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 舜 陳瑞寧
(1湖南第一師范學院體育系,湖南 長沙 410205; 2.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高等學校體育課是高等教育總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體育教學蘊含著許多德育內容。長期以來,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重視技術、體能,忽略德育的主導作用仍客觀存在。因此,強調德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靈魂作用,引起廣大師生對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德育的認識,對促進大學體育任務的完成、實現(xiàn)高校體育工作的目標任務來說無疑是十分必要的。
我國《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指出:“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增強組織紀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勇敢、頑強、進取精神”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任務之一;2002年頒布實施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指出:“體育課程是寓促進身心和諧發(fā)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200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對高校各門課程提出了“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導作用”的新要求。由此可見,德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教師必須的、責無旁貸的任務。
毛澤東同志在《體育之研究》中曾說過:“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德國教育家赫爾巴也曾強調:“教學如果沒有進行德育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也就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體育與德育存在著彼此依存、互相促進的內在聯(lián)系。德育在素質教育中處于主導地位,起著決定作用。體育和德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目的與手段的關系。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教育的全過程,而體育是為德育服務的。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清楚地知道,教學僅僅是德育的手段,通過教學達到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才是我們真正要達到的目的。
在學校所有的課程中,只有體育課程能有效地實現(xiàn)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共同發(fā)展。高校體育的作用,除了增強學生體質的基本功能外,更注重體育在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遵守規(guī)則、直面逆境、增強自信的等良好品質養(yǎng)成。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下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實踐證明通過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思想,理論與觀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和人民,遵守紀律、團結奮進的集體主義精神,尊重他人,誠實、公正、謙虛、有禮貌的高尚道德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自信心和拼搏進取的精神及頑強的意志品質;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豁達開朗的性格和不服輸?shù)攘己玫男睦硭刭|。體育教學,應以“育人”的目標出發(fā),堅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備課,將“思想品德”的內容寓于整個體育教學之中,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養(yǎng)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培養(yǎng)獨立的從事科學體育鍛煉的能力,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定的基礎。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體育重視學生的體育技術與運動成績,忽視德育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使大學體育的育人目標得不到很好地實現(xiàn)。德育是體育教學的靈魂這一理念突出了德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其實質是寓德于教、以德助教,是與學校體育的教學內容、育人目標以及德育在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等國家的相關文件精神是統(tǒng)一的,也是符合心理學、教育學的原理的新的理念。通過在體育教學中德育的滲透,能有效地促進師生關系的融洽,促進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從而促進學校體育任務完成、德育目標的實現(xiàn)。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其特點是寓教育于體育活動中。體育活動的內容極其豐富,各種運動項目的特點和要求含有許多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從事不同運動項目的鍛煉,都能實現(xiàn)對青少年思想品德和個性的培養(yǎng)。體育運動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情感體驗機會,使某種品質在一次或某一時期的訓練比賽過程中得到反復的多次強化體驗,從而促進優(yōu)良品質的形成。體育運動中強烈的情感體驗,能深刻觸及人的精神,這是其他任何一門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所無法達到的。情感是學生道德發(fā)展的基礎,是影響人格和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具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從這一點上來說,體育是全面實施德育的重要載體,是德育的實踐環(huán)節(jié)。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一個顯著特點,主要是通過各種身體練習和活動進行的。通過讓學生親身參加各種體育運動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進個性的完美發(fā)展。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承受運動生理負荷,而且還要承受運動心理負荷。根據(jù)心理行為學的研究表明,學生的各種思想意識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現(xiàn)在口頭上,而是從他們的實際行動中表露出來的。教師根據(jù)學生反映出來的言行,及時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滲透,既具體又實際,其效果是有些學科所不及的,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體育學科的教學內容,本身就具有廣泛的、較強的思想性和豐富的教育因素,它與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質是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運動心理負荷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發(fā)展完美個性的必要條件。要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完美發(fā)展,就必須讓學生承受一定的運動心理負荷。兩者同步發(fā)生,同步進行,共同促進學生身心的協(xié)調發(fā)展。
強調體育教學中德育的靈魂作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學的質量同教師的教學水平緊密相關。體育教師的業(yè)務水平、知識結構、思想素質將直接影響到體育教育的成果。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育人,發(fā)揮德育的靈魂作用,關鍵是學生能自己認識到體育對自身的全面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要做到這一點,教師的引導是核心。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為了對學生給予道德上的影響,教師本人必須是有高尚道德的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是體育教師最基本的師德規(guī)范?!皞鞯乐?,必須聞道在先”。體育教師首先應是一個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儀表,以良好的教態(tài)、文雅的評論、強烈的事業(yè)心、認真的工作作風去影響、感染學生,使之成為一種感性的、潛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從知、情、意幾方面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體育教師要同其它專業(yè)教師一樣,既教書又育人,在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又要教育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道德,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品質和頑強的作風。作為一名高校體育教師,不僅必須具有較高的師德修養(yǎng),還應具備廣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專業(yè)理論和一定的教學研究水平。在實踐中,體育教師應具備從不同角度實施德育的能力。除了必須精通教學業(yè)務外,教師還要知識的廣度與深度上有所突破,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能觀察、辨析和探索教學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掌握體育教育理論及其規(guī)律,增強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一個學生喜歡、信賴的教師是影響實施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的優(yōu)秀品格和業(yè)務能力對學生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必將為學生所崇拜和效仿,學生往往會將對教師的尊敬和喜愛轉化為對教師所教學科的喜愛,從而促進學校體育任務的完成。
德育和體育是互相聯(lián)系,互相促進,密不可分的關系,體育是德育的基礎,德育能促進體育的發(fā)展。只有樹立了正確的體育教學思想,才能有利于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強調德育是體育教學的靈魂,其目的是為了通過德育來有效地促進大學體育教學任務的完成,實現(xiàn)大學體育與德育的雙贏。
[1]王月華.試論21世紀體育與健康教師應具備的條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5(3).
[2]陳立國.在體育教育中進行德育的探索[J].體育文化導刊 2005.9.
[3]潘哲浩.論素質教育與高校體育教師素質的完善[J].湖北體育科技 2004(1).
[4]邢樹強.德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促進作用的研究[J].焦作大學學報2005(3).
[5]朱小慶等.淺談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途徑與方法[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