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文喆
(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qū)臨江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遼寧 丹東 118002)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治療分析
赫文喆
(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qū)臨江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遼寧 丹東 118002)
目的探討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治療方法與效果。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間的6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為觀察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方法的不同,將該組患者分為兩組,一組為觀察組,一組為對照組,每組人數(shù)30例。結果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觀察組相對于對照組而言,其臨床效果較高,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治療效果良好,在臨床醫(yī)學中,值得推廣和應用。
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治療;治療方法
慢性萎縮性胃炎作為一種常見的消化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征表現(xiàn)為黏膜肌層增厚、胃腺體萎縮、胃酸分泌減少、黏膜變薄等,這些病征不僅對患者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威脅,而且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以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間的6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為觀察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具體的觀察分析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間的6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為觀察對象,患者年齡在20~65歲,平均年齡(39.9±10.1)歲其中,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32例,患者的病程在1~7年,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在經過胃鏡檢測和相關病理學檢,患者最終確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其中,所有患者伴隨有不同程度的并發(fā)癥,如胃黏膜腸化生等。另外,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病情,將患者萎縮程度劃分為:重度10例,中度20例,輕度30例。所有患者均有腹痛或者是不適癥狀,部分患者出現(xiàn)腹脹,部分病情嚴重患者出現(xiàn)嘔吐、惡心以及暖氣等癥狀。在臨床試驗中,經過對照組與觀察組的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即年齡、性別以及臨床癥狀進行觀察比較后(P>0.05),沒有明顯差異。
1.2 治療方法
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方法的不同,將該組患者分為兩組,一組為觀察組,一組為對照組,每組人數(shù)各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養(yǎng)胃沖劑,開水沖服,一次1包,一天3次;觀察組采取三聯(lián)7d的治療方法,并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進行,具體的方法如下:1000mg/d克拉霉素,2000mg/d阿莫西林,480mg/d枸櫞酸鉍鉀。所有患者在治療兩周后,經胃鏡復查。
1.3 判定標準
治療效果明顯:患者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均已消失,身體不適感消失,經胃鏡檢查后,黏膜顆粒狀也隨之消失,并且趨于正常泌酸腺以及胃黏膜幽門腺的數(shù)量上升,黏膜增生強程度減退并消失,化生程度也伴隨著消失。治療效果有效: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癥狀有所好轉,體征情況改善,經胃鏡檢查后,黏膜顆粒狀有所改善;泌酸腺以及胃黏膜幽門腺的數(shù)量有所上升,黏膜增生強程度有所減退并逐漸消失,化生程度也有所改善;治療效果無效: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體征表現(xiàn)以及病情沒有任何好轉與變化,而且在經過胃鏡檢查和組織學檢查后,各項病理特征也沒有任何的變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取SPSS13.0軟件實施統(tǒng)計分析,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而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且P<0.05具有差異性的統(tǒng)計意義。
根據(jù)臨床治療效果分析比較,觀察組相對于對照組而言,其臨床效果較高,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的比較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疾病,萎縮性胃炎的危害是比較大的。在臨床醫(yī)學中,慢性萎縮性胃炎不僅發(fā)病率,而且有關病情因素多而復雜,主要的病理過程中,炎癥、萎縮以及化生,主要的病理特征表現(xiàn)為:黏膜肌層增厚、胃腺體萎縮、胃酸分泌減少、黏膜變薄等,這些病征不僅對患者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威脅,而且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其中,該病發(fā)生與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胃黏膜局部發(fā)生炎癥而導致,一般而言,局部損傷因素表現(xiàn)為:幽門桿菌發(fā)生感染,胃酸侵入,胃黏膜屏障功能進一步減退,最終形成結節(jié)狀或者顆粒狀。根據(jù)最近的相關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fā)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并且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發(fā)病率也有所提高,是一種極為常見的臨床慢性炎證[1-6]。
在臨床醫(yī)學中,慢性萎縮性胃炎治療的關鍵就是根除幽門桿菌,幽門桿菌不僅不會對胃黏膜產生威脅,削弱其自身保護力,而且幽門桿菌所產生的代謝物也會對胃黏膜造成傷害,一方面,會減少黏膜血液量,另一方面,會導致泌酸腺死亡或者是胃黏膜胃幽門腺凋亡,而養(yǎng)胃沖劑屬于中成藥,可以幫助患者活血化瘀、滋陰養(yǎng)胃,與此同時,并且在此基礎上,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進一步根治幽門桿菌,強化胃黏膜修復功能,抑制異型增生,從而徹底治愈慢性萎縮性胃炎。
經過大量的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慢性萎縮性胃炎極易引發(fā)其他的疾病。經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慢性萎縮性胃炎由于胃分泌功能下降,體現(xiàn)血液循環(huán)功能變差,造成整個病理過程治愈難度加大。因此,對于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而言,要對癥下藥,通常一般的治療方法,要求戒煙忌酒,避免使用損害胃黏膜的藥等,采用弱酸治療,抗幽門螺旋菌治療,并抑制膽汁反流和改善胃動力,與此同時,還要改善其飲食習慣。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飲食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治療是相當重要的,而不少患者都會有慢性萎縮性胃炎如何飲食這樣的問題。因此,要求萎縮性胃炎患者日常飲食要按時有規(guī)律,切不可過飽過饑或暴飲暴食,以免增加胃部的負擔,引起出其他胃部疾病等不良后果。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不論其病因如何,均應戒煙忌酒,避免使用損害胃黏膜的藥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等,飲食宜規(guī)律,避免刺激性食物更加具體的內容需要詳細病情確定。
總而言之,在臨床醫(yī)學中,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藥物有很多種類,雖然藥物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一些癥狀,幫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疼痛與不適,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在藥物的治療下,效果并不明顯,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患者的飲食習慣不規(guī)律,自我保健意識較差,所以,很難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因此,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而言,必須要將藥物治療與自我調攝結合起來,進而才能從根本上徹底治愈慢性胃炎。
[1] 鄺耀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19):145-146.
[2] 丁月芳.萎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分析[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1,3(22):58-59.
[3] 張韻.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治療及分析52例[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0,5(11):3161-3162.
[4] 陳學堂.中醫(yī)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觀察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8):245-246.
[5] 張延芬.安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4):116-117.
[6] 曾曉婷.辨證分型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135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9): 270-271.
R573.3
B
1671-8194(2013)18-01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