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江
高血壓主要是由多種因素所引起的疾病,長期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多會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這些并發(fā)癥嚴重危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致死率增高。目前,有報道指出中心動脈壓(central aortic pressure,CAP) 與外周血壓,主要是肱動脈血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前者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guān)性更高[1-2]。2006 年ASCOT 分支研究CAP 研究結(jié)果顯示,改善動脈彈性功能是治療新的介入點[3]。不同類型的降壓藥物大多均對外周肱動脈壓的影響相同,但有不同的脈搏波速度,因此導致了CAP 的差異[4]。對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治療不僅是降低平均收縮壓,更主要是要有效地降低收縮壓的變異性。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觀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對老年高血壓患者CAP 的影響?,F(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 年3 月—2012 年1 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26 例,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均符合2011 年中華醫(yī)學高血壓臨床指南中的診斷標準[5]。其中男69 例,女57例; 年齡61 ~78 歲,平均(68.7 ±5.3) 歲; 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則,將患者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63 例。治療組中男35 例,女28 例; 年齡60 ~77 歲,平均(68.1 ±5.6) 歲; 對照組中男34 例,女29 例; 年齡61 ~77 歲,平均 (68.3 ±6.0) 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納入標準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入選標準: 收縮壓(SBP) ≥140mmHg (1mm Hg =0.133kPa) 或舒張壓(DBP)≥90mmHg; 排除標準: 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繼發(fā)性高血壓、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心力衰竭以及未控制的心律失常者。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者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商品名: 絡(luò)活喜) 5.0mg 口服,1 次/d; 對照組患者給予厄貝沙坦片(商品名: 安博維) 150mg 口服,1 次/d,所有患者于每天早上8: 00 服用。12 周為1 個療程,1 個療程結(jié)束后分別測定兩組患者的CAP、外周血壓、踝臂脈搏波速度(baPWV) 。
1.4 監(jiān)測指標
1.4.1 外周血壓及CAP 的監(jiān)測 所有患者采用經(jīng)過精密矯正的電子血壓計(Omron HEM-741C) ,測量之前患者在安靜的房間中休息5min,后測量3 次坐位肱動脈壓,每次間隔5min,取后兩次的血壓平均值作為肱動脈的血壓值。使用CAP 測量儀器,仔細觸摸出橈動脈搏最明顯的點,將脈搏波傳感器對準檢測點,收集30s 的脈搏波圖形,自動計算出CAP。
1.4.2 baPWV 檢測 采用全自動動脈硬化檢測儀器,患者取仰臥位,心電圖電極放置于患者的雙腕上,心音圖微型音器放置于患者胸骨的左邊緣,測量baPWV 的綁帶在患者兩側(cè)的上臂及腳踝上,連接傳感器,儲存10s 采樣時間內(nèi)的容積波形,進行自動分析和質(zhì)量調(diào)節(jié),獲取baPWV 值。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AS9.0 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s) 表示,采用t 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 治療組與對照組年齡、性別、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見表1) 。
2.2 兩組監(jiān)測后外周血壓、CAP 及baPWV 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外周血壓、CAP 及baPWV 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治療后兩組患者CAP 和baPWV 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 外周血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ic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觀察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observation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觀察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observation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組別 例數(shù) 外周血壓(mmHg)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 63 152.4±17.9 133.2±18.1 144.0±16.5 121.0±1治療后CAP (mmHg)治療前治療后baPWV(m/s)治療前7.9 15.3±3.0 11.7±4.1對照組 63 153.9±18.2 135.3±20.3 145.4±19.6 125.4±20.3 15.6±3.3 13.2±5.4 t 5.35 6.82 1.02 P 值值>0.05 <0.05 >0.05 <0.05 >0.05 <0.01
高血壓的產(chǎn)生主要由于血液在血管內(nèi)流動時對血管壁產(chǎn)生了側(cè)壓力,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壁的彈性減弱,從而增加了阻力。有血壓測量以來,肱動脈血壓的測量一直作為高血壓診斷的手段與方法。但是,近幾年來有報道顯示[6],傳統(tǒng)的血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前瞻性的臨床隨訪研究表明CAP升高與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以及并發(fā)癥具有較為密切的關(guān)系。也有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顯示,高血壓患者的靶器官損害與血壓變異系數(shù)的關(guān)系比喻血壓水平的關(guān)系更加密切。
有研究資料顯示[7],在目前臨床中常用的降壓藥物的種類中鈣通道阻斷劑和噻嗪類利尿劑有降低收縮壓變異的療效,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和轉(zhuǎn)換酶抑制劑對其變異性有加深的作用。其中鈣離子拮抗劑是高血壓治療中的一類非常重要的藥物,我國有超過50%以上的患者均采用鈣離子拮抗劑治療高血壓。高血壓的產(chǎn)生主要是因為血液在血管內(nèi)流動時對血管壁的影響,隨著年齡的增加,患者的血管壁彈性減弱,阻力增加引發(fā)高血壓。老年高血壓患者疾病的治療不僅需要降低全天的血壓值,通過服用長效的抗高血壓藥物起到較平穩(wěn)、持久的降低血壓的變異性,有效地降低收縮壓的變異性[8-9]。
本研究顯示,氨氯地平對CAP 的作用顯著大于厄貝沙坦藥物,同時CAP 的降低與baPWV 的下降具有相關(guān)性,baPWV降低的幅度大于對照組。綜上所述,苯磺酸氨氯地平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中心動脈收縮壓具有顯著的降低作用,因此在對該類患者的降壓治療中要時刻關(guān)注外周肱動脈壓的變化,同時將改善動脈的彈性功能作為降低血壓治療的關(guān)鍵[10]。
1 Pini R,Cavallini MC,Palmieri V,et al. Central but not brachial blood pressure predicts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an unselected geriatric population: the ICARe Dicomano Study [J]. J Am Coll Cardiol,2008,51 (4) : 2432-2439.
2 Roman MJ,Devereux RB,Kizer JR,et al. Central pressure more strongly relates to vascular disease and outcome than does brachial pressure: The Strong Heart Study [J]. Hypertension,2007,50 (3) :197-203.
3 The CAFé Investigators,for the Anglo-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 Trial (ASCOT) Investigators. Differential impact of blood pressure-lowering drugs on central aortic pressure and clinical outcomes. Principal results of the Conduit Artery Function Evaluation (CAFE) Study[J]. Circulation,2006,113 (3) : 1213-1225.
4 Hirata K,Vlachopoulos C,Adji A,et al. Benefits from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beyond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Beyond blood pressure or beyond the brachial artery [J]. J Hypertens,2005,23 (1) : 551-556.
5 胡大一,王宏寧. 高血壓病流行的全球趨勢及對策[J]. 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0,22 (4) : 193-195.
6 Mary J,Richard B,Deveren X,et al. Central pressure more strongly relates to vascular disease and outcome than dose brachial pressure: The Strong Heart Study [J]. Hypertension,2007,50 (1) : 197-203.
7 Webb AJ,F(xiàn)ischer U,Mehta Z,et al. Effects of antihypertensive-drug class on interind ividual variation in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Lancet,2010,375 (9718) : 906-915.
8 孫兆青,鄭黎強,張心剛,等. 短期服用氫氯噻嗪對中心動脈壓影響的研究[J]. 山西醫(yī)藥雜志,2012,41 (1) : 50-52.
9 李鴻宇. 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的療效研究[J]. 臨床合理用藥,2012,5 (5) : 11-12.
10 王征,孫清華,趙鵬,等. 纈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或氫氯噻嗪對老年高血壓患者中心動脈壓的影響[J] . 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10,12 (4) : 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