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尾玉 黃凱文 陳友華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學(xué)部,廣東 佛山 528300)
2010~2012年某院口服降糖藥物的用藥分析
蔡尾玉 黃凱文 陳友華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學(xué)部,廣東 佛山 528300)
目的 為口服降糖藥的采購及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 統(tǒng)計、分析我院2010~2012年口服降糖藥應(yīng)用品種、銷售金額、數(shù)量、用藥頻度(DDDs)及日均費用(DDC)等。結(jié)果 口服降糖藥的銷售金額越來越大;雙胍類金額三年高居榜首,鹽酸二甲雙胍片的銷售金額、用藥頻度三年第一;格列美脲膠囊的用藥頻度和瑞格列奈(孚來迪)的銷售金額三年均排第二。結(jié)論 降糖藥用量逐年增多,鹽酸二甲雙胍片為本次調(diào)查應(yīng)用最穩(wěn)定、最廣泛、同步性最好的口服降糖藥,我院對口服降糖藥使用合理。
降糖藥物;合理應(yīng)用;分析
糖尿病系血中胰島素相對或絕對分泌不足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降低,引起血糖過高和出現(xiàn)糖尿的一種慢性病,如不加以合理監(jiān)測和治療,會引起各種急慢性并發(fā)癥,甚至致殘致死,它的危害僅次于心血管病和惡性腫瘤,成為第三大疾病。2012年1月9日,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中國慢病監(jiān)測及糖尿病專題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全國有成年糖尿病患者約9700萬人,超過印度成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國,我國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DM)為主,占90.0%以上[1],治療2DM的主要方法是口服降糖藥,筆者對本院口服降糖藥的應(yīng)用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查分析,從中了解口服降糖藥的發(fā)展趨勢、應(yīng)用情況,更好地為口服降糖藥的采購及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資料來源
本院管理系統(tǒng)(HIS)2010—2012年藥庫口服降糖藥的出庫記錄,包括藥物名稱、規(guī)格、銷售金額、數(shù)量等。
1.2 方法
統(tǒng)計我院2010~2012年口服降糖藥的品種、銷售金額、用藥頻度(DDDs)和日均費用(DDC)等數(shù)據(jù),然后對這些數(shù)值進行排序、分析及總結(jié),最后得出有關(guān)結(jié)論。限定日劑量(DDD)根據(jù)《新編藥物學(xué)》(17 版)[2]和藥品說明書等綜合確定。DDDs=某藥的總用藥量/該藥的DDD,其值越大,說明使用頻率越高,反映臨床對該藥的選擇傾向性越大;DDC=某藥總銷售金額/DDDs,DDC越大,表示患者使用該藥的日均費用越高,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dān)越重,反之越??;K(序號比)=銷售金額排序/ DDDS排序[3],它的意義有相對性。
2.1 我院2010~2012年度口服降糖藥總銷售金額呈逐年上升趨勢,2012年較2010年增幅達27.62%;各類口服降糖藥的銷售金額除雙胍類、磺脲類呈波浪形外,其它都是直線上升,上升最快的是非磺脲類促泌劑;在構(gòu)成比方面,3年的平均比例是:雙胍類占31.13%,非磺脲類促泌劑占26.27%,a-糖苷酶抑制劑占17.48%,磺酰脲類占14.72%(“-”表示當(dāng)年沒有該品種)。詳情見表1。
2.2 我院14種口服降糖藥各年度使用情況見表2,在銷售金額方面,前二位的是鹽酸二甲雙胍片和瑞格列奈(孚來迪);在DDDS方面,前三位的是鹽酸二甲雙胍片、格列美脲膠囊和吡格列酮(卡司平),日均費用最高的是西格列汀,其次那格列奈,最低的是鹽酸二甲雙胍片;表2中的DDC為三年平均值,雖有藥價調(diào)整,但變化不大(表2中“-”表示當(dāng)年沒有該品種藥)。
2010~2012年我院口服降糖藥銷售總額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因為2DM的人群越來越大以及糖尿病要長期用藥。
從表2可見,雙胍類中鹽酸二甲雙胍片銷售金額三年居首,而它的日均費用卻是最低,用藥頻度也是三年第一,說明其充分得到了醫(yī)師和患者的認可,在我院得到了廣泛的應(yīng)用。鹽酸二甲雙胍片直接作用于糖的代謝過程,抑制肝糖原異生,并能減輕體重,是肥胖型2DM的首選藥物[4];鹽酸二甲雙胍片與其它降糖藥聯(lián)合使用時,能增強降血糖作用,與胰島素合用可減少胰島素的用量[5]。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明確指出[1]: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的首選藥物是鹽酸二甲雙胍片,如果沒有禁忌證,鹽酸二甲雙胍片應(yīng)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療方案中。其K值三年都是1、銷售金額最大、用藥頻度最大,取得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及品牌效應(yīng),日均費用比較高的進口鹽酸二甲雙胍片(格華止)也被更多的2DM患者所選用,銷售金額已連續(xù)上升到第四位。雙胍類的多種優(yōu)勢使其在口服降糖藥中占領(lǐng)了主導(dǎo)地位。
瑞格列奈(孚來迪)銷售金額三年穩(wěn)居第二,用藥頻度上升到第四位。它是非磺酰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能快速降低血糖,被稱為“餐時血糖調(diào)節(jié)劑”。由于這個特點,大大提高了其用藥頻度,與鹽酸二甲雙胍片聯(lián)用時,對血糖有協(xié)同作用[6]。我院在用的非磺酰脲類還有那格列奈和進口的瑞格列奈(諾和龍),它們的DDC都很高,限制其在臨床上的使用,2010、2011年它們的用藥頻度排在最后二位。非磺酰脲類的三種藥物K值三年都<1,相對來說這類藥物的經(jīng)濟效益好于社會效益,這與它的DDC很高有關(guān)。
表1 2010~2012年度各類口服降糖藥銷售金額、構(gòu)成比及排序
表2 各年度單品種口服降糖藥銷售金額、DDDS、DDC 、K值及其排序
阿卡波糖是α-糖苷酶抑制劑,能明顯降低餐后血糖,且不引起低血糖。是餐后高血糖2DM患者的首選藥物,對于單獨使用雙胍類或磺酰脲類控制餐后血糖不理想的患者,可以聯(lián)用,對于糖耐量異常者亦可使用[7]。又因為與其它藥物合用時很少發(fā)生相互作用,安全性較高,特別適合老年患者。此藥不良反應(yīng)較少,主要是腹脹、脹氣、腹瀉等。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表明:阿卡波糖作為二線治療藥物,從我院的使用情況來看,阿卡波糖排在中間位置 ,表明本院正確使用這類藥物,其銷售金額不斷上升,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
磺酰脲類藥物是應(yīng)用較早、品種最多的口服降糖藥,屬于促胰島素分泌劑,主要作用是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體內(nèi)的胰島素水平而降低血糖。從表2可見,我院在用的磺酰脲類銷售金額不大,幾乎包攬了金額排名最后五位,主要原因是:這類藥會引起低血糖癥,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治療初期及肝腎功能損害者,而且還會導(dǎo)致體重增加,用藥依從性下降等;另外新型高端藥品越來越多,沖擊了磺酰脲類藥物的銷售,整體上看磺酰脲類藥物的份額呈逐年下降(表1)。但這類藥物中格列美脲膠囊的用藥頻度一直排在第二,主要是因為它是第三代新藥,價格接近最低,具有起效快速、持續(xù)時間長、順應(yīng)性好等特點,且對心血管影響較小[8],特別適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迎合了老年2DM患者的用藥需求,所以成為磺酰脲類的用藥頻度最高的藥物。
吡格列酮(卡司平)為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提高機體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但不導(dǎo)致低血糖,可與磺脲類、鹽酸二甲雙胍片類及胰島素合用,進一步改善血糖的作用,具有腎排泄率<5%[9]的優(yōu)點等,2011、2012年它的銷售金額和用藥頻度均排在第三位,其K值等于1有很好的同步性,羅格列酮的安全性問題尚存爭議,其使用在我國受到較嚴格的限制,2010年以來我院基本上停止使用,而吡格列酮(卡司平)及時填補了這個空白,且DDC較低,所以得到了較好的銷售和應(yīng)用,但使用此藥時應(yīng)注意有心衰的危險。
二肽基肽酶一4(DPP-4)抑制劑中的西格列汀2012年開始引入本院使用,時間短,用量少,在本文暫不作討論,需繼續(xù)跟蹤了解。
綜上可知,我院口服降糖藥物的用量隨著2DM患者的逐年增多而不斷增加,鹽酸二甲雙胍片在本院口服降糖藥中占主導(dǎo)地位,說明我院使用口服降糖藥主要以雙胍類為主且應(yīng)用情況穩(wěn)定。緊跟其后的是瑞格列奈(孚來迪),該藥已被廣泛接受和應(yīng)用。
吡格列酮(卡司平)、鹽酸二甲雙胍片(格華止)和阿卡波糖有較快的發(fā)展,說明價格偏高療效顯著的這幾種藥物逐漸被臨床使用;各類新型藥品廣泛應(yīng)用于臨床,品種也越來越多樣化,為2DM患者用藥提供了較大的選擇空間。本院的臨床醫(yī)師和藥師在選用藥物時,更多地使用國產(chǎn)藥品,同時兼顧合資、進口品種,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時對患者的個體差異進行綜合考慮,做到安全、有效、經(jīng)濟、合理地用藥,更好地為廣大糖尿病患者服務(wù),使我院對口服降糖藥物的使用和管理趨向更合理更科學(xué)。
[1] 中華醫(yī)學(xué)糖尿病學(xué)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1):S3-S13.
[2]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xué)[M].1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657-662
[3] 王偉,優(yōu)魯都斯.我院口服降糖藥應(yīng)用分析[J].西北藥學(xué)雜志,2010, 12,25(6):470.
[4] 付美霞,羅俊鴻,王懿睿,等.2006-2008 年口服降糖藥利用分析[J].中國醫(yī)院藥學(xué)雜志,2010,30(1):83-85.
[5] 張曉燕.口服降糖藥臨床應(yīng)用現(xiàn)狀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0,50(33):95.
[6] 沈萬香,張邦升.4種方案治療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藥房,2011,22(48):4579-4581.
[7] 蔡春沉.口服降糖藥的研究現(xiàn)狀[J].海南醫(yī)學(xué),2010,21(4):115.
[8] 楊華章,陳亮,裴劍浩,等.格列美脲治療2 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6,14(2):121-122.
[9] Xiang HD.The therapy of diabetes by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J].China Prescr Drug,2003,(8):61-63.
Application of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2
CAI Wei-yu, HUANG Kai-wen, CHEN You-hua
(Department of Pharmacy, Shund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528300, China)
Objectiv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ocurement of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and the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Methods The varieties, sales amount, sales volume, DDDs and DDC of the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year 2010-2012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hospital’s sales amount of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were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sales amount of Biguanides held the top for three years, The sales amount and DDDs of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Tablets held the top for three years. The DDDs of Glimepiride Capsules and the sales amount of Repaglinide Tablets kept second for three years.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ar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Tablets are the most stable,extensive, best synchronized drugs in this investigation. Our hospital has a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for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Oral hypoglycemic agent;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alysis
R587.1
B
1671-8194(2013)19-0012-03