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立 王 威
【摘 要】在高層建筑中,剪力墻結構的應用日漸廣泛,加強剪力墻結構的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是整個建筑項目的關鍵之一。只有搞好技術管理,才能掌握高層剪力墻建筑施工的技術要點。本文通過工程實例從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方面詳細介紹了高層剪力墻結構中施工技術管理要點,從而保證高層剪力墻建筑達到優(yōu)質標準。
【關鍵詞】高層建筑;剪力墻;施工技術;技術管理
1.工程概況
本工程建筑結構為剪力墻結構,地下一層,地上二十七層,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 50年,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七度,建筑耐火等級均為一級,抗震設防分類為丙類,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剪力墻抗震等級為三級,建筑場地類別為Ⅱ類。
2.土方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開工前必須做好排水設施,挖土時應預留300mm厚土層人工清底,保證基底表面平整,在人工清底過程中,測量人員應根據設計要求及時給定控制標高,防止超挖現象發(fā)生?;娱_挖過程中,及時做好基坑上部周邊擋水土堤及基坑周圍的明排水溝及集水井,防止雨天的到來,引起基坑周邊塌方,并及時組織好對基坑驗槽工作,及時進行灰土擠密樁施工,防止雨水對基底土的浸泡。同時,為了保證基坑邊坡安全,基坑邊坡放坡為1:0.5?;油练介_挖時,基坑周圍 10米內不得堆載重物。
3.樁基工程施工要點
樁位測放結束即固定樁位點,每個樁位點測放四個“龍門樁”,四個“龍門樁”的交點即為樁位點,以防樁位移動。鉆機對正樁位后調平,使主動鉆桿垂直并保持天滑輪、動力盤中心、及樁位中心三點一線。在成孔過程中發(fā)現孔斜,即刻糾斜,否則,不允許再鉆進,同時,鉆孔到達設計深度后,經過驗收即下入鋼筋籠和灌注混凝土,嚴禁成孔后放置時間過長,形成孔壁失穩(wěn),在砂層部位形成塌孔。 成孔后,按常規(guī)方法測量孔的垂直度、孔徑、沉渣厚度。對以上三項指標通過常規(guī)方法測量發(fā)現有問題的樁,由樁檢測單位采用孔徑儀,沉渣測定儀,井斜儀進行判定,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 鋼筋籠加工的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給每個鋼筋籠按規(guī)定加焊樁徑卡。鋼筋籠加工除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外,還必須符合表1規(guī)定:
綁扎扎絲長度應嚴格控制,梁、柱綁扎鐵絲絲尾朝向梁柱心,板、墻綁扎鐵絲絲尾與受力筋彎鉤一致。梁柱箍筋應與受力筋垂直,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筋錯開設置綁扎,箍筋要平、直,規(guī)格間距依照圖紙,絲尾朝向梁、柱心,同時梁箍筋伸入柱中一個,梁兩端箍筋距柱筋外皮 50㎜。梁、板鋼筋先彈線后綁扎,鋼筋彎鉤朝下,保護層墊塊到位。
4.2鋼筋加工
4.2.1鋼筋綁扎定位技術應用
1)內墻、柱筋定位
① 基礎梁及基礎底板鋼筋綁扎完成后,從墊層準確向基礎梁上吊線,在鋼筋上彈放柱位置線,在基礎梁內部及梁頂各固定一道箍筋,上下固定柱插筋,柱鋼筋拐頭向外綁在承臺的鋼筋網片上。
②定位箍筋的直徑一般同構件箍筋;
2)地下室外墻筋定位
① 墻的根部及在承臺、筏板、地下室上表面的鋼筋定位方法同柱。
②墻水平筋間距、豎向鋼筋間距由豎向梯子筋及水平向梯子筋控制。
③定位鋼筋與兩側墻筋應采用十字形綁扎牢固。
3)梁筋定位
①縱向受力鋼筋為雙層或多層時,兩排鋼筋之間以直徑 25mm ~28mm的短鋼筋墊起。
②梁節(jié)點鋼筋十分稠密時,應留有能滿足澆灌混凝土和振搗的間隙。
③ 每跨梁除按八字形綁扎外,在凈跨梁兩端(墻、柱面)向內 300mm處各增加一個定位箍筋,定位箍筋的間距應為粗直徑受力鋼筋的 60d,且應在兩個定位箍筋之間的梁底設一組(兩塊)墊塊。
④ 定位箍筋的直徑同梁箍筋。
4.2.2鋼筋接頭
鋼筋應先調直下料,加口端面應與鋼筋軸線垂直,不得用氣割下料。 提供的直螺紋在現場加工,加工鋼筋端頭螺紋的牙形、螺距規(guī)格等必須與連接套相應配合。 鋼筋直螺紋加工必須在專用機床上進行套絲。套絲機的刀具冷卻應采用小溶性切削冷卻液,不得使用油類冷卻液或無冷卻液套絲。
5.模板工程施工技術
模板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成型的重要工具,由于它直接影響到工程建設的質量、進度、造價和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因此是推動建筑技術進步的一個重要內容。
5.1模板支設施工技術
5.1.1底板磚胎模施工
磚胎模從基礎墊層施工完后及時砌筑,以便后續(xù)的抹灰、防水、底板鋼筋施工盡早插入,達到縮短工期目的。磚胎模采用 240mm厚的磚墻,從墊層開始到底板上表面標高處,700mm厚底板,磚胎模高度為750mm。為了保證磚胎模在底板混凝土澆筑時不移位,在澆筑底板混凝土之前,將磚胎模高度外的回填土回填完成。同時,為了保證底板側幫鋼筋保護層的厚度,砌筑磚胎模前,在底板墊層上彈出磚胎模的位置線,預留出磚胎膜的抹灰層,防水卷材及卷材保護層的厚度。
5.1.2主體剪力墻、柱模板施工
剪力墻及柱子的模板主要采用厚度為15毫米的鏡面木板和60×80的木方組成、采用鋼管、對拉螺栓、蝶形卡、扣件加固,沿柱身每隔50cm一道加固,下部適當加密。模板加固件有Ф12的連接螺桿和Ф48的腳手架鋼管和Ф12的對拉螺桿加固,加固件沿模板豎向每隔500mm設一道。柱子的根部的加固件適當加密,檢查墻模板安裝位置定位基準面上的控制墻線及模板編號,符合圖紙后,安裝門窗洞口等模板及預埋件。模板安裝完畢后,全面檢查扣件,螺栓斜撐是否緊固,穩(wěn)定,模板拼縫及下口是否嚴密。
5.2模板的保護措施
傳統(tǒng)的支模方法將頂板模板支靠于已澆筑成型的立面墻體上,拆模時,在撬動模板時極易損壞板材邊緣。在設計中,在支設頂板模板時,沿板的邊緣設置木方帶拆模撬動木方便可帶動模板下落。這樣,既保護了模板材料,增加了模板周轉次數又避免了邊角處跑漿。
6.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6.1混凝土澆筑
本工程為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在混凝土澆筑前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墻、柱砼澆筑以前,應將模板先進行濕潤,然后在底部先填一層 50mm厚與設計砼配合比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漿,防止柱底產生爛根現象。柱砼澆筑采用分層澆筑,墻采用分層分段循環(huán)向上向前推進直至澆筑結束,注意要在已澆砼初凝前澆筑后一層砼。
6.2混凝土施工縫
施工縫的留置位置選擇在結構受剪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應滿足規(guī)定,柱留置于基礎、梁的頂面、梁的底面。施工縫處底板下鋪墊15 mm 厚木條,保證下鐵鋼筋保護層;上下鐵之間用木板保證凈距,與下鐵接觸的木板按下鐵鋼筋間距鋸成豁口,卡在鋼筋上。梁、板混凝土澆筑時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用 4米刮杠找平,墻體跟部刮杠找平,終凝前用混凝土抹光機抹光,鐵抹子收光,棕刷拉毛。
7.結束語
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由于剪力墻結構具有整體性好,剛度大,抵抗側向變形能力強,承載力容易滿足,抗震性能好,室內墻面平整等優(yōu)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高層住宅中。在高層剪力墻建筑施工中,技術管理是整個施工過程的關鍵之一,因此,為了可以達到施工質量規(guī)范要求,就必須充分解決施工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嚴格檢查制度,保證工程進度,從而建造出高水準、高質量的剪力墻結構工程。
參考文獻:
[1]魏有函. 淺談建筑工程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研究[J].施工技術.2011,(32):56
[2]潘斌.探討高層建筑剪力墻施工技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J].科技向導.2012,(45):32
[3]楊千雨. 淺談高層建筑剪力墻施工技術管理措施[J].建筑工程.2009,(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