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軍
湖北省保康縣人民醫(yī)院藥劑科 441600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多發(fā)育夏秋兩季。該病患兒主要為5歲以下兒童,臨床表現(xiàn)主要以發(fā)熱和手足口部位出現(xiàn)皮疹及潰瘍?yōu)橹?,病情發(fā)展嚴重者,可引起心肌炎、腦膜炎或肺水腫等疾?。?]。本文以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間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兒80例為研究對象,就阿昔洛韋聯(lián)合病毒唑在治療手足口病中的作用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一般資料:本文研究對象為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間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兒,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患兒平均年齡(3.29±2.94)歲,所有患兒均符合《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中對于HFMD的診斷要點,被確診患有HFMD。隨機將所有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疾病嚴重程度方面未見顯著差異,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上報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相應對癥支持治療及護理,觀察組患者聯(lián)合使用阿昔洛韋和病毒唑,阿昔洛韋按患者體重,以5mg/kg的劑量進行靜脈滴注,病毒唑以患者體重,以10mg/kg的劑量靜脈滴注,在臨床使用中,病毒唑可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酌量加減,但總用量不宜超過15mg/kg。對照組則只是用病毒唑,用法與觀察組相同。
研究指標的判定:本文研究指標主要包括兩部分,首先是對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在此部分,我們根據(jù)相關研究標準,將治療3天內所有臨床癥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能進食、口腔潰瘍修復的患者判定為顯效。將治療5天內,體溫呈現(xiàn)明顯下降趨勢、精神好轉、拒食情況有所改善的患者歸為有效。將治療5天患者病情無好轉或好轉不明顯者歸為無效。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之間的差異。此外,為了更好的說明阿昔洛韋聯(lián)合病毒唑對手足口病的療效,我們對兩組患者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進食時間和痊愈時間進行了統(tǒng)計和比較。
統(tǒng)計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經(jīng)Epidata雙向核查輸入計算機,使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表示,單因素分析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使用X2檢驗法,α=0.05。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40例患者中,有24例療效顯著,顯效率為60.00%,對照組40例患者中,有15例療效顯著,顯效率為37.50%,經(jīng)X2檢驗,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率之間有顯著差異,觀察組顯效率高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體溫恢復正常時間、開始進食時間和痊愈時間上均少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的比較(d±s)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的比較(d±s)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體溫恢復正常時間開始進食時間 痊愈時間40 1.34 ±0.34 1.79 ±0.46 3.21 ±0.43對照組 40 2.43 ±0.65 2.84 ±0.58 6.54 ±0.84統(tǒng)計量P觀察組
目前認為,手足口病主要是由于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引起,全年都有病例報道,但以夏秋季居多,由于其發(fā)病年齡主要集中在5歲以下小兒,所以受到了社會和媒體的廣泛關注[2]。阿昔洛韋是一種高效廣譜的抗病毒藥物,其藥物作用主要為干擾病毒DNA的合成、抑制病毒復制[3]。在本研究中,我們使用阿昔洛韋與病毒唑聯(lián)合使用,在治療手足口病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40例患者中,有24例療效顯著,顯效率為60.00%,對照組40例患者中,有15例療效顯著,顯效率為37.50%,經(jīng)X2檢驗,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率之間有顯著差異,觀察組顯效率高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直接證明了聯(lián)合用藥方案較常規(guī)用藥更能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體溫恢復正常時間、開始進食時間和痊愈時間上均少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也說明了聯(lián)合用藥方案在快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方面的作用。前文我們提到,由于手足口病的主要患病人群為5歲以下小兒,所以快速改善其臨床癥狀對于疾病的治療和患者家屬的心理都是有積極作用的。
1 孫軍玲,張靜.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9,30(9):973 ~976.
2 嵇紅,李亮,吳斌,等.江蘇省2008年~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特征分析[J].中華兒科雜志,2012,50(4):261 ~266.
3 王蕾,湯建華.小兒皰疹病毒感染臨床治療用藥的進展[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34(1):119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