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玲伶 高燕軍
腦梗死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He)和高血脂、糖尿病、吸煙一樣,是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本文作者對120例急性腦梗死合并HHe患者采用藥物聯(lián)合應(yīng)用多靶點治療療效進行報道。
1.1 觀察對象 選取2009-2012年作者醫(yī)院急性腦梗死患者120例,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xué)術(shù)會議制定的診斷標(biāo)準(zhǔn),并經(jīng)CT或MRI證實,均為大腦半球梗死,其中腔隙性梗死52例,腦血栓形成68例;男74例,女46例;年齡0~72歲,平均(62.3±11.2)歲?;颊呔朐汉笄宄靠崭寡獫{同型半胱氨酸(Hcy)≥15.0μmol/L,存在 HHe[1]。
1.2 方法 隨機將患者分為4組,每組各30例。維生素組給予口服葉酸5mg和維生素B12 500μg,1次/d,疏血通組及依達拉奉組分別加用疏血通注射液(2mL/支,牡丹江友博藥業(yè)有限公司)6mL入0.9%氯化鈉250mL 1次/d靜脈滴注、依達拉奉注射液(30mg/支,吉林省博大制藥有限責(zé)任公司)30mg入0.9%氯化鈉100mL 2次/d靜脈滴注,聯(lián)合藥物組應(yīng)用葉酸、維生素B12、疏血通和依達拉奉治療,劑量同其他組。四組患者基礎(chǔ)治療相同(脫水控制腦水腫、抗血小板聚集、調(diào)節(jié)血脂和血糖等)。療程均為14d。分別于治療前后檢測空腹血漿Hcy水平,以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定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
1.3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治療前后Hcy水平、NIHSS評分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治療后NIHSS評分四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聯(lián)合藥物組與其他3組分別進行兩組間比較采用SNK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四組患者治療后Hcy水平、NIHS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P<0.01)。治療后 NIHSS評分四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F=14.73,P=0.000);治療后 NIHSS評分聯(lián)合藥物組分別低于維生素組(q=8.27,P<0.01)、疏血通組(q=8.00,P<0.01)和依達拉奉組(q=5.32,P<0.01)(表1)。
表1 各組Hcy水平及NIHSS評分比較 (n=30,)
表1 各組Hcy水平及NIHSS評分比較 (n=30,)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維生素組、疏血通組及依次拉奉組比較,△P<0.01
NIHSS評分組別 Hcy水平(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藥物組 26.88±1.98 13.55±3.61** 10.46±5.12 4.43±1.02治療前 治療后**△依達拉奉組 27.34±3.55 17.76±8.28* 11.42±4.38 7.34±5.48*疏血通組 25.59±4.20 18.34±1.21* 9.86±5.33 6.76±3.56*維生素組 26.21±3.69 20.56±4.28* 10.12±2.18 7.12±4.23*
目前,HHe形成機制不明,有報道顯示HHe與維生素缺乏、N5,N10-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基因缺陷、使用甲氨蝶呤等藥物以及激素水平改變等因素相關(guān)。近年文獻報道疏血通[2]及依達拉奉[3]可減低腦梗死患者Hcy水平,促進其康復(fù)。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四組患者治療后Hcy水平、NIHS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治療后NIHSS評分聯(lián)合藥物組均低于其余三組,提示疏血通及依達拉奉二者聯(lián)合維生素治療效果優(yōu)于單藥治療,其機制可能為葉酸和維生素B12可以減少Hcy生成,疏血通可改變內(nèi)環(huán)境,依達拉奉可誘導(dǎo)血清過氧化氫酶生成,從而降低Hcy水平,減輕HHe的毒性損傷作用,故而臨床療效較好。
[1]吳江,賈建平等.神經(jīng)病學(xué)[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2]王智光.疏血通注射液對腦梗死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2):171-172.
[3]王展,張景華,徐來長.依達拉奉聯(lián)合維生素B12、葉酸治療進展性卒中療效觀察[J].淮海醫(yī)藥,2011,29(3):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