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明
(蘇州市相城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江蘇 蘇州 215131)
某院2010年至2012年抗菌藥物的應用分析
朱偉明
(蘇州市相城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江蘇 蘇州 215131)
目的 分析某院連續(xù)3年抗菌藥物應用情況和趨勢,為指導臨床合理用藥供參考。方法 統(tǒng)計2010年至2012年某院抗菌藥物消耗的有關數(shù)據(jù),對門診住院各項抗菌藥物控制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對門診住院抗菌藥物使用量或金額進行排序和分類分析。結果 3年來某院抗菌藥物控制指標除了病原學送檢率在提高外,其余控制指標全線下降。結論 某院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初具成效;抗菌藥物專項整治還應加強力度,有些控制指標還不能達到衛(wèi)生部要求。應從重點科室和手術科室入手,對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物進行有效干預。
抗菌藥物;合理用藥;控制指標;專項整治;有效干預
抗菌藥物是預防和治療感染性疾病的有力武器,但目前為止,我國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形勢仍不容樂觀[1]。隨著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工作的不斷深入,某院使用抗菌藥物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現(xiàn)通過有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將結果報道如下。
收集某院藥品信息系統(tǒng)中2010年至2012年抗菌藥物消耗數(shù)據(jù),對有關數(shù)據(jù)分類匯總,分別排出3 年來使用金額或使用量前10位的抗菌藥物,計算出各類抗菌藥物的金額占比或使用量占比。通過日常處方醫(yī)囑點評和歷次抗菌藥物專項檢查記錄,計算出3年來門急診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二聯(lián)以上比例、抗菌藥物金額占比,計算出住院抗菌藥物人均費用、二聯(lián)以上比例、使用強度、抗菌藥物金額占比、特殊抗菌藥物使用量占比、病原學送率和清潔手術預防使用率等。
2.1 2010年至2012年門診抗菌藥物配方金額排序前10位對比表,2010年頭孢哌酮他唑巴坦特殊級抗菌藥物位列門診配方金額首位,2011年開始分級管理后淡出前10位;2010年阿奇霉素還有一席之地,到2012年10位中除依替米星排行第二外,其余均為頭孢菌素類和頭霉素類。見表1。
2.2 2010年至2012年門診抗菌藥物使用量(DDD數(shù))排序前10位對比表,2012年阿奇霉素與羅紅霉素位居門診抗菌藥物使用量(DDD數(shù))排序前3位,2011與2012年三代頭孢菌素頭孢克肟穩(wěn)居使用量首位。見表2。
2.3 2010年至2012年住院抗菌藥物使用金額排序前10位對比表,與門診類同,2010年頭孢哌酮他唑巴坦和甲砜霉素等特殊級抗菌藥物使用金額比較靠前,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后的2012年,特殊級抗菌藥物退出前10位排序中,頭孢菌素類與頭霉素類仍占主要比重。見表3。
2.4 2010年至2012年住院抗菌藥物使用量(DDD數(shù))排序前10位對比表,與門診類似,2010年住院口服阿奇霉素使用量排首位,而羅紅霉素排第10位,到2012年二者退出前10排序。見表4。
2.5 2010年至2012年抗菌藥物分類使用金額統(tǒng)計對比表,頭孢菌素類金額占比3年連續(xù)最大,比重在逐年下降,金額在2011年稍有增長后,2012年頭孢菌素類金額出現(xiàn)了負增長;碳青霉烯類金額在2011年有所下降,2012年增長77.65%;林可酰胺類2011年略有下降,2012年增長79.95%;增長最為明顯的為其他內酰胺類,多為頭孢菌素和酶抑復合劑,2011年增長6.76%,2012年增長126.87%。見表5。
2.6 2010年至2012年抗菌藥物分類使用量(DDD數(shù))統(tǒng)計對比表,其他內酰胺類使用量在2011年略有增長,2012年增長128.3%;林可酰胺類在2011年出現(xiàn)負增長后,2012年增長59.0%;頭孢菌素類使用量在2011年增長較快,達53.8%,到了2012年使用量下降了23.9%;下降最為明顯的是酰胺醇類,2011年下降了21.8%,2012年下降了95.1%;青霉素類連續(xù)處于略微負增長。見表6。
表1 2010年至2012年門診抗菌藥物使用金額排序前10位對比表
表2 2010年至2012年門診抗菌藥物使用量(DDD數(shù))排序前10位對比表
表3 2010年至2012年住院抗菌藥物使用金額排序前10位對比表
表4 2010年至2012年住院抗菌藥物使用量(DDD數(shù))排序前10位對比表
表5 2010年至2012年抗菌藥物分類使用金額統(tǒng)計對比表
表6 2010年至2012年抗菌藥物分類使用量(DDD數(shù))統(tǒng)計對比表
表7 2010年至2012年門診住院抗菌藥物控制指標對比表
2.7 2010年至2012年門診住院抗菌藥物控制指標對比表,抗菌藥物患者病原學檢查百分率連續(xù)提高,抗菌藥物門急診和住院各項控制指標2011和2012年全部負增長;降幅最大的為抗菌藥物特殊品種使用量占抗菌藥物使用量百分比,其次為門急診的二聯(lián)以上抗菌藥物聯(lián)用比例;降幅最小的為門急診抗菌藥物費用占藥費總額百分比,降幅僅為11.27%。見表7。
3.1 隨著醫(yī)藥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工作的不斷推進,促使臨床抗菌藥物使用逐步趨于規(guī)范。前幾年,我國醫(yī)療機構抗菌藥物使用占醫(yī)院藥品份額為16.14%~38.81%[2],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為70%,外科使用率高達97%[3]。
3.2 某院門診抗菌藥物費用占藥費總額百分比逐年在下降,但2012年仍有30.56%,下降速度不是太明顯;門急診抗菌藥物處方比例雖有下降,但仍未達到衛(wèi)生部20%和40%的標準。應重點加強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管理,加大處方點評力度,公示和干預不合理用藥。
3.3 住院抗菌藥物費用占藥費總額百分比下降度明顯快于門診;住院抗菌藥物使用率也降至50%左右;病原學檢查百分率在逐年提高;清潔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百分率由100%已降至62.2%,但仍低于30%的要求;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由104.8DDD降至72.35DDD,顯示2011年下降幅度不大,2012年下降幅度達26.45%,但仍沒有達到衛(wèi)生部低于40DDD的要求。提示某院住院抗菌藥物應用整治初顯成效,但還需繼續(xù)加大督查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室目標考核制度,努力使各項指標達到標準要求。
3.4 分析提示某院抗菌藥物使用品種過于集中,容易產生耐藥,可采用抗菌藥物輪用機制,對重點品種、用量及時分析,從重點科室和手術科室入手,積極采取有效干預;充分發(fā)揮臨床藥師作用,建立藥物治療技術支撐體系,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應用成熟的合理用藥軟件,規(guī)范醫(yī)生處方和醫(yī)囑用藥,進一步提高醫(yī)院的診療水平。
[1] 張勤,金偉華,熊敏,等.我國2000-2010年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1,31(12):1018-1021.
[2] 全國樣本醫(yī)院當季總體購藥情況[EB/OL].全國醫(yī)藥經濟信息網(wǎng),2009.
[3] 劉東,楊世民,馬金強,等.解放軍323醫(yī)院2005-2007年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藥學服務與研究,2009,9(1):28-31.
R969.3;R978.1
B
1671-8194(2013)26-00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