍、玩手機、聽音樂、講小話干擾教學秩序的學生眾多,甚至出現(xiàn)睡覺、逃課等,這是選修課所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而且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會嚴重地影響老師的教學情緒,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課堂上懂得吸引學生注意力至關重要。首先第一節(jié)課就要讓學生明確學習該課程的目的及意義,教學內容不能教條化,老師要把課堂內容講解得盡量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老師要在課堂上實施一些小策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比如互動的作用不可小視,可使學生一直跟著老師的思維,能將走神的學生思路拉回到課堂上。教師在講授過程中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注意力,防止學生走神。筆者在上課前,還會關注學生選擇座位的情況,督促學生盡量往前坐,防止學生坐在后面干與課堂無關的事情。
石油是一門與現(xiàn)場結合非常緊密的工科專業(yè),講授該課程需要教師有很豐富的現(xiàn)場經驗,在課程講授過程中,理論與實際案例相結合,能使授課內容更加生動、有趣,增強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比如講井噴事故時,可引用重慶開縣12·23井噴事故,還可放一小段視頻和當時井噴的一些圖片,能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到井噴事故的危險性。
雖然課堂上老師會使用很多圖片、視頻來描述各種生產設備、工藝生產過程,但學生不一定會有直觀的印象,為了加深學生印象,可以將學生帶到現(xiàn)場見證實物,獲得非常直觀的認識,鞏固所學的內容,是一種非常的好教學手段。還可以利用學校的石油教學基地,帶領學生參觀,獲得直觀認識,鞏固所學理論知識。通過參觀了解石油鉆井平臺、油氣開采方式及井口裝置、油氣地面集輸處理系統(tǒng),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老師講授的理論知識,而且學生可以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現(xiàn)場解答,從而收到更佳的教學效果。
前幾年采用寫論文的考核方式,學生便利,老師也便利,但是從效果分析來看,論文考核方式存在很多局限性,比如很多學生書寫時非常敷衍,隨便在網絡上找一些資料就交差,論文質量較差,不能很好的扣題,甚至很多內容張冠李戴,而且論文寫作業(yè)不按照標準格式,非常草率,讓批閱的老師很為難。最重要的是僅憑論文不能反應學生學習該課程的教學效果,也無法反應出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吸收掌握情況,從而無法在后面的講授過程中進行改進。
針對論文考核方式存在的問題,筆者和本院的其他授課教師探討交流后決定,以試卷考核和寫小論文的方式進行考核,其中試卷成績占總成績的80%,小論文和平時出勤情況占總成績的20%,小論文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選擇一個專題,或者可以讓學生論述目前的世界石油形勢等等,選題不一。考勤需算成績,因為授課班級學生太多,不以考勤論成績,很多學生會逃課,必須以此來制約學生。而且在第一堂課就要讓學生知道該課程很嚴謹,不能敷衍塞責。曾經也有少數(shù)學生小視了本課程的考核,考試時卷面成績過了,但是小淪文和出勤情況不好,最后算總成績時,學生沒有及格,后來只好重修。試卷考核內容需要涉及到每個專業(yè),而且分值要均衡,考題主觀題和客觀題都要有,難度適中。從卷面反饋的結果看,卷面成績合格率很高,學生學習了一學期,對大部分知識點都有很好的掌握,而對于掌握不好的地方,可以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改進。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石油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效果,需要授課教師不懈努力,不斷改進、嘗試各種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1]徐波.石油工業(yè)概論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 [J].教學改革,2009(1).
[2]吳景春,范森.準確定位兩專業(yè)結合點,提高石油工業(yè)概論課程教學效果[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5).
[3]于樂香.深入教學研究,激發(fā)學生學習樂趣:對石油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體會[J].石油教育,2009(9).
[4]宋春敏,涂永善.提高石油加工概論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J].化工高等教育,2008(4).
[5]鐘海全.提高石油工程概論教學效果的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2).
[6]賴楓鵬,李治平.專業(yè)選修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以石油工程概論課程為例[J].教學改革,2012(1).
[7]安慧,趙東風.石油工業(yè)與環(huán)境保護概論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探索[J].教學改革,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